12.11 彭德懷元帥,不僅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搞經濟建設也是大行家

彭德懷元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最為卓越的軍事家之一。他從1916年投入湘軍當兵,到1928年率部平江起義,再到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在炮火硝煙的戰場上度過了自己人生最寶貴的年華。他戎馬一生、南北轉戰,無論是民族獨立戰爭,人民解放戰爭,還是保家衛國戰爭,都始終奮戰在第一線,挑著最艱苦沉重的擔子。

彭老總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彪炳戰功,為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傾注了畢生心血,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毛主席曾經賦詩讚揚他:“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在軍事上建立的不朽功勳之外,他在經濟建設方面也是不折不扣的大行家!

彭德懷元帥,不僅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搞經濟建設也是大行家

指示各部囤積大量物資於深山之中,為堅持抗戰提供了物質保障

1937年秋,全面抗戰之初,彭德懷因為抗擊日軍入侵的大計而跋涉於華北大地,但是他的目光並不侷限於戰場。他注意到,老百姓在戰爭環境下,紛紛將手中的物資換成現金逃難;商人先是把貨品轉移到山區鄉村保存,見國民黨軍不斷南撤,只得爭相拋售,所以山西的物價反而比戰前還低,貨源也比戰前充足。是年12月彭德懷回延安開會,途經汾河兩岸,見農民爭售糧食和棉花,棉花每斤不到1角錢,1元錢就能買到12斤新棉,糧食的價格還要低些。

身邊的人都感嘆道,山西真不錯呀,東西又多又便宜。而彭德懷卻一眼看出這是解決部隊物資儲備問題的大好時機,他說,山西雖然比陝北富庶,但是糧棉價格如此之低,是個反常現象。現在日軍想要速戰速決,國民黨軍對堅持華北並無信心,老百姓對戰爭又缺乏經驗,多方的注意力都不在物資上,倒是我們應抓住這個機會。

彭德懷元帥,不僅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搞經濟建設也是大行家

到了西安之後,彭德懷馬上給延安報告了上述情況,打算從八路軍經費中擠出10多萬元收購糧食和棉花。爾後,又囑咐部隊在行軍打仗之際,注意收集糧食儲藏於山地,以作持久打算。到了1938年春天,冀中地區已被日軍佔領較久,敵人開始騰出手來徵購戰略物資,駐紮各地之敵開始四處搶糧。八路軍總部立即下達命令,要各師“用一切方法與努力,將鐵路兩旁之糧食搬入山地”,“盡力購買醫藥、通訊器材、布匹、棉花,妥為儲藏”,務必將儲存有戰略物資的山區裡的公路銷燬。正是憑藉這樣的先敵一著,使得大批物資不致於落入敵手或毀壞,為堅持華北敵後抗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彭德懷元帥,不僅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搞經濟建設也是大行家

以糧食為本位,發行冀鈔

作為華北敵後抗戰的總負責人,彭德懷發現根據地的貨幣市場十分混亂,除了國民黨的四大銀行(中國、中央、交通、農民)發行的法幣之外,還有山西、河北兩省發行的省鈔、縣鈔,以及地方銀號、商號甚至當鋪發行的紙幣。各色鈔票紙質低劣,信用沒有保證,老百姓不敢使用。華北漢奸銀行“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發行的“聯銀券”於是乘機搶佔市場。日軍一方面用偽幣吸收法幣,進而套取外匯;一方面用偽幣購買根據地的糧食、土產和棉花。國民黨中央軍也通過太行山區大量走私日偽貨物。上述種種情況,都嚴重影響著根據地經濟的穩定。

彭德懷元帥,不僅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搞經濟建設也是大行家

為了保護根據地的經濟,彭德懷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後發現,地方本位幣沒有外匯,敵人不能利用它套取外匯;根據地內禁止使用法幣,為了保證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損失,個人的法幣可以向銀行兌換;這樣一來,敵人就不能吸收根據地的法幣,手裡的外匯就不會喪失。在根據地裡,只允許單一的本位幣流通,就能夠有效控制發行數,平抑物價;同時還可以用本位幣發放低利貸款,以發展根據地的經濟。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彭德懷於1939年2月向毛主席建議成立冀南銀行,發行冀鈔作為太行和冀南地區的本位幣。當年10月,成立了冀南銀行,發行了冀鈔。

經過仔細計算,彭德懷提出,冀鈔的流通量不超過根據地人均3元這個數目。1942年之後,敵人瘋狂掠奪根據地的糧食,彭德懷又提出對糧食進行統制,使糧食這一戰爭中的根本物資,成為鞏固冀鈔幣值的有力準備,從而形成了獨特的以糧食為本位的幣制,冀鈔因此得以長期保持穩定。和其他戰略區比起來,太行山物價低,冀鈔幣值高,物價上漲指數始終低於貨幣發行上漲指數,這與國民黨統治區和敵佔區物價的飛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彭德懷元帥,不僅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搞經濟建設也是大行家

大西北解放之後,立即著手恢復與發展經濟

西北解放戰爭勝利之後,彭德懷被任命為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主持整個西北的全面工作。1949年9月27日,他致電在西安主持西北日常工作的領導,除了談及部隊的經費問題之外,主要就西北財經建設問題指出:“各項工作須有一個全盤(5省)籌劃,尤其是經濟建設,如棉毛織、火柴、肥皂、造紙、開發石油、修鐵路。總之,使生產運銷如何逐漸走上計劃性。”他還說:“在戰爭結束後,財經開支必須做到量入為出,銀行發行貨幣,儘可能用在發展生產。”

11月15日,彭德懷致電毛主席,報請審核擬於西北局第二次會議上審議的工作計劃,除了部隊建設工作之外,特別強調要為明年春天的大生產做好準備工作。同時還提出1950年的生產交通建設,包括恢復發展玉門的石油生產,在鐵道部幫助下修築天水到蘭州的鐵路等等。數日之後,毛主席覆電同意了他所提出的各項工作安排。

彭德懷元帥,不僅是橫刀立馬的大將軍,搞經濟建設也是大行家

1950年10月4日,一架蘇制的伊爾18飛機在西安機場降落,接彭德懷到北京去參加重要會議。他當時並不知道,這是中央要研究關於派志願軍抗美援朝的重大決策。因此,彭德懷所攜帶的材料,除了整風方面的以外,主要是西北工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料和今後3年的經濟建設計劃。

有人曾經問過和彭德懷共事時間最長的楊尚昆,朱老總喜歡打籃球、陳老總喜歡下圍棋,那彭老總閒暇之時喜歡做什麼呢?楊尚昆仔細想了想,笑著回答:“喜歡想問題。”彭德懷善於思考,能力全面,尤其是學習能力極強(他的受教育經歷就是2年私塾、1年湖南陸軍講武堂),在時人中是少有人堪與相比的。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