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柏礁可建南沙最大海上城市,面積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萬以上

柏礁可建南沙最大海上城市,面積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萬以上

柏礁可建南沙最大海上城市,面積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萬以上

我國在南沙群島有沒有城市呢?有,目前至少有三個。分別是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城市面積最小的是永暑島,2.8平方公里,最大的是美濟島,達到6平方公里。島上街道縱橫,樓房鱗次櫛比,飛機、艦船往來頻繁,城市居民安居樂業。還有四座小城鎮,華陽、赤瓜、南薰、東門,城鎮規模雖然較小,因綠化率高,呈現海上花園勝景。

我們都知道,南沙群島230多座島礁中,適合建城市的島嶼並不多。2013年我國在南沙進行陸域吹填前,南沙最大的自然島嶼是太平島,面積僅有0.51平方公里,其次是中業島,面積0.37平方公里,南沙的自然島嶼大部分是臺礁,缺少像美濟礁那樣的環礁潟湖,所以在海浪颱風面前,島嶼的防禦功能有限,缺少潟湖,又不能建大型的避風良港,加上礁盤面積小,並不適合建海上花園城市。

我國選擇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建城鎮,都是因為他們有或大或小的礁坪和潟湖,加上礁盤面積大,水淺,適合填陸,所以在造島神器“天鯨號”的幫助下,建成了目前我們所看到這樣的南沙海上城市。

柏礁可建南沙最大海上城市,面積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萬以上

柏礁上的越礁堡

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雖然有礁坪和潟湖,但在南沙群島眾島礁中,還不是最優質的島礁。優質的島礁還有柏礁、六門礁、司令礁、東礁、南華礁、大現礁、南海礁等,這些島礁都有大大的礁坪,還有面積不小的潟湖。這些島礁礁坪水淺,適合填陸建大型機場和挖深建大型港口,陸地面積最少的都在2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尤以柏礁最為突出,可填陸地面積49平方公里以上,中間潟湖挖深可建港池,假以時日,柏礁將建成南沙最大的海上城市。

柏礁位於尹慶群礁東南側,南沙群島南部中心,西北距我國有人駐守的華陽島85公里,是一座珊瑚環礁。礁盤呈長條三角形,中間有潟湖。礁盤扁平、細長,且帶弧形,自西南至東北走向,猶如一隻展翅高飛的大雁,飛翔在南沙群島海面上。柏礁南北長29公里,東西寬1.5-4公里,礁體面積66.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49.5平方公里,潟湖面積17平方公里。柏礁是南沙群島礁坪面積最大的島礁,比第二位六門礁(礁體面積72.5平方公里,礁坪面積僅有36.8平方公里)的礁坪還要大近15平方公里。

柏礁可建南沙最大海上城市,面積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萬以上

美濟島

柏礁原為我國實控,二戰時被日本佔領,1946年我國派軍艦收回,附近海域是我國的傳統漁場。礁盤南端有數座高3-5米的大礁石,被我國漁民稱為“單柱石”,北端有一群礁石露出水面1.8米,被稱為“鳥魚錠石”。因南北端有成片礁陸,柏礁又被我國漁民稱為“立威島”(舊地圖有標識)。

柏礁原為國民黨軍隊看守,20世紀70-90年代,我國曾多次派科技人員上礁考察,安放主權碑。1987年根據聯合國要求我國在南沙建74號海洋觀測站時,曾將柏礁作為備選建站地址,後因種種原因放棄了柏礁,建在永暑礁。1987年2月柏礁被越南侵佔。後來越南在柏礁建了三座礁堡,駐軍數十人。

海洋觀測站沒有建在柏礁,現在來看,的確有些可惜(白白放棄了一座優質島礁)。以當時的條件,也情有可原。筆者的看法,主要是考慮到當時後勤保障困難(柏礁距廣東大陸尚有1500公里),來往一趟不容易,其中要穿過無數島礁,危險係數大;第二是周邊有外佔島礁,不利建站安全;第三,當時在南沙沒有基地可以支援。

柏礁可建南沙最大海上城市,面積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萬以上

渚碧島


柏礁可建南沙最大海上城市,面積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萬以上

渚碧島局部

當然現在要上礁建設,也不是不可能。主要是柏礁礁盤面積足夠大,越南的礁堡分散,人員少(如看守的鴨棚),我們前期可以在礁上建設一座海洋和漁民工作站,為漁民服務。當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們再大張旗鼓建設柏礁,把柏礁建設成為南沙群島最大的海上城市,為我國經濟發展和漁民們服務 。

柏礁礁盤南北長達29公里,中間潟湖長11公里、寬1-2公里、深3-5米,可建大型機場和優質港口,優質條件堪比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美國駐印度洋海軍基地)。迪戈加西亞島的陸地面積也僅有27平方公里,比柏礁的陸地面積將少近一半。

柏礁的潟湖水深平均只有 3 米,非常利於挖湖吹填,最少可填40平方公里陸地,40平方公里土地完全可以建一座中型城市,遷移人口10萬以上。

(曾明偉/文)

柏礁可建南沙最大海上城市,面積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萬以上

永暑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