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前兩天,我又重溫了一下韓國綜藝《英才發掘團》。

這是一檔韓國的真人秀訪談節目,目的是找出民間的高智商高能力人才,記錄他們的日常,試圖從中發現這些人們“優秀的根源”。

有一集,我特別想分享給大家。

節目跟拍的是一個叫卞藝潭的孩子。

他只有40個月大,聰明活潑,語言方面尤其有天賦。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總是語出驚人,語言、詞彙積累得非常多,運用也非常準確。

對於各類恐龍的名字,如數家珍。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很多深奧的科學現象也都能解釋出來。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認字還特別快,剛剛3歲,就已經能獨自閱讀故事書了。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節目組給他做了專業的測試,證明他的語言理解力拿到了99.9分,遠遠高於同齡孩子的平均水平。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而這一切,其實都離不開父母的悉心培養。

卞藝潭的爸爸在他出生後開始,就會每天晚上花半小時或一個半小時,雷打不動地給他讀故事書。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除此之外,卞藝潭在家裡還是個小話癆,但他的父母,總是興致勃勃地看到他的所思所想,看到他的興趣點,及時跟他搭話,陪他聊天。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小卞藝潭在語言方面的天分,可能還有別的因素。但無疑,父母給他讀故事,多跟他聊天,也起了“助攻”作用。

麻省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能影響孩子大腦的發育。

多和孩子聊天,不僅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還能讓他們變得“更聰明”。

一、孩子之間潛能的差距,在於3歲前的詞彙量

英國著名醫生薩斯金德曾在書中講述過兩個孩子的故事:

在她眾多的患者中,有兩個孩子,年齡相仿、智力相當,家庭條件相同。

不幸的是,他們都患有先天性耳聾。

兩個孩子都在她這裡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的手術,讓人欣喜的是,手術都很成功。

可術後一段時間,薩斯金德醫生卻發現,兩個孩子康復的結果大相徑庭:

小扎克是8個月時接受的手術,到三四歲時,他已經和正常孩子沒什麼差異了,各種話都會說,後來就讀於一所公立學校,閱讀水平也達到了正常三年級的水平。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小米歇爾就不太樂觀了,她是7個月時植入的人工耳蝸的。

按說,比小扎克還要早一個月。可幾年過去了,米歇爾只會比劃簡單的手語,說一點點話,閱讀水平也停留在幼兒園水平,儘管她後來進了“特殊學校”,可學語言依然非常慢。

原來,兩個孩子之間的差別在於:小扎克的父母,從小就非常愛和他聊天,說話,家裡兄弟姐妹也是,大家每天交流特別多。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而米歇爾的父母因為工作忙,很少跟她聊天或交流。這導致了兩個孩子後來的差別。

孩子幼年時的語言環境,對他們的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美國學者也曾耗時2年半,跟蹤42個家庭,記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對話,得出“3000萬字差距”實驗: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4歲前,這些經濟水平不同的家庭,孩子們聽到詞彙量,竟然達到了3000萬個英語單詞的差距。

而聽到單詞最多的孩子,智商為117,聽到單詞最少的孩子,智商為79。

在孩子們10歲時,兩位學者又進行了回訪,他們發現:那些詞彙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不難看出:影響孩子智商、潛能等的關鍵因素,不是父母的經濟水平,而在於:孩子3歲前,所聽過的詞彙量。

二、父母的說話方式,影響孩子思維能力

腦科學家還通過研究,印證了一點:

父母對孩子說的詞彙量,會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自身行為約束和道德品質等都產生深遠影響。

芝加哥的蘇珊·萊文教授和她的同事,曾對44名孩子進行過家庭追蹤。

在同樣的時間段內,有的孩子只聽到4個有關數學的詞彙,而有些則聽到超過250個與數學相關的詞彙。

一年累計下來,這些孩子聽到數學詞彙量的差距多達10萬左右。

在隨後的數學測試中,聽到更多數學詞彙的孩子,理所當然表現的更加出色。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並不是因為這些孩子更聰明,而是他們通過語言,讓大腦的理解力和思維力更靈敏。

作為父母,我們跟孩子聊天聊得越多、越廣,孩子就越容易養成成長型思維,他們會懂得更多,也更樂於處理各種問題。

三、跟孩子聊天,這樣做

腦科學家曾研究出和孩子聊天的3T原則,即共情關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輪流談話(Take turns)。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只有當沒有負面語言干擾時,孩子的大腦鏈接才足夠強,才能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

想通過聊天,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父母需要更科學的方式。

但樹媽覺得,平時我們真和孩子聊起天來,恐怕很難記得這些“科學點”。

其實,平時跟孩子聊天說話,我們做到下面這三點就足夠了。

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和孩子說話。

做了多年幼兒園老師的閨蜜曾跟我說,她們組織孩子們活動時,最忌這種對話:

“孩子們,你們喜不喜歡這個遊戲啊?”

孩子:“喜歡”。

“你們覺得這首歌好聽嗎?”

孩子:“好聽”。

這種談話,用我們平時的話說,就是“把天聊死了”,對孩子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正確的跟孩子聊天的方式是:用開放式的提問,積極促進孩子去想、去說、去思考。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比如,同樣的情景,我們可以這樣徵求孩子們的看法:“你們覺得剛剛這個遊戲,好玩在哪裡?”“這首歌,你聽完後有什麼感受?你想到了什麼?”

平時,我們和孩子說話時,也一定不要“把天聊死”,多用那些讓“聊天”越來越“活”的提問,才是和孩子有效的聊天方式。

➤共情關注。

《父母的語言》一書中說:“如果父母只顧往孩子的腦袋裡塞入簡單的單詞,裝得再多,它們也無法跟大學水平相提並論。”

如果聊天,光是父母“傾吐”,那就變成了講課或講述。

樹媽曾看過一個視頻:女孩因為爸爸喝了她的汽水,非常不開心地哭了,爸爸通過聊天,教女孩如何處理情緒。

而交流中,女孩難以清晰地表達自己感受,爸爸就代她說出來:

“是因為我喝了你的汽水嗎?”女孩點頭。

“那你就把你的不高興說出來”,可女孩還是哭。

爸爸又說:“我沒經過你同意喝你的汽水,這是我不對。可你要告訴爸爸你的感受,把不舒服說出來。”

女孩停止哭泣,開始跟爸爸交流。

無論孩子有沒有處於情緒上,充分關注孩子感受的聊天,才能說到他們“心”裡去,才會對孩子產生效果。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聊天隨時隨地,不需要多麼高深和專業,但需要刻意引領。

跟孩子們聊天時,之所以會促進他們大腦和潛能的開發,還在於,聊天這種方式,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喚起孩子們真實的情感共鳴。

我們平時跟孩子聊天,也沒必要它當成任務。

平時跟孩子在一起的每時每刻,我們都能聊天。

比如:

在街上,過十字路口,可以聊聊交通安全;

看到警察叔叔,環衛工人,可以聊聊各種職業;

去買菜,可以聊聊植物或各種食物;

孩子上學路上,聊聊每天的所見所聞……

跟孩子聊天,隨時隨地,不需要父母有多高深的話術,只要適當向外拓展話題,幫孩子們多多科普,就能對他們達到引領的效果。

曾聽過一句話“那些最珍貴的東西,都不用花很多錢。”

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有很多“不用花錢”的捷徑可走。

就像書上所說的:“本質上,孩子大腦發育的核心,在於孩子與一位有愛心、能做出積極回應的成年人之間的互動”。

麻省理工大學最新研究:孩子更聰明,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那麼,從今天開始,就和孩子們“聊”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