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靖遠:民國大地震與大饑荒

根據現存方誌記載,靖遠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地區,生活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自古以來就吃盡了苦頭。當巨大的災難降臨時,再頑強的生命也顯得十分脆弱,甚至不堪一擊。就在20世紀20至30年代,靖遠大地上發生了兩次罕見的嚴重自然災害,前後間隔不足十年,使那個時代的人們承受了極為沉重而慘烈的災難。這便是民國9年大地震,以及民國18年的大饑荒。

民國9年靖遠大地震,即為震驚世界的海原大地震。這次地震發生的時間是中華民國9年,即公元1920年12月16日,農曆十一月初七日,以當時屬於甘肅省的海原縣為震中,地震範圍波及靖遠、固原、中衛等地,為有史以來的特大地震,被稱為海原大地震。據甘肅省地震資料記載,這次地震的震級為8.5級,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宏觀震中位於幹鹽池附近,極震區東走固原,西上景泰,面積達2萬餘平方公里,宏觀烈度12度。據當時中外地震儀記錄的S波和P波的倒時差推算,發震時刻為北京時間20時06分09秒。

關於這次地震的情況,南京《民國日報》於1921年1月21日刊登的甘肅省官紳乞賑電新聞中稱:“甘肅於去歲12月16日晚9點鐘地忽大震,省城震六、七分鐘之久,毀屋傷人。越日,復繼續小震,至今日止。根據天水、通渭、會寧、靖遠等縣先後報告,此次地震非常劇烈。或十餘分鐘至二十分鐘,城堞圮落,房屋倒塌,死傷不可勝計。” 1921年3月2日的《中國民報》刊登了一則報道:“九年甘肅大地震中,靖遠、中衛、金積等縣在黃河兩岸之居民,當地地震較劇時,或河水崩溢,廬舍為墟,或浮家浮宅,沉溺於水,其狀極慘。”

關於靖遠大地震的情況,範振緒主編的《靖遠縣新志稿》中也有相關記載:“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下午九時,忽有聲自東南來,如萬馬奔騰,又如迅雷震耳,不一秒鐘,屋瓦齊飛,棟宇崩隳,立成大災。倉猝之間,人不及防,無論坐者臥者,非即時死之,即半成殘廢。其逃出屋外者,均立於露天之下,不欲入室,且無室可入,蓋全城屋宇已無一間完整者,災民衣衾全未攜出。此一夜中,隔一秒鐘即震盪一次。自十一月起,連續震動者不下半年。當初大震時,尚有傾斜未倒屋宇,至十一月十六日下午四時及八時復連續大震兩次,洶湧異常,初次房屋未倒者,經此一大震盪,同歸於盡。事後查點,全縣被壓斃者2.2萬餘人。房屋全毀,東區最重,南區次之。當初震時,發裕堡地裂巨穴,噴出沙水皆黑,人不能近。”

據靖遠勸學所編制的《甘肅地區地震資料年表》反映:“靖遠全縣震動四百八十九次,死傷25679人,震斃牲畜43740多頭,損失動產及不動產3030262元,裂山川7處。”這次大地震,使靖遠人民蒙受了十分慘重的災難。據經歷了那場災難的老人們回憶,這場罕見的天然災禍降臨時,正值數九寒天的隆冬季節,那時候的靖遠老百姓大多居住在窯洞裡,加之在夜晚人們剛剛入睡之際,頃刻之間窯洞坍塌,人們來不及躲避,或在酣睡之中遇難,全家死亡者不計其數。據範振緒記述,靖遠李家溝一戶人家有喜慶事,前來祝賀的親朋三百餘人,地震中全死在窯洞裡。東屯十餘處村民正演燈影戲,窯洞被震塌,一起遇難者數百人之眾。

這場大地震發生之前,在靖遠至海原一帶民間,曾流傳著一首名為《搖擺歌》的童謠,其內容是:“搖搖搖來擺擺擺麼,擺擺擺來搖搖擺。搖三搖來麼,擺三擺。大豌豆開花,搖一搖,麥子出穗。不是王法麼,搖搖擺,咱兩個睡。一碗羊肉,搖一搖麼,白花了。世上的好人麼,搖搖擺,賊殺了!”這一蹊蹺古怪的口傳歌謠,其中的奧妙當時無人可解。這年除夕,居住在靖遠縣城的張雲錦先生撰寫了一幅春聯:“城垣猶是哉!灰塵身外,真如魚涸轍;房屋俱非矣!夢寐心驚,尤甚鳥傷弓。”災後人們的恐懼心情,由此可見一斑。

關於海原大地震的成因,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但共同的看法是屬於構造地震,即在地球板塊的互相推擠下,應力不斷積累並集中,地殼的斷裂交匯處產生錯動而造成。據當代科學家計算,1920年海原大地震所釋放的地震波能量為3.55×14爾格,相當於2億2千萬噸TNT黃色炸藥爆炸的能量,又相當於11個唐山7.8級地震;如果換算成電能,相當於劉家峽水電站(122.5萬千瓦)工作八至九年所發出電量的總和。

海原地震釋放的能量特別大,強烈震動持續了十幾分鍾,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日本東京地震儀記錄到了這次地震繞地球兩圈的面波,蘭州市白塔山公園的廟碑上用“環球大震”四字來形容這次大地震。地震過後的1921年4月,北京內務、教育、農商三部派翁文灝等六名委員赴災區進行調查,北京的《晨報》、《科學》、《地學雜誌》等報刊上登載了他們的專題報告。與此同時,國際飢餓救濟協會的霍爾、克勞斯、麥克考爾密克等人,也曾達到地震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以《在山走動的地方》為題目,發表在1922年的美國《地理》雜誌上,文章對地震滑坡作了很生動的描述,並附有珍貴的震害照片。

公元1929年,即民國18年,相距大地震發生還不到十年的時間,地震給人們造成的傷痛和陰影還未散盡,飢餓的魔爪已向人們伸來,又一場沉重的災難降臨在靖遠老百姓的頭上,這就是民國18年的靖遠饑民大逃荒。

據史料記載:“民國17年(1928年),甘肅全省春夏空前大旱,自隴東以迄河西,南起洮岷,北達寧夏,繼1920年甘肅大地震後,50餘縣旱雹相繼。春不能下種,夏旱魃為虐,寸草不生,顆粒未收。又值狄河戰亂,天災人禍相加,糧價昂貴,饑民號寒,哀鴻遍野,積屍梗道。人相食,甚至有掘屍、碾骨、易子而食者,實為甘肅空前未有之奇災”。

1929年6月26日《申報》報道,甘肅“全省78縣至少有四成田地,未能下種子”,“遭旱荒者至40餘縣”,災民“食油渣、豆渣、苜蓿、棉籽、秕糠、杏葉、地衣、槐豆、草根、樹皮、牛筋等物,尤有以雁糞作食者。至瘠弱而死者,不可勝計。”時任甘肅督軍劉鬱芬在發給南京政府的電文中稱“甘肅各地連年天災兵禍,田廬漂沒,村落焚燬,樹皮草根俱已食盡,人相爭食,死亡枕藉,山羊野鼠也已啖罄”,“災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者在百萬以上”。

有關靖遠災民的實際生活狀況,以及饑民外出逃亡的人數,缺乏詳盡的文字記載和統計。後來,經歷了那個艱難歲月,從飢餓的死亡線上倖存下來的老人們,反覆地給子孫後代講述著這樣的情景:面對飢餓,求生的本能使人們變得失常,飢腸轆轆的災民們痛苦掙扎著,尋找一切可以用來充飢的所謂“代食品”,剛剛破土的野菜被挖盡,樹枝上長出來的嫩葉乃至樹皮皆被捋光,原野裡匍匐著哀號的饑民,所有的樹都只剩下了枯枝,裸露著白晃晃的樹幹在風中瑟瑟發抖。當一切“代食品”吃盡,大地一片精赤無可採摘的時候,飢餓的人群便將手伸向了自己的同類……

民國18年靖遠大批饑民外出逃荒的故事,在靖遠民間廣為流傳,大多數人至今耳熟能詳。那場駭人聽聞的災難開始於民國17年,靖遠與甘肅境內其它地方一樣,遭遇了歷史上少見的特大旱災,莊稼絕收,民不聊生。民國18年便出現了特大饑荒,人們不堪忍受飢餓,扶老攜幼,外出逃生,靖遠的災民大多逃荒到寧夏中衛等地,以求得生存。逃荒來至中衛的靖遠人集中在一個叫做張家店的地方,人多擁擠,引起瘟疫,疾病流行,或餓死,或病亡,死者不計其數,其悽慘情景,令人聞之不寒而慄。

民國9年的大地震是慘痛的,民國18年的饑民大逃荒是悽傷的,20世紀30年代前靖遠人連續遭遇的兩大深重災難,留下了無法抹去的歷史記憶,在所有遇難者的家族史上,都留下了一段悲傷的故事。

靖遠縣平堡鎮文化中心主任劉文清摘自杜樹澤主編《靖遠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