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老饕遊之十四--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老饕遊之十四

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開始分享美食後,基本一直在寫外省的美食經歷,該是要開始逐步寫些福建特別是福州的美食,本人最愛街頭巷尾的小吃,那就先從這鼓西路的海蠣餅開始吧!

對於油餅是有情結的,家鄉閩北邵武就有在過七月半(鬼節)炸燈碟糕(油餅)、門扣等油炸食物的習慣,後面逐步演變成街邊小吃,基本本人對燈碟糕零抗拒能力,下次一定要專題寫一下。海蠣餅則是福州福清的傳統小吃,做法和老家的燈碟糕相似,但餡料料不同,用小勺子在小圓瓢上均勻地塗上一層米漿,在米漿上先放層包菜,再放點紫菜、海蠣、肉等食材,再舀一些米漿將材料封住,表面點綴幾個花生,放入油鍋中炸,待表面炸至金黃便可脫勺,翻至背面再炸,兩面都變金黃色,便可撈起瀝乾油後即成福清人的特色海蠣餅。

不管老家的燈碟糕還是福清的海蠣餅,實際都是承載著每個人對家鄉的記憶,用家鄉熟悉而頑固的味道,時刻提醒我們,無論你遠行千萬裡,無論你的腳步多麼匆忙,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老饕遊之十四--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阿鄭嫂福清番薯丸

這是一家位於鼓西路標準的街邊小店,極小的門面清晰的顯示所賣的食物,打的是福清番薯丸實際經營的都是福清小吃海蠣餅、紫菜餅、番薯丸以及大概是老闆獨創的豆腐夾,最主打就是福清海蠣餅了。

老饕遊之十四--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老饕遊之十四--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老饕遊之十四--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走到店門口就能聞到海蠣餅香,無論是飢腸轆轆的學童,還是下班回家的大人,總抵不住這份鮮香的誘惑。只先聞味已是讒涎滿滿,形似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餡鮮的海蠣餅入口酥脆其外,綿軟其中,更有鮮甜的海蠣包在其中。回味濃香甘甜,不燥不溼,不粘不硬。

老饕遊之十四--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福清豆腐夾只有在飯店有吃過,而且是四方形的,他家的豆腐夾用三角形的油炸豆腐,夾入紫菜、肉等食材,覺得味道很好,值得品嚐。

老饕遊之十四--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紫菜餅其實就是福清光餅的改版,光餅沒有餡,加了紫菜和肉餡就成了紫菜餅,就好像饅頭和包子的區別。據說在福州,人們通常把餅面沒有芝麻的叫“光餅”,有芝麻的叫“福清餅”。

番薯丸又稱地瓜丸外形圓圓的外形圓圓的,代表全家團團圓圓。其外皮是用澱粉加上去皮的番薯,揉搓而成,有時為了增加粘稠度,也會加入些許的芋粉,內部的餡則是由剁碎的豬肉、蔥,和紫菜、牡蠣組成。番薯丸的用料簡單,但口感卻非常好,外皮雖然軟,卻有嚼勁,再加上內部鮮美的餡,吃起來叫人慾罷不能。番薯丸在福清十分有名,但又以龍田的番薯丸為最。番薯丸的食用方法多樣,可以用水煮,加上花蛤、米粉、青菜調味;也可以直接放蒸籠上蒸,或者用油炸,都別有一番風味。這家店只賣做好的番薯丸,回去需要自己煮。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關注老饕吃撐了

帶你行走在饕餮世界!!!


老饕遊之十四--福州篇:鼓西路福清海蠣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