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扔掉家中90%的物品,“断舍离”让他成为人生赢家

爱因斯坦一生都秉持着这样的人生态度:“凡事力求简单,直至不能再简”。生活就像一团乱麻,纷繁复杂,我们在其间穿梭,疲惫不堪。但只要我们丢弃生活中那不重要的90%,去繁求简,那剩下的10%,恰恰就是令我们快乐的秘诀,也会让我们收获更多。

约书亚·贝克尔,美国知名的极简主义写作者,同时,他还是一个典型的高富帅。

扔掉家中90%的物品,“断舍离”让他成为人生赢家

他曾经掌管超过150家店铺,领着七位数的高薪,有一位美丽的妻子。二十多岁就买了豪宅名车,过上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可他却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大输家。

上大学时,约书亚觉得,富裕就是每年挣5万,毕业后,他很快就拿到了5万,但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富有。这时,他觉得富有就是每年得挣8万,一年后,他的年薪达到了9万。

“但我还是没有觉得自己富有,富有应该是能买得起一辆还不错的名车。”就这样,一山望着一山高,他没有丝毫的懈怠,一刻不停地努力,希望能爬上物质生活的山巅,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他认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幸福。

他变成了工作狂,一周工作80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日。越来越富有的他,拥有了豪宅名车,不断满足着自己越来越膨胀的物质欲望。

扔掉家中90%的物品,“断舍离”让他成为人生赢家

可当他停下来思考,他终于发现,即使他拥有了这么多,可幸福感却并没有增加。

表面上光鲜亮丽人人羡慕的生活,实际上,他因为经常熬夜工作,身体状况很糟糕,每天需要服药入睡。

而他的家人也对他表示了不理解,妻子抱怨他成天不回家,孩子抱怨得不到他的陪伴,他除了赚钱,好像成为了家里的局外人。

在他28岁那一年,约书亚家里发生了两件事。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的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

作为儿子,他觉得自己亏欠母亲,甚至在母亲患病期间,他都只是偶尔前去探望,并没有好好陪伴和关切自己的母亲。

作为丈夫,他忽略妻子的感受,他认为自己努力给家庭足够好的物质生活就够了,缺乏真正的沟通,让自己在家庭里可有可无。

这些都让他开始反思,过于追求物质,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扔掉家中90%的物品,“断舍离”让他成为人生赢家

他寻求到属于自己的改变方式——断舍离。他开始对家里的物品进行归类,把所有非生活实用类的东西,通通搜集出来,为什么会购买这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呢?他开始思考:购买它们或许是一时兴起;或许是因为别人买了,我也得拥有;或许是为了面子,为了炫耀,为了让别人羡慕……可这一切,不是生活的本质,而是精神上的负担。

想明白了这些,他决定把家里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要么丢弃要么捐给慈善机构。最终,他的生活里只剩下288件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舍弃了家中90%的物品。

断舍离,就是不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舍弃没有用的东西,脱离对物质的执念。

扔掉家中90%的物品,“断舍离”让他成为人生赢家

只保留了生活必需品的约书亚,体验到了真正的极简生活。他放弃了高薪的工作,拥有了大把的时间,每天坚持冥想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寻,用心做一顿美食,和朋友一起喝下午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摆脱了物质消费带来的疲惫感,他觉得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充实。他开始拿起笔,去完成自己儿时的作家梦想,并最终成为了美国极简生活的倡导者和知名作者。

“极简不意味着要过苦日子,要降低生活品质,也不是为了省钱,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们更加专注,更加聚焦,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面。”

约书亚还认为,极简生活是要帮助大家从物欲中解放出来,回归到生活的本真。物质的欲望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给生活带来了混乱和无序,它让我们变得不像是活在自己的生活里,而是活在别人的想法中。

扔掉家中90%的物品,“断舍离”让他成为人生赢家

每一天努力地忙碌,像陀螺一样,我们以为自己是在被生活鞭挞,实际上,让我们一直不停不停原地打转的,只有我们自己。一个人,愿意放下的越多,就会越富有,也才能拥有更加自在的生活。

一颗静下来的心,才能把这浮世与人生看得真真切切。丢弃那不重要的90%,才是完美的人生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