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專訪」荷蘭公共衛生專家提醒:應對病毒性肺炎要警惕抗生素濫用

記者 | 王磬 發自瑞士達沃斯

中國最近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起了全球關注。民眾防範疫情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公共衛生專家、荷蘭醫藥機構“Access to Medicine”主管賈亞斯里·艾耶(Jayasree Iyer)指出,民眾有必要採取適當措施提高自身免疫力,但防疫情仍要警惕抗生素的濫用。

艾耶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中國正經歷的疫情是一場由病毒引發的肺炎,抗生素對此發揮不了作用。如果人們對此完全沒有意識,會大大增加抗生素被濫用的幾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介紹,肺炎是由多種感染因子造成的,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其中只有由細菌引起的肺炎可用抗生素治療。

“通常人們如果發現自己有一些被感染肺炎的症狀,往往就會開始使用抗生素。但那是沒用的,因為目前還沒有什麼藥物能夠有效地治療這種病毒。”

艾耶進一步指出,政府有教育民眾的責任,告知抗生素的正確用途。她也勸導生產抗生素的相關企業不要藉此機會誤導民眾,利用人們的恐慌大力推廣並無實際效果的抗生素。

「专访」荷兰公共卫生专家提醒:应对病毒性肺炎要警惕抗生素滥用

自從抗生素在1940年代問世以來,科學家們就一直在警告,由於微生物會自然適應所處環境,抗生素使用不當會導致細菌耐藥性。而引起感染和疾病的那些細菌、寄生蟲和病毒可能會對藥物產生廣泛耐藥性,進而使世界失去有效的抵抗藥物,一些從前可以治癒的感染可能會致患者於死地。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稱,目前每年有約70萬人死於抗生素藥物耐藥感染。如果不採取行動,到2030年,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可能會使多達24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到2050年,耐藥性疾病每年可能導致1000萬人死亡。

艾耶指出,中國有著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抗生素使用率,全民耐藥性也相對更高。由於吸菸、空氣汙染問題等原因,中國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高發國,染病風險高。很可能當患者因為一些基礎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時,它已經無效了。

在本屆達沃斯年會上,Access to Medicine發佈了名為《2020抗微生物耐藥性基準評分》的報告,從製藥公司的角度,給全球30家主要製藥企業在應對抗微生物(包括抗生素和)耐藥性這一難題上的表現“打分”。

這是該報告的第二次發佈,首次發佈是在2018年的達沃斯峰會上。應對細菌耐藥性的問題需要政府、非政府組織、製藥業、農業等各方共同努力,製藥企業是這一鏈條中的重點。

這30家被評估的公司裡也包括了一家中國公司: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但其排名整體靠後。艾耶指出,中國不僅是抗生素消費大國,也是為數不多的為抗生素製藥提供原料的國家,在產業鏈中十分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