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曾有人說

食物和性格緊緊相關

嗜辣如命的人比較“潑辣”,性子直率

喜好甜食的人比較“溫和”,處事謹慎

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當面粉遇上當地人

同樣的食材,不一樣的“主角”

曲陽出產的燒餅是香脆的利落人

安國出產的燒餅是酥脆的開朗人

為什麼不一樣?

因為這是俺家那旮沓獨有的“氣質”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曲陽缸爐燒餅

薄薄的,香香的,脆脆的

既能磨牙,吃了又不會發胖

(打一食物——特色小吃)

說起曲陽的缸爐燒餅

曲陽的李女士有話說

“閨女今年上的大學,我們特意給她帶上了一盒缸爐燒餅。十一閨女回家,告訴我們這次返校,她要多帶兩盒燒餅,隔壁宿舍的同學也愛吃。由此可見,我們曲陽的特產燒餅真的是深受大眾喜愛呢!”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曲陽的缸爐燒餅不愧為曲陽特產的主角之一,不僅當地人離不開這小巧的麵食,外地人也喜歡這香脆的味道。當地人走親串友的時候習慣把它做為禮品,外地來的遊客離開的時候也會帶走一些。曲陽缸爐燒餅的味道隨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傳播到更遠~~

安國馬蹄燒餅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能卷肉,不是餅;

上面有芝麻,兩面帶餎餷

(打一吃食)

上面這個謎語可不是隨口胡說的

它是有歷史來源的

相傳

是一個主灶廚師放下大話

稱客人想吃什麼都能做出

故,一個商州藥商

想為難他一下出此謎底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上圖就是廚師給出的答案——燒餅

形似馬蹄,分上下三層

上層為蓋,沾滿芝麻

中層為瓢,像舌頭般柔軟

下層為硬餎餷的底

燒餅中間是開口的,可以從上中層之間夾上香腸、燜子、豬頭臉,咬一口外脆內香,滿嘴的芝麻香和肉香。吃完後,齒頰留香,有“十步聞香、三日不疲、放涼不硬”之稱。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安國馬蹄燒餅特點突出

從製作到成熟出爐需要12道工序

因為其特色鮮明

燒餅師傅使用的爐灶、小鐵鏟、

比碗口略大的鐵勺以及裝芝麻的長方形小木匣

都被寫入非遺保護文件中

保定張嘴燒餅

保定傳統特色小吃,始於清末。外型美觀,口感香、酥、脆,不走型,易保存。

製作過程:首先是和麵,根據季節和水溫的不同,和成六成面,餳發一小時左右,手感柔軟有彈性即可,然後將面擀成片,抹上五香料、麻醬及適量香油,再將其甩開、抻勻,捲起來,做成二兩一個的坯子,上鐺烙至兩面微黃,上烤爐烤,至顏色金黃、呈小氣蛤蟆狀出爐,最後,將烤好的燒餅晾涼,從一側用刀切開,用小竹板把燒餅瓤一層層撥開,上油鍋炸,先用溫火使其定型,待內外炸透、炸酥、成醬紅色出鍋,晾涼即可吃。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唐縣燒餅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在唐縣吃碗肉,飯店的鄰居肯定是賣燒餅的!唐縣縣城是缸爐燒餅。

“吃飽了沒?沒有的話,咱們隔壁有燒餅,可好吃了……”老闆滿臉笑容,總會熱情的向你推薦!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缸爐燒餅是唐縣特色小吃之一。以缸橫臥,內壁貼餅,外溫內烘是其獨特的製作方法,缸爐燒餅呈圓鼓形,色焦黃、味鮮美,香酥可口,別有風味,是外地遊人極喜愛的食品。隨著時代進步,不少缸爐改進成鐵桶的,更利於加熱!加工工序不變!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古人有詩讚雲:“城府千層四方方,芝麻萬點心計長。奈何八卦爐中燒,縱到唇邊更放香。”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用料相當講究,必須用當年新產的精小麥粉,加入新鮮的食用油,芝麻必須炒熟去皮。

燒餅,作為一種大眾化食品,深受大家喜愛,食品是否美味可口不但取決於原料的選取,而且還取決於其製作工藝,缸爐燒餅的製作方法,分以下步驟:手工和麵、制油酥、用手插酥、揪劑子、做燒餅坯、攏火刷缸降溫、貼燒餅、開火控溫刷油,經缸爐外烘內烤均勻升溫烤制而成。出爐後的燒餅呈園鼓形,散發著芬芳氣味,色焦黃,味鮮美,香又酥可口,獨具風味。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燒餅的N種吃法:當面粉遇上保定人,沒有一個燒餅能活著走出保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