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為什麼要學鋼琴?看看金星和周海宏是怎麼說的

為什麼要學鋼琴?這是每個學琴人都會有過的疑問。正如我們大家所知道的,鋼琴的學習道路是枯燥又辛苦的,我們難免會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一些疑惑,所以也希望通過今天對於這個問題的討論,能更加堅定大家對於鋼琴的決心!


一、學鋼琴,能提高我們的記憶力


在《今日心理學》雜誌中,曾有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表示:音樂家們的記憶能力能延伸到其他非音樂領域,幫助他們記住講稿、課程與錄音的內容。


肖邦曾說過:“鋼琴課程啟發孩子們的記憶。”大名鼎鼎的“莫扎特效應”也告訴我們:音樂能使人有更強的記憶力。那麼下面我們來看看“莫扎特效應” 是怎樣產生的?


為什麼要學鋼琴?看看金星和周海宏是怎麼說的


美國生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認為音樂和空間推理能力這兩者之間存在某種聯繫。於是將在實驗中的學生分成三組,分別讓他們聽①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②通俗音樂、③無任何音樂刺激,10分鐘後採用斯坦福-比納智力量表進行測驗,發現聽了莫扎特音樂的學生的測驗成績比其他組高出8-9個百分點。


他們還認為如果經常給孩子聽莫扎特的音樂會永久性的提高這種能力並影響終生。通過這個實驗,清晰的向我們展現了,音樂能提高人的智商、使人有更強的記憶力和空間推理能力。


二、學鋼琴,能調節我們的情緒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

-----貝多芬


正如貝多芬所說:在音樂中,我們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能忘卻一些煩惱並做到調節情緒。當我們心情壓抑的時候,我們可以彈奏鋼琴,用音樂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感;當我們覺得身邊的很多事情都讓自己十分煩躁、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情緒時,只要彈彈琴,內心就會平靜下來。


為什麼要學鋼琴?看看金星和周海宏是怎麼說的


鋼琴音樂除了能做到自我調節情緒,音樂治療在中國也作為一個新興學科正在蓬勃發展著。雖然在我國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早在1944年,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就設立了專門的音樂治療課程來訓練專業的音樂治療師。


音樂治療其實是指通過音樂所進行的心理治療,它以用音樂促進身心健康和培養人格的功能主義的藝術觀為基礎,去幫助病人排解情緒、獲得健康。


通過這些,我們也明白了學習鋼琴確實能為孩子將來提供一個宣洩情緒的方式,正如金星老師所說:“當有一天孩子感到孤獨、無助的時候,至少身邊還有鋼琴陪伴他、治癒他內心的痛苦。”


為什麼要學鋼琴?看看金星和周海宏是怎麼說的


三、學鋼琴,讓我們變得更幸福


周海宏教授在一次演講中的話也令我印象深刻,“想要成功幸福,從小熱愛藝術!因為一個人想要獲得一生的幸福,不僅要擁有獲得幸福的生活條件,還要擁有體驗幸福感受的能力與素質。體驗幸福,是需要素質的。”


為什麼要學鋼琴?看看金星和周海宏是怎麼說的


藝術能夠培養我們的感性素質,提升感性智慧,只有熱愛藝術,無論是學習哪一種和藝術相關的內容,都能夠極大程度的獲得幸福。


物質水平提高了,照理來說,我們的生活應該變得更加幸福,可現在患抑鬱症的人卻比以前多得多,為什麼生活水平提高,而幸福卻沒有如期而至呢?


這其實與感知幸福的能力是息息相關的,畢淑敏說:“如何感知幸福?我們必須知道,人生是一個過程,忍耐和等待是它的必修課。感知幸福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等待的過程!等待幸福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享受快樂的過程,等待就是感知!”


為什麼要學鋼琴?看看金星和周海宏是怎麼說的


學鋼琴的我們不正是如此嗎?忍耐著練習的枯燥,等待著自己一點一點的蛻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的練習不斷的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練習的成果,收穫的難道不正是幸福嗎?


為什麼要學鋼琴?鋼琴能提高我們的記憶力、能調節我們的情緒、能讓我們變得更幸福,我想這三個理由充分足夠了。當然,鋼琴還有很多很多的魅力會讓你不由自主的選擇它,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你真的愛上鋼琴、把心思紮根在鋼琴上,你就能得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