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晒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自從身邊朋友接二連三當了媽,我的朋友圈就變成了大型“兒童成長樂園”,幾屏滑下去,有效信息沒看到幾個,各家孩子的新鮮事兒倒是一個沒錯過——

“兒子越來越帥了”

“九寶作文又獲獎了,不愧是我的崽~”

“臭小子都7歲了還尿床,氣死我了!”

還是圖文結合,最低標準九宮格,講究一點的還要錄個VLOG。媽媽們樂在其中,分享著孩子成長中的每個細節,但是,曬娃一時爽,一直曬娃娃不爽。

1

媽媽的曬娃朋友圈,讓孩子人生亂了套

昨天看到一則故事,一個小男孩因為媽媽的朋友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媽媽把孩子作業分享到了朋友圈,別的家長看到後,先是讚美男孩字跡端正,再一看看自家兔崽子的鬼畫桃符,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火速報了一個書法班,從此兔崽子失去了寶貴的週末生活——而作為兔崽子最好的朋友,也是萬惡之源的男孩,自然就被遷怒了。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聽起來像個段子,但生活比段子精彩一百倍,小孩子友誼破裂的背後,反映出來的是當今無孔不入的教育焦慮現象,說的再具體一點,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以前還稍微好一點,受制於時間距離等各個因素,信息不是很流暢,家長無從得知別人家的孩子每一個細節。

現在不一樣了,社交網絡時代,信息高度透明化,打開朋友圈,這家孩子期中考試第一名,那家孩子又報了倆奧數,還有唱歌的跳舞的畫畫的......彷彿炫技大賽現場。

別的家長一看,不得了了喂,人家孩子都這麼優秀,我們也要抓緊了,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於是,作業加量,週末縮減,反手就把壓力施加給了自己孩子。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有人會說,我只是單純分享一下,並無炫耀之意。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你的單純分享,可能會別別的家長過分解讀,攀比心一上來,最後苦的還是自家娃。

孩子們的書包已經足夠沉,不要再拿著朋友圈裡的優秀,給他們的人生加碼,重壓之下無從喘息。

2

糗事曝光,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

YouTube上,一個6歲的小女孩因為控訴父母走紅網絡。

沒有虐童,也不存在什麼語言暴力,Olivia的父母非常疼愛她,愛到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段都拍成照片,分享到社交網絡上。

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是在記錄女兒的成長,是一件美好且充滿了意義的事情,但女兒並不這麼認為,她覺得自己被利用了。

父母在沒有獲得許可的情況下,把自己的照片傳到網絡上,供人觀看,最尷尬的是,這其中,有她光著身子洗澡的照片,有她學習如何上廁所的照片,這些隱私,只有她和父母能看,現在,所有會上網的人都能看到,這讓她無法接受。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曬孩子是出於父母的拳拳愛意。

因為愛,記錄你成長的點滴;因為愛,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別人分享。

但是,愛的前提是尊重和保護,對一個自我意識覺醒的孩子來說,所有的隱私被暴露在日光之下,是一件很傷自尊,很羞恥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還會招來惡意的窺視。

3

隱私外洩,給壞人可趁之機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一位年輕媽媽帶著7歲的女兒逛商場,突然接到電話,自己的車需要挪動。媽媽想著平時對女兒安全教育挺到位,自己就去一小會兒,就放心地把女兒留在了原地,走前還再三叮囑:千萬不能跟陌生人走!

隨後,一個自稱是媽媽朋友的陌生男人走過來,要帶孩子去找媽媽,女兒剛開始不信,但這個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學校以及各種生活細節,孩子放下戒心,落入了人販子手中。

數天以後,終於在警察的幫助下找回女兒的媽媽抱著孩子痛哭失聲,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人販子是通過媽媽的朋友圈掌握女兒信息,從而順利拐人。

這給每個愛曬孩子的父母敲響了警鐘。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美國密歇根大學做過一項調查,75%的家長認為,通過別的家長分享的孩子照片、行程、周圍環境等,很容易就能掌握孩子的年齡、班級、活動範圍、人際關係等。

也就是說,只要你肯曬,只要我有網,就可以對孩子的情況瞭如指掌。

還有一些家長,朋友圈設置的甚至是“允許陌生人查看”,這是想告訴壞人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嗎?

孩子敲了100個肚子的門才找到媽媽,既然來了,我們就有責任保護她,不僅是要保護她的自尊心,還要對孩子的人生安全負起直接責任。

否則,曬娃變成坑娃,相當於親手把孩子推進了危險的深淵。

4

健康曬娃,徵求孩子的意見

針對當今朋友圈的曬娃亂象,上海市11歲小女孩提出“加強家長微信朋友圈健康曬娃家庭教育建議”,為每一個不堪所擾的孩子發聲。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提案中給出一項調查數據,80%孩子都有被父母曬在朋友圈的經歷,這其中,60%的孩子認為,發朋友圈前,父母應該先徵求自己的意見。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為人父母,欣喜孩子的成長,驕傲孩子的進步,想把這份喜悅的情感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值得一曬的內容,並不一定是孩子希望的。

比如孩子出的糗,犯的錯,父母覺得有必要分享,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隱私,如果被肆意公之於眾,會傷害到他們幼小的自尊心。

在發朋友圈之前,最好先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獲得許可以後再發送出去。

孩子從來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尊重是愛的前提,就像黃磊說的,“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另外,曬孩子的時候,注意保護隱私

發朋友圈的時候,任何能夠暴露孩子身份信息的東西,如含有孩子名字的車票、獎狀、票據、登機牌等,一定要慎之又慎,非要分享的話,別忘了打上馬賽克。學校信息,日常活動範圍等,不要頻繁出現。

尤其要注意的是,微信設置,許多家長居然還是陌生人可見,這簡直太可怕了,多少犯罪分子就是通過這盯上孩子的!

趕緊關掉“允許陌生人查看十條朋友圈”,打開“加我為朋友時需要驗證”,給我們的朋友圈上一道安全鎖。

誰也不知道危險什麼時候會降臨,我們能做的,就是竭盡所能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不給壞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父母該不該在朋友圈曬娃?11歲女孩的提案火了:請先徵得我們同意

最後,友情提示:曬娃要有度,分寸最重要。

很多家長熱愛九宮格刷屏,今天孩子考了第一名,明天鋼琴順利考級,後天又報了倆奧數班,還有每天的吃吃喝喝,事無鉅細全部搬到朋友圈。

家長覺得,我家孩子這麼可愛,這麼聰明,一定要給大家分享一下!

實際上呢,除了親近的朋友,沒有幾個人會好奇你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點贊只是出於禮貌,你覺得可愛的崽,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團有機物,還是天天上躥下跳找存在感的那種,很討人嫌的!

如果只是想記錄成長,那就僅自己可見吧,既安全,還給別人清淨。

不然,就偶爾發發,挑一些真的有紀念意義的事情,而不是出於炫耀的目的,大規模刷屏。

孩子從來不是誰的附屬品,更不是求點讚的工具,尊重他們的意願,保護他們的安全,是每個父母應盡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