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深圳兩會中的這些羅湖元素值得關注

深圳兩會中的這些羅湖元素值得關注

1月8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八次會議舉行,市長陳如桂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在這份寫明深圳今年發展的“施工表”中,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羅湖元素存在感強勁。報告中提到湖貝、清水河、筆架山等項目的建設,也將為羅湖的轉型升級、城區振興提供新動能。

元素1: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深入實施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七大工程”前瞻佈局5G、 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

在去年的招商大會上,羅湖這塊未來發展的黃金寶地——清水河片區用地包括玉龍地塊和深燃深長地塊備受關注。該片區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將規劃建設灣區下一代人工智能中樞和創新引擎。本次推出用地24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人工智能、信息服務,對於羅湖轉型發展意義重大,是未來發展的黃金寶地。

目前,清水河片區已整備形成政府可控連片土地32.36萬平方米,由羅湖區政府統一規劃、統籌建設紅崗國際創新廣場,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核心區。根據《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羅湖屬於九大人工智能產業示範區之一,清水河片區紅崗國際創新廣場作為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的核心啟動項目,將承擔產業創新先導引擎作用,成為羅湖人工智能產業先行先試的智慧產業核心,為周邊片區的產業發展提供生產性服務(基礎創新源,產業孵化,信息平臺等服務),生活性服務以及生態性服務,促進驅動產業帶整體發展。

2019年,紅崗國際創新廣場一期已開始通過土地出讓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預計未來一年內,可出讓土地面積將達到24萬平方米。目前已成功出讓兩塊產業用地,佔地面積達1.4萬平方米,引進中金嶺南和恆力集團兩家重點企業,並於今年底將完成另外兩塊土地出讓,初步形成良好的新興產業生態。

此次介紹的羅湖區可提供開發建設產業用地主要集中在清水河片區,包括玉龍地塊和深燃深長地塊,是紅崗國際創新廣場項目的二、三期規劃用地,可提供的產業用地總面積超過24.6萬平方米。其中玉龍地塊佔地面積17.7萬平方米,為紅崗國際創新廣場三期開發建設用地,通過“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已清拆出較為平整的空地。深燃深長地塊佔地面積6.9萬平方米,為紅崗國際創新廣場二期開發建設用地,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土地收回。

除上述土地之外,清水河片區還存在可挖潛政府用地超過50萬平方米。片區有較多功能廢棄或轉移的其他產業用地,均可通過調整功能或收回,轉為政府產業用地,用於新興產業發展;片區可納入城市更新的已出讓產業用地近100萬平方米,現狀主要為老舊工業區、倉儲區,多個項目已啟動城市更新程序。通過城市更新,將盤活存量土地資源,重新釋放大批量全新產業空間。

在產業方面,清水河片區圍繞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兩大重點領域,集中培育引進一批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目前,已引進中金嶺南、宏翔新材料、蘇寧易購、恆力華南石化四家10億元以上企業,奧拓電子將於競得土地後落地;引進科技企業58家,包括一通醫療、優瓏影業集團、芯茂微電子、越日興、瑞思淇等15家營收千萬級企業,浩雄科技等11家國高企業,深圳市華開中藥與天然藥物研究中心等3家新型研發機構,及中科思遠、翰亞微電子等29家創新型科技企業,清水河片區逐步形成創新資源集聚的良好產業生態。

此外,清水河片區重大交通設施、地鐵樞紐站已啟動建設,規劃建設軌道交通已有地鐵14號線、17號線,25號線;《廣東省鐵路中長期規劃》規劃建設深汕高鐵,聯通深圳與深汕合作區,已明確在清水河設站;片區內部分市政道路和清水河綜合整治工程按時序加快推進,將進一步完善片區交通建設,提升綜合環境。

元素2:構建優勢互補的市域協同發展格局

關鍵詞 加快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香蜜湖新金 融中心、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等開發建設

大梧桐新興產業帶是羅湖區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規劃範圍共57.06平方公里,包含清水河、東曉、東湖、蓮塘四個街道,西起銀湖山,沿北環、泥崗路、布心路向東延伸,經羅沙路至蓮塘。產業帶涵蓋整個羅湖北部地區,建成區12平方公里,產業用地4.5平方公里,主要分佈在清水河、東曉布心、蓮塘三個片區。

據瞭解,大梧桐新興產業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集聚地,產業定位聚焦發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清水河、東曉布心、蓮塘三大片區分別佈局為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生命健康產業基地”與“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同時,產業帶在主動融入全省、全市創新發展體系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已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創新節點。產業帶清水河、東曉布心片區納入全市新興產業規劃佈局範圍。

該產業帶產業空間正快速拓展。產業帶核心產業用地為城市更新的產業用地,約2.5平方公里,現已推動金威啤酒、海龍製品、物資集團、布吉農批等18個更新項目,並依託已建成城市更新項目拓展產業空間,建成進元大廈、中設廣場、深業泰富等9個專業園區,建築面積達68萬㎡,並陸續形成億元樓。

清水河片區作為大梧桐新興產業帶及筍崗-清水河重點區域的核心片區,是羅湖拉動經濟增長、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最關鍵區域。大梧桐新興產業帶建設以清水河片區開發建設為突破口,分片區制定發展策略,多塊區域建設同時推進。目前,清水河片區形成政府可控連片土地32.36萬平方米,將由區政府統一規劃、統籌建設紅崗國際創新廣場,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核心區。

在招商引資方面,圍繞產業定位,該產業帶堅持招大商招好商招優商。一是成功引進軟通動力華南總部、中歐金融科技研究院、曠視科技、易普森智能醫療、優瓏集團等一批重點企業,尤其一批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興企業集聚清水河片區,形成初步集聚效應;二是依託紅崗國際創新廣場(一期)規劃佈局,遴選了一批以上市公司為主體的重點產業項目,包括營收百億級企業3家、20億級企業5家,目前已完成兩塊土地招拍掛程序,成功引進兩家重點項目落地,為羅湖保增長髮揮重要作用。

目前該產業帶多項工作正在推進中,遴選了一批以上市公司為主體的重點產業項目。

元素3:深港口岸經濟帶

關鍵詞 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加快沙頭角深港 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等建設

羅湖區以羅湖、文錦渡、蓮塘三大口岸及“過境”土地為支撐,推動特殊政策試點,提升深港在教育、醫療衛生、青年創業等領域的協同發展水平,推進兩地消費、商貿和高端服務業深度融合,建設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典範區。

在今年的羅湖黨代會報告與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積極爭取深港口岸經濟帶上升為區域戰略重大平臺,加快過境土地整備、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片區統籌更新、文錦渡口岸片區改造升級。圍繞口岸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交通節點,全力做好蓮塘口岸開通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快推動羅延立交、深南路東延等蓮塘口岸配套工程建設。積極爭取25號線引入文錦渡口岸,推動高鐵、地鐵11號線引入深圳火車站。

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多個代表也圍繞羅湖的深港優勢提出自己的建議。市人大代表孫喜琢表示羅湖向來是香港居民來深置業、生活、消費的首選地,擁有4000多家香港企業,全市1/3的港澳居民在羅湖居住。他建議在羅湖建設國際醫療金融城,建設高標準國際醫院、深港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可為大灣區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這也與市政府工作報告‘全面推進綜合改革試點,在藥物和醫療器械審批上先行先試’不謀而合。它的意義不僅僅在看診,更是機制體制的創新和孵化出更多的科研產品、保險服務。”他說。

“深圳連接港澳以及與灣區兄弟城市互通,羅湖是一個重要的窗口。擁有三個口岸與便利的交通,是香港居民來深消費、生活的首選,目前也有幾萬香港人生活在羅湖。在羅湖建立粵港澳城市大學有助於彌補羅湖高等教育缺失,提高羅湖教育的輻射功能,促進羅湖老區振興。另一方面,該校的建立能夠為羅湖乃至整個深圳培養國際化人才,吸引和留住港澳人才,提高羅湖高端人才儲備的數量與質量。”市張永清建議儘快成立羅湖區粵港澳城市大學籌建調研組,對深圳高等教育發展總體佈局及羅湖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求等方面開展調研。

元素4:現代服務業能級提升

關鍵詞 強化金融中心城市的 綜合服務功能,搶佔金融科技 發展先機

羅湖作為深圳的傳統金融強區,擁有一批金融監管機構、法人機構總部和眾多分支機構。2019年上半年,羅湖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28億元,增長9.3%,金融業佔GDP比重達到39.5%,是深圳金融業佔比最高的區域。

在強化金融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上,羅湖區已經有了新佈局。在羅湖區78.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條連接羅湖和福田雙中心的中軸線——紅嶺路,長3.6公里,北接泥崗,南至濱河,地處深圳黃金中軸。這便是紅嶺金融產業帶所在地。作為深圳市重要的三個金融增長極之一,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的戰略定位為“新羅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中心”,羅湖將會依託紅嶺路的特殊優勢和羅湖金融業巨大的向心力推動深圳金融業的發展,助力深圳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引擎。

據瞭解,該產業帶劃分為金融科技與創新創業區、新興金融要素區、金融總部商業區三大功能片區,並設有藝術體驗核心區、時尚街區核心區、文化樞紐核心區三大配套區,首發項目招商中環與浦發銀行、中國人壽、國任保險三家金融行業龍頭企業進駐,中國燃氣全球總部也落戶羅湖。

其中,紅嶺北片區規劃佈局筍崗金融科技聚集區,服務廣深科技走廊。該區域打造以風險投資、保險科技、互聯網金融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及產業孵化園區,促進金融資本、國際創新要素及產業鏈高端在這裡集群發展。紅嶺中片區通過產融結合、軍民融合,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黃金金融、文化金融等金融衍生項目。在紅嶺南片區打造金融總部集群,將會推動銀行、保險、財富管理、大型券商以及資管公司總部在這裡辦公,形成區域金融核心。

在三大片區綜合配套方面,紅嶺南片區配套打造的文化樞紐核心結合城市更新重點項目,打造消費、金融、旅遊相結合的商務區。紅嶺中片區是連接紅嶺南金融總部和紅嶺北金融科技區的信息交互站,主要是引導南部的金融總部血液滋養北部的金融科技發展,這裡將會探索發展消費金融、黃金金融、文化金融。紅嶺北片區將會配套打造藝展體驗核心,通過藝展中心的改造打造空中花園,打造地下消費城,實現夜間經濟,推動新消費的發展。

目前,羅湖區80%的金融機構集聚在紅嶺路,積澱了一大批中外資金融機構、總部企業以及跨國企業分支,平安銀行、國信證券、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扎堆發展,產業集群已天然形成。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轄區新增持牌金融機構30家,全部集聚於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金融機構開始從外遷到迴流。

未來,羅湖將更快更好更有力地推進產業帶的建設,通過城市更新與招商引資的聯動,實現金融機構辦公空間的量身定製,通過營造更好的配套環境,支持持牌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跨國企業佈局發展,同時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金融科技、風險投資和黃金金融等新興金融業態。

元素5:重大項目建設

關鍵詞 推動湖貝等棚改和城市更新項目開工

東至文錦中路,西靠東門中路,南臨深南大道……湖貝項目位於羅湖核心地段,作為深圳更新難度最大的片區,為破解利益協調難題,政府以首個更新統籌片區的形式,將其列入第一批更新計劃。

去年10月,作為深圳市落實先行示範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項目之一,湖貝城市更新統籌片區城市更新單元(以下簡稱“湖貝項目”)開工,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發展高品質新興業態聚集的都市綜合體、打造高端文化設施集群、活化湖貝舊村打造文旅勝地,營造城市新客廳。

據瞭解,該項目一期總投資208億元,佔地面積8.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0.5萬平方米。通過城市更新,將重塑湖貝片區核心空間秩序、積極保護活化湖貝舊村、打造文化設施集群、鏈接提升東門及周邊商業脈絡、發展高品質新興業態聚集的都市綜合體,打造文旅勝地。未來,湖貝統籌片區將成為傳承歷史文脈的人文藝術中心,建設成為新興業態聚集的國際消費核心區,打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地標。

不同於其他城市更新項目,湖貝項目計劃一經公佈,便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因為在該項目中,存在著已經有500多年曆史的湖貝舊村。在長達十年的編制歷程中,規劃始終秉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專家領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原則,歷經傳統規劃到開門規劃的轉變以實踐探索了一條城市規劃公眾參與的制度創新路徑。

在規劃過程中,羅湖格外注重對湖貝舊村這一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圍繞湖貝舊村的拆留問題,開展了一場引人注目的業界大討論,開了第三方專業力量參與城市更新的先河。通過與人大代表和第三方專業人士多次座談交流,搭建政府、公眾與利益主體面對面的溝通平臺,舉辦多場專家評審、院士報告及國際諮詢會,反覆論證方案的合理性,不斷尋求兼顧舊村保護與片區發展的最優方案。如今,湖貝舊村核心保護和建設控制範圍共14478㎡。

舊村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傳承,更在於活化,讓文化與城區發展共融。區別於過往城中村改造高密均質、風貌趨同的空間模式,該項目充分傳承文化精髓,注重保護後的活化利用,重塑湖貝公園,結合公園原址保留活化南坊舊村,重塑背山面水傳統格局,打造面向深南大道開敞200米的城市客廳、區級文化主題公園。該公園突出廣府特色和嶺南建築韻味,與北面現代建築相映成趣,既體現傳統風貌又彰顯時代精神,歷史與現代在這裡開展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文化與發展在這裡完美融合。

此外,規劃總建築面積220萬平方米(地下20萬平方米),將成為未來全球範圍內,千萬級人口城市主城區屈指可數的標誌性都市綜合體,將引入大型總部企業和國際機構,打造多元頂級產業聚集的總部基地,鞏固提升羅湖區金融、商服、商貿等三大產業,為羅湖經濟注入新動力。都市綜合體,也離不開文化場館的打造。規劃建設建築面積4萬㎡的大型文化設施,引入世界級展覽及劇目。

元素6:生態建設

關鍵詞 加快筆架山河等暗涵復明改造,帶動沿河產業升級和環境改善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加快筆架山河等暗涵復明改造,帶動沿河產業升級和環境改善”,這也意味著羅湖將在產城融合、“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上進行先行先試。

筆架山河流域河長9.06公里,其中城市河道5.77公里。不同於其他河流,筆架山河是深圳河流上蓋建築密度最高、數量最多的河流,安全隱患更多,治理難度更大,周邊環境亟待改善。

對筆架山河暗渠的安全問題,羅湖關注已久,早期治理工作以工程性措施為主;2016年以來大力推進重大隱患點除險加固工程、部分段箱涵拆除重建等工程措施。並著手研究如何通過城市更新,實現河道復明。

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表示,羅湖區已對該工程組織開展規劃,以河道復明為線索,織補藍綠空間、縫合城市功能,統籌解決河道安全、城河塑造、城區復興三大發展任務,著力將筆架山河復明工程打造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美麗中國典範,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標杆項目。

根據規劃,羅湖將通過改道復明、原址揭蓋復明、雙層河道建設等措施復明筆架山河道,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全面提升水質,建設多樣的親水空間,打造羅湖連山通海新綠廊,環水於民。“根據筆架山河的親水性和空間價值,羅湖將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親水空間,例如建設休閒生態型水谷、充滿藝術文化氣息的水街,構建筆架山河特色慢行碧道,用水串聯起羅湖的文化空間、商業空間,讓城市生活迴歸濱水。

另一方面,如何將產業與城區生態建設結合實現產城融合一直是深圳城市發展的重要命題。在筆架山河暗河暗渠復明工程中,羅湖充分將綠色生態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立足城區“一主兩區三帶”發展新格局,包括總部經濟主廊道、國際消費服務核心區、文化生態休閒區和深港口岸經濟帶、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等,打造聯動功能板塊發展的黃金水岸。產業在綠水青山中升級發展,是羅湖獨有的美好風景。同時羅湖還將優化交通規劃,完善軌道與路網體系,提升通行效率;此外還將通過城市更新,增加教育設施,新建多所學校,滿足市民的學位需求等。

05、06版採寫:家園報記者 張一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