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帶娃帶到崩潰,今天最後一根稻草被壓倒了,躲在廁所大哭一場。你們有過這種情況嗎?

嚮往的小幸福


抱抱您。養娃不易,養好娃更難。認識一個友,三個姑娘,老大今年9歲,老二5歲,老三剛五個月,3個娃都是她自己帶的,分享下她的故事,希望她的故事能給您些幫助。

友的例子

友和愛人山東人,山東有些地方和家庭對男娃很看重,當時友生了大女兒,家裡讓再生一個,生老二時二孩政策沒放開,超生了老二,一看還是女兒,家裡讓再生一個。生大女兒時婆婆來照顧了月子,老二時孩子姥姥來照顧的,今年三女兒出生,知道又是個孫女,公婆直接沒露面。姥姥身體不好,半個月她就下了床。

友人脾氣很好,和愛人感情也不錯,大女兒很懂事,9歲的娃放學就看小妹妹,平時帶二妹玩。媽媽忙不過來時,還去接妹妹放學。

一個人帶3個娃確實很累,但她家孩教育的很好,大女兒、二女兒很貼心,小女兒也好帶。認識她幾年,從沒見她抱怨過公婆,佩服她的堅毅和豁達,很多友覺得她累,她卻不覺得,可能3個孩子對她來說是最大的財富吧。她常說“孩子小時候操心些,大大就好了”。也許正是這份豁達讓她從容的帶大3個娃吧。


感想

孩子小時確實很多問題,吃喝拉撒,若是沒人來幫一把,真的好難,尤其生病時母親更操心。但像友說的,孩子大些就好了。我覺得孩子兩歲前難帶些,兩歲後身體素質、習慣突飛猛進,好帶很多,難一定是一時的。

您想開些,讓孩爸承擔點。友雖然養了三個娃,愛人比較理解,回家有時間輔導大女兒作業,帶小女兒玩。這幾年帶娃累些,過幾年就會好很多。養娃方面給您些建議。


我的建議

  • 放鬆心情。孩子一天一個樣,隨著孩的生長髮育,作息會越來越規律,吃飯越來越好,會越來越好帶,相信自己,放鬆心情。
  • 多些傾訴,適當釋放情緒。養娃時我也遇到過很多困惑,有時候不自覺情緒低落,非常理解。可以找個朋友、同學或家人傾訴一下,適當的釋放情緒,別繃的太緊了。
  • 偶爾給自己放個假。週末娃爸有空,娃給娃爸帶,培養下父子(女)感情,也給自己放個假。修養好了才能更好的帶娃。
  • 找些寶媽一起。有時候一個人帶娃比較寂寞也比較難,可以同小區內孩一般大的,找些寶媽一起聚聚,孩子有伴一起玩,寶媽們也可以交流下育兒困惑和經驗。人是需要傾訴的,尤其女同胞更需要倒一倒心裡的苦悶。

寫在最後

養兒方知父母恩,做了媽媽之後,才真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但為了小小的他(她)卻甘之如飴苦著累著,也許這就是父母兩個字的真正含義吧。

您調整好心情,養娃路上總會遇到些小磕絆,但娃給我們的快樂遠比困難多!相信孩子大大一定會給我們驚喜,加油!


格桑花談育兒


有的。最嚴重的一次崩潰歷歷在目。

帶孩子很累,但比帶孩子更累的是,家人不理解。應該事先說明,月子裡,我婆婆和我媽都在,出了月子,她們都回家了。我媽要回去照顧我嫂子,她也坐月子;我婆婆在這裡百般不適應,身體也不好,每天都是怨氣,於是也回去了。

大概七個月的時候,有大媽問我是孩子奶奶還是姥姥?當時的確很累,形象不佳,但心裡是痛苦的。回到家,跟老公說及此事,老公是個直男,並不能感同身受,只說,“誰叫你不讓奶奶看孩子?”我很不爽,“並不是我不讓人家看,也得人家願意看,看得好啊。”

“老人不都是一樣?”

“那可不一樣。姥姥天天會噓寒問暖,奶奶呢?何曾問過半句?”

“姥姥不是也不來,還不都一樣?”

那一刻,我突然洩了氣,似乎全世界都拋棄了我。沒人愛的一個,孤零零的一個。

最終,我哭著告訴老公,“每當崩潰的時候,只能跟姥姥視頻聊聊天,不敢告訴你,怕影響你工作。你就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要再傷害我了,好嘛?”

全世界,我都可以不管,只有最親的人,不可以說一句傷人的話。

記憶中,以後也有傷心難過的時候,但再沒有崩潰的時刻了。


遛娃實錄


有了娃後,真的感覺看透了事態炎涼,沒有辦法發洩,我就會大哭。我一共崩潰大哭了三次。

第一次。

是生完孩子第三天。我是剖腹產,因為頭一天一直在醫院忙住院和各種檢查喝水少了,做手術當天又不能吃飯喝水,所以手術後我怎麼都不排氣。我先是下床溜達,然後又聽別人建議喝了好多熱水,可還是不排氣,我喝水喝的胃也漲肚子也漲,月嫂說給我用開塞露,排氣大便一起解決了,可是這時候來了某些家屬,其中還有男的,他們還帶了瓜子,在病房裡談笑風生,我難受的要死還得陪著笑,等他們走後我再也忍不住了,崩潰大哭。

第二次。

月嫂走後一段時間我獨自帶娃,由於我是第一次帶孩子沒有經驗,全天高度緊張,我本來要吃外賣,可我的某位親屬非要來給我送飯,結果是買了一兜涼菜和一兜硬米飯,我怎麼也是在坐月子,基本常識還是要有吧,我忍了,什麼都沒說。碰巧了,那天我堵奶堵厲害了,然後又發燒得了乳腺炎,緊急讓家屬給我買回來吸奶器,買回來時我正躺著餵奶,她非要我看看吸奶器,我一拿,吸奶器最重的那個東西一下掉我孩子臉上,我孩子當即就哭了,我當時也奔潰大哭。



第三次。

老公在我生孩子前去了外地上班,不能每天都回家,我一個人在家帶孩子,飯吃不好、覺睡不夠,他連個電話都沒有;他偶爾回家一點都不幫我,晚上還睡沙發躲清淨,剛開始我心疼他,覺得他也挺累的。可他一直這樣,在某天我累到極致後終於爆發了,孩子是兩個人的,他必須要關心孩子,而且憑什麼我體貼他他卻一點都不關心我。我衝他喊了,他還理直氣壯,那一刻我覺得孩子就是婚姻的鏡子,找出來很多婚姻的陰暗面,那也是我最崩潰的一次,哭的最慘的一次。



現在孩子已經過百天了,回頭想想那些讓人崩潰大哭的過往,我覺得:

1、先考慮孩子。

不管大人之間有什麼不愉快,作為母親,一定不能往心裡去,否則生氣上火會使母乳變質,孩子也會上火不舒服。經歷過那麼多以後,覺得還是孩子對我更重要,所以現在我對所有不愉快的事都儘量屏蔽掉,讓自己保持心情舒暢,讓孩子吃的好,也讓孩子體會到母親快樂的情緒。

2、對於一些人一些事,我選擇不報任何希望。

孩子是自己生出來的,自己就有責任將她養大,隔輩老人和其他親屬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幫你帶,也不要總是以累為藉口挑別人的毛病。如果有親屬來主動幫你,不管怎樣,要懂得感恩。我發現自從我對一些人一些事徹底放棄後,我的清緒反倒好了很多。

3、多找機會去跟朋友散散心。

如果是自己帶孩子,又一直在家的話,那個幾乎密閉的環境會讓不快膨脹,憋的人幾近發瘋。所以我出了月子白天天氣好會帶孩子去小區廣場轉轉,一來曬曬太陽,二來和別人聊聊換換心情,我就會愉快很多。

無論怎樣,帶孩子是個累並快樂的過程,雖然我抱怨過、崩潰過,但看到孩子每天的成長,我覺得一切都值得。


我是小金豆媽媽,小金豆的出生不但圓滿了我的人生,也使我更加成熟了,過程可能是痛苦的,但結局一定是快樂的。你經歷了哪些呢,可以留言跟我分享一下!

小金豆媽媽


我們家寶寶從出生後一直都是我和婆婆兩個人看的,孩子一歲半的時候我就開始上班了,婆婆白天帶,我下班後由我帶,上了幼兒園後也是婆婆負責接送,除了在帶孩子的方式及習慣上我們有分歧和爭執再,其他方面我們也一直都處的很好,因為有人搭把手幫忙帶,所以我也沒有覺得帶孩子累。

就在今年我公公因為生病住院後,婆婆要留醫院照顧,我一下子就覺得了無比的忙碌,我早上上班時間是八點半,孩子上幼兒園的時間是7:30—8:30之間,我早上要起來早必須7:40左右就要把娃送到學校,然後等公交車去上班,距離我上班的車程是三十分鐘左右,然後下午下班就往回趕,要趕上五點半接娃,我就覺得時間非常的趕,我必須把每天的時間點掐的特別的準,才不會顯得很狼狽,下午下班接了娃後做好飯後把娃先放鄰居家讓幫忙照看著,我去醫院送飯,期間有一次我正在從醫院返回的路上,鄰居打電話說娃在那哭的要我,我在電話中聽見娃的哭喊聲,我只能在電話中給娃說我馬上就回來接他,在娃的哭喊中掛了電話,那一刻我就有種崩潰感,不管不顧的抱著自己哭一場。如果和婆婆沒有啥大的矛盾與糾紛,多個人搭把手,帶娃真的會輕鬆很多!!!


簡單149922367


可以理解帶孩子帶到奔潰的感覺。

我生我家孩子的時候,很茫然,不懂養育一個孩子的責任,也不懂怎麼帶孩子,孩子一哭就抱,導致自己什麼事都沒辦法做。那個時候老公上班,我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沒有其他人幫忙。

房子是租的,一個單間,四面水泥,瓦片屋頂。睡覺、煮飯吃飯、洗手間都在一間屋子裡。

早上我用嬰兒車推著孩子去市場買菜,回來一邊看著孩子一邊做家務,中午孩子午睡就洗衣服,用孩子洗澡的盆,一個搓衣板,一個小板凳,洗得腰痠。(經常孩子睡一會醒了衣服才洗一半)。

下午要煮孩子點心,然後晚飯。

有時候自己想上廁所都要把孩子放在衛生間門口,孩子不肯一直哭鬧,拉屎都不順!真的會很煩躁。

晚上孩子洗完澡,睡著後我才可以去洗澡,有時候洗一半孩子哭了,又急急忙忙擦乾穿衣服哄孩子。

帶孩子那段日子是我過得很沮喪很頹廢的日子,就孩子再小的時候,晚上覺也睡不好,不是喝奶就是哭,有時候孩子還半夜醒來不睡了,又得陪著。我們是閩北地區,冬天沒暖氣,半夜起床哄孩子好冷。

現在想想還好難過的日子也過來了,想當初如果再搞點婆家矛盾進來我也會奔潰。

老公還說要二胎,再回頭過那樣的日子我才不要。一個孩子就夠夠的了。


不吃蔥薑蒜


帶娃累,崩潰的次數太多了,身體累還能扛一扛就過去了,心累,會讓人心理防線瞬間決堤。


我兒子今年4周半,從月子裡到現在都是我一個人帶大,在月子裡,不分黑白沒日沒夜的隔兩三小時餵奶換尿布,我感覺我都快要行屍走肉了,然後我婆婆時不時要過來視察一下,寶寶奶有沒有吃夠,寶寶有沒有保暖,偶爾還要嚴厲警告下:要照顧好寶寶,要是把寶寶感冒了,你會被你公公、被你大伯他們給殺了不可。有次她這樣說的時候,我情緒就崩了,直接回懟說:我兒子我自己帶,關你們屁事。眼淚也止不住了,那會太包子,身體累還能受得住,但是被我婆婆這樣隔三差五的過來唸叨,我真的抑鬱到想抱著兒子一起上樓頂往下跳。但我也認識一個道理,為了我的娃,當媽了更要活出自我,這樣不會被人看低自己。



還有是產假後回單位上班,平常都是娃帶到辦公室,因為沒人幫忙,為了不耽誤工作我經常趁兒子睡著了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但是有次被一個平時玩的比較好的同事指責說:你天天帶娃不用工作,自己工作不做好,連累我們。當初聽完我真的很難受,但忍住沒當場發飆,誰叫我是帶娃到辦公室上班呢,你業務做到第一名又怎樣,依然是要背個不務正業拖後腿的鍋。但是跟我老公訴說埋怨這件事時,我真的結結實實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太委屈了。



還好現在娃上幼兒園了,長大了,感覺輕鬆很多,不用全天候帶娃,看到小暖男經常媽長媽短的膩歪自己,覺得這裡面的累也值得了,同時發現這幾年堅持下來後,我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強大了,真的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二媽陪娃


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有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時候,特別是身邊沒有有經驗的人幫忙,不管你之前做過怎樣的功課,當你真的面對一個柔弱的寶寶時,都會有些無奈。

我也曾娃帶到崩潰,抱著娃坐在馬桶上痛哭流涕。那是大寶還沒有滿月,只有我和老公照顧孩子,第一次當父母很多事情不懂,邊摸索邊帶娃,大寶很不好帶,整天要抱著睡覺,否則就哭,累到我和老公精神恍惚,一天只吃一頓飯。我是剖宮產,因為產後沒有休息好,導致經絡不通,乳房如針扎般疼痛,便秘嚴重,坐在馬桶上半個小時解決不了問題,我讓老公給我去買藥,大寶嗷嗷大哭,我只好坐在馬桶上抱著大寶,忍受著身體的疼痛,那一刻特別絕望,感覺生活沒有了奔頭,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因為長期抱孩子,右手手腕疼得連梳頭都成問題,孩子六個月大了,我連菜刀都拿不起來。然而苦日子總會熬過去的,有苗不愁長,現在孩子已經八歲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家都有不如意的時候,保持樂觀的心態,相信苦日子一定會過去的,心情就會好一些。


沛澤媽讀心理


說下我的經歷吧

我是剖腹產的,在醫院住了四天,就回家,老公呆了幾天就出去工作了,婆婆照顧,因為奶水不足,孩子經常沒吃飽,後來乾脆加泡奶粉給他喝,月子期間也是相安無事。出了月子,那時正好老公回來了,一家人 除了公公偶爾出去打打零工外,就沒有其它收入來源,這時候,婆婆就時不時的拿來說事,每天板著臉 ,訓斥他兒子,聽得多了,兒子就出去了,然後,覺得一個人帶小孩就可以了,那意思 要不她來帶小孩,要不我來帶小孩,反正有一個是要出去做事了,讓婆婆一個人帶不放心,又怕自己一個人帶不過來,那時小孩還只有兩個多月,但沒辦法,就到鎮上找了一個工作,每天可以回家,那時候起早貪黑 上班,風裡雨裡不停歇,冬天時候天還沒亮,就騎著摩托去上班,手都凍僵,但沒辦法,只能一個人偷偷哭。孩子長到一歲時候,我就來到長沙上班了,那時一個月回去兩次,小孩基本是婆婆一個人帶的,我婆婆脾氣不好,很暴躁 ,帶了兩年,小孩跟他一樣變得脾氣暴躁,性格非常不好,所以今年說什麼都把小孩接過來自己帶了,其實去年就打算把小孩接過來的,然後婆婆又是捨不得,又是擔心在外面帶不好啊,拖著說過完年在帶出去,等過完年又說小孩讀幼兒園應該要下半年,好吧,忍了,到下半年又說乾脆到明年在大一點帶出去,找老公吵了一架,說什麼也不妥協了,小孩脾氣越來越不好,在讓帶下去,不知道要變成什麼樣,現在小孩帶在身邊,雖然自己的時間少了,但很充實。你們覺得小孩是自己帶好?還是婆婆帶好呢?


做個俗人160101


生女兒那年,我不滿22歲。

那時信息閉塞,除了通過書本瞭解一些育兒知識,其他沒有途徑。

老一邊餵奶,導致一邊奶水充足,一邊沒奶;沒奶的一邊越來越小。想糾正,女兒卻不願意徒勞地吮吸。

抱剛出生的女兒,經常伸手做事,卻忘記需要兩隻手才能抱穩。

看女兒吮吸很有力量,滿月就給她喝粒粒橙,發現竟然吞嚥無礙,又突發奇想喂她肉絲……

女兒幾個月的時候,不願意在家待,即使下雨下雪,也要外出。我就一隻手打傘,一隻手抱著她,在外面走著、站著、蹲著,直到胳膊麻木,實在沒有力氣。

一次筋疲力盡,躺在沙發上睡著了。突然一聲巨響將我驚醒。眼前到處是啤酒瓶的玻璃碎片,一堆啤酒炸掉幾瓶,女兒坐在一堆泡沫裡。

每次我都在感覺自己臨近崩潰,情緒快控制不住的時候,趕緊將女兒送到外婆身邊待幾天,待我情緒恢復再接回來。

許多人說我養女兒沒費心,我只是笑笑。哪個孩子不費心?但是費心又怎樣?當父母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養育子女,也是父女應盡的責任,生而不養,不如不生。

再崩潰,也得堅持,哭完一場還要繼續。

養孩子的過程本就是辛苦著、快樂著的過程。

年輕時偷懶,不願盡責,待到老年,有可能因為子女而無法安享晚年;

養好了孩子,換來幸福晚年,也值得。🤗


媽咪老師


我的寶寶現在一週歲了,雖然平時婆婆會和我一起幫忙帶孩子,但是角色上的轉變,生活上的變化,再加上產後心理脆弱,讓我這個新手媽媽也一度崩潰,現在回想起來,一共大哭過三次。

第一次,月子大哭

剛生完孩子心理特別脆弱,而且因為是新手媽媽(生孩子之前從來沒有抱過嬰兒),根本就不會抱孩子,只要我抱必然會哇哇大哭,所以除了餵奶寶寶根本就不讓我抱,再加上腦殘的我請了個給自己添堵的月嫂,當時月嫂跟我說他就只照顧了那個寶寶月子裡一個月,結果有一天在超市孩子看到他遠遠的叫他媽媽(那個孩子兩週歲了現在),然後說好多她照顧過的孩子都會把他當媽媽。

當時我內心就特別委屈,也可能是我矯情吧,一想到我辛辛苦苦,懷胎十月給別人生了個孩子,把別人當媽媽,我的心一下子就崩潰了。當然孩子還是自己的孩子,現在也特別依賴我,根本不存在把別人當成媽媽這種事。

第二次,剛出月子跟老公吵架委屈大哭

剛出月子那天我就感覺我自己解放了,終於可以下樓出去溜達了,自己想的特別好,讓老公陪著我去逛逛商場,去吃點炸雞,喝點奶茶。結果跟老公說要一起下樓,老公卻說天太冷了,過段時間在下去,說我剛出月子吹風不好(我出月子是北方的十一月份,穿上了棉服已經。)其實這件事兒和這個回答,如果放在沒生娃之前或者娃長大了的現在,我都不會覺得委屈,也不會大哭,相反恰恰是在我心裡最脆弱的時候。

和他說完我就去衛生間了,坐在馬桶上,聽著他在屋裡逗孩子樂,我就覺得他不愛我了,他不想下樓是因為他想要陪孩子,他嫌我麻煩………人就是這樣,越想越矯情,越想越多,越想越覺得自己委屈,然後其實本身老公是關心我,照顧我,結果我還因為這個和他大吵了一下,結果我贏了,下樓了,然後華麗麗的發燒了,高燒兩天,不作不會死在我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第三次,寶寶支氣管炎生病,擔心的大哭。

我是母乳餵養,奶陣特別激烈,幾乎有七八條奶線,就算沒有奶陣也會往外噴,我還總是把握不好,所以導致寶寶嗆奶,最後嚴重到支氣管炎,喘氣困難,抱著寶寶在醫院急診排號,早晨去的排到了199號,一直在醫院等到下午才看上,不敢回家怕病情惡略,不給加急,因為醫生認為這只是小病(當時寶寶喘氣都有些困難,憋的一直嚷),當時看著寶寶難受的樣子,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埋怨自己沒有好好照顧寶寶,害怕寶寶突然窒息。從來沒有過的心慌,從那以後就默默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所以育兒知識,好好保護我的寶寶。


產後寶媽心理脆弱,一般常見的誘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 沒人幫忙的無助感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可能你在無助無無人幫忙時,有的人卻在為每天和婆婆在育兒上的分歧而煩躁著。神仙婆婆不是沒有,只是太少了,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身邊的朋友就是鮮明的例子,其中一個🈶婆婆幫忙,但是會對他的生活習慣和育兒方式指指點點,家庭矛盾不斷,另外一個沒有婆婆幫忙,辭去了穩定工作,專職帶娃,很累,用他的話說他恨不得變成超人,有時會累到崩潰。

  • 角色轉換的不適感
初為母親,再也不能瀟灑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身上多了一重責任,而母乳的媽媽,又更是再也不能肆意妄為的吃吃喝喝。愛美的媽媽,可能家裡會有老人的阻攔,以及自己內心的顧慮,只能將心愛的彩妝,護膚品全部束之高閣。

可是轉頭一看,似乎老公的生活並沒有受到一絲影響,依舊很瀟灑,更有過分老公可能不僅不幫忙帶娃,還會指指點點,有的甚至不理不睬,似乎孩子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

  • 睡眠不足的疲憊感
有了孩子之後,更多的是睡眠嚴重不足,白天晚上的隨時上崗工作,時間長了內心的委屈,煩躁,易怒都會像洪水一樣,奔湧而出。
  • 經濟壓力明顯增大的緊迫感
有了寶寶以後,花銷明顯增加了許多,尿不溼,奶粉,紙巾等等,這些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消費累計起來也是一比鉅額開銷。

寶媽要學著自己調節,儘量找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做

同為寶媽,我們都有過無助,壓抑,緊張,煩悶的心情。

崩潰大哭很常見,100個寶媽裡邊99個都有過這樣或那樣的壓抑。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果不能改變,那就努力去適應,不論開心還是難過這一天都將過去。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在抱怨路上有障礙的時候,有的人可能在羨慕你有一雙健全的雙腿。

找一些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去做。

希望寶媽開心快樂每一天🌹🌹🌹

我是楷豆媽媽,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