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考研的學生,可是每天都很懶散,怎樣才能進入狀態?

鄭道慶


提到考研狀態,其實並沒有一個完全定義的考研狀態,每個人因不同的專業背景報考不同的學科專業,複習的方法策略各有不同,而所謂的考研狀態若非要評價的話,可以理解為有所得有所悟。

怎麼理解呢?

人們常常說“每天積累一點點,就離成功近一步”,在考研備考的路上,我們必須要清楚的明白自己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更要明白考研不是為別人考的而是為了自己!換句話說只有做到報考有目標,備考有計劃,學習有方法,效果有檢測,才能證明自己正在進入狀態。

題主所說每天都很懶散,那說明你自己對待考研並沒有認真起,所以你必須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定位自己,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

其一,明確自己的報考目標院校專業,明確初試各科的分數,理清楚各科的複習資料,尤其是專業課,無論是真題還是參考書筆記。

其二,根據自己的基礎情況和日常的學習時間,根據自己的優劣科目,安排對應的學習任務和時間節奏,做到備考有計劃有要求,堅持每天睡前自我盤點當天所學,調整次日的學習任務與進度,做到學習有總結,總結有方案,堅持下去,才是考研狀態。

其三,勞逸結合,考研過程是長時間且孤獨的,對於某些專業來說還可能會煩躁無聊,按原定的學習任務進行時,若感覺的不好或是狀態不佳,先給自己心裡打氣,默默地對自己的說我可以,我能行,我會考上的,暗示自己堅持下去,若真的學不下去,換個科目繼續,若在不成,自己出去轉一圈,操場上跑兩圈或是喊幾嗓子發洩一下,然後回去繼續!

考研其實就是這樣一次次的突破自我的過程,堅持到底終將收穫成功!

加油,考研人!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考研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為題。懶散是人性的一個弱點,但是考研不同其他時期。

作為研究生畢業的前輩給你一下幾點建議:

1.緊迫感。如果沒有對知識和對成功的渴求,就很難緊張起來。一點點小事和風吹草動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所以請在心裡反覆確認你的目標。每天起床就給自己心裡暗示,我需要考上,如果考不上會有什麼後果。

2.距離考研還有一段時間,需要掌握以下你的計劃是不是在可控範圍內,政治,數學,英語,兩門專業課。你哪個門複習好了?怎麼複習?如果你有計劃,就懶散不起來了,因為量很大。制定適合自己性格和學習方法的計劃。是突擊型還是普通理解型。首先這些科目你必須通過至少兩遍才可以做刷題和突擊,你的時間夠嗎?可以一開始給自己定少點計劃,慢慢進入狀態再提速。

3.堅持鍛鍊,不要手機和電腦不離手。規劃一個更適合考研的生活計劃,我是每天7點起床(瞭解自己,太早起不來),那是基本不化妝30分鐘搞定洗漱和早飯,7點30正式開始,早上40個單詞,1小時政治,1小時30分鐘的專業課,下午繼續專業課。中間固定休息不要累,否則起反效果。晚上很累了,做點題,梳理一下這一天學過的內容,晚上睡前尤其重要,在大腦中列提綱,不會的起來再看書確認,第二天一起床不要著急起,回顧一下,超級管用,不會的繼續看書。每個人方法不一樣,可以探索一下適合自己的。

4.如果覺得自己堅持很困難,可以找幾個夥伴一起,相互監督,這樣你都不好意思懶惰,制定規則,堅持不住的小夥伴要返款,請吃飯等等。

貴在堅持,祝你好運,再有不懂歡迎回復。


聞書香


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欠揍,打一頓就好了!考研學生很懶散,多半也是欠揍,打三頓就好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2019年的考研人數了吧?290萬人!據估計2020年考研人數仍會上漲!競爭壓力可想而知,這個時候你竟然還很懶散?還敢懶散?註定成為炮灰!

我也經歷過考研,我承認,複習進入後期階段確實有些人心裡會有浮動,尤其是過了一個暑假回來,你會看到有些人已經放棄了,所以你也開始搖擺,看到有的同學已經實習了,你會受到影響,但是請放棄這種想法,仍要死心塌地堅持下去。

針對這樣的考生提兩點建議吧。

明確複習目標

暑假過後,大家前期高數或者英語的複習已經差不多開始第二輪了吧,暑假開學,政治和專業課也要納入複習計劃了,這時候複習科目比較多,你要學會制定自己的計劃,不僅包括第一輪複習、第二輪複習這樣的大時間跨度的計劃,而且也要制定詳細的周計劃、日計劃等,這樣使自己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要往哪個方向使勁,同時每天完成目標後還會有成就感,又可以更好地促進自己更加投入的複習!

合理安排複習科目

到了複習後期,複習的科目增加了,複習工作量也相應增加了,以政治為例,光政治這一門就包括了近現代史綱、馬原、政治經濟學、時事熱點等等科目。但是,這個時候一定不要有畏難情緒,難度是有的,但是一點一點都可以克服。這個時候你就要根據不同科目的特徵合理安排複習的時間,比如,政治需要背的東西比較多,可以放到早晨剛起床吃完早飯的時候複習,利用早晨清醒的大腦狂背就行了,背累了就可以做做數學題、看看專業課等,晚上吃完飯到了比較安靜的時候了, 就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自己測試一下做一套題。總之,科目多不可怕,只要合理安排好時間逐個擊破,就一定能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複習狀態關鍵在於自己調節,同時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勢必考研成功!

我是看哥聊考研,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考研經歷!


看哥聊考研


你好,我是像談判家一樣生活,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現在很多準備考研的同學,可能很多人已經遇到了自己的平靜,遇到了自己怎麼學也學不懂怎麼學也學不會的,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們把這個叫為自己的瓶頸期。

這個時期是比較無奈的一種心態。因為有時候其實不是因為懶,有時候其實也是因為真的學不進去。可能是心態,可能是其他壓力。這些種種因素一直徘徊在我們的周邊,揮之不去。有不得不去面對,所以讓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變得比較頹廢流失。這不叫懶,這真的是環境。讓我們變成了這種心態。

真的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點想和你分享

  • 第一,找到自己經常熱愛的一項健身運動。去年我考研的時候也有這種情況,所以我比較喜歡跑步以及騎自行車,所以我就在比較迷茫的時候會沿著操場塑膠跑道奔跑到自己汗流浹背,讓自己非常的全身心放鬆,這樣對於緩解壓力有巨大作用,有時以騎著自行車在大學城各個街道、各條大路。不斷的奔馳。
  • 第二,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自己認真反思。分析自己目前遇到的問題,以及應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 第三,尋求比自己優秀的人討論自己的一些問題,或者向家人聊聊家常。

其實拿我來說吧,我在很多時候。什麼都不想學的時候,就會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回憶不堪回首的往事。

問題總結

不要比較,不要懈怠,不要傲慢。

不忘初心,永不言棄。

我是像談判家一樣生活,期待你的轉發與關注起來下次再見。


談判學及其應用


考研的學生進入不了狀態其實是心態問題。也許有很多事情在干擾你,比如說功課、工作、家庭、朋友等一系列因素。也可能是缺乏緊迫感,總是想著說離考研還早。這是病,得治!

一、用每日計劃來提醒自己

將學習任務細分到每天,最好記到本子上,用劃勾或是打叉的方式,一項一項地完成計劃。早上起來,面對一堆堆的書和資料,不知如何下手時,看一下筆記本上的計劃表,就能立馬知道今天該做什麼,昨天完成的怎麼樣,今天要不要加快進度……

完成一項任務後,馬不停蹄地繼續下一個任務,書本、資料在手中翻滾,這種忙碌感,會讓人感到充實又幸福。新東方在線建議大家制定學習計劃時,首先要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夠完成,也必須具備可行性。任務量不能過於繁重或是過於分散,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才能制定出高效的學習計劃。


二、入座即學,拒絕小動作

無法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的同學,往往就因為沒有做到入座則學。對於學習來說,最開始的15分鐘很重要,如果一開始就懵懵懂懂,做做小動作,東瞅瞅西看看,把手頭的學習一推再推,就很難找回學習的感覺。

如果能在坐下的15分鐘以內,保持專心致志學習的狀態,後面自然會進入正軌,接下來的學習也會延續之前的狀態,持續專注。

三、保持一種舒服的學習節奏

複習節奏也就是學習慣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慣性,避免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有感覺時就猛學,沒有狀態時就停滯不前,沒有一個持續的“輸入”過程,能“輸出”的東西自然就少。

考研複習雖然很辛苦,但並不是讓我們成為苦行僧,沒日沒夜地學習。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內,以一個舒服的狀態,用一種輕鬆的心情來學習,知識點自然會吸收得快。新東方在線建議大家調整好複習節奏,保持一種穩定的學習狀態。這樣一來,每天都有所收穫,積少成多,早晚會實現質的飛躍。


四、保持做題的興奮感

如果看很長時間書,很容易就會走神、產生疲勞感,真正看進去的卻很少。這時候,可以選擇做些練習題,強迫我們去思考,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很多同學都會發現,在做題的過程中,往往是精力最集中的時候,複習效果也比較好。

看書是一種“輸入”,而做題,就需要你把頭腦中的知識進行篩選、整理、輸出。在看書看累的時候,或者是難以進入學習狀態時,做題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以上幾個建議希望幫助考研的同學都能夠沉下心來,提高效率,專心複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