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有位寶媽說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可是婆婆和媽媽都沒法幫自己看孩子,只有自己在家24小時看孩子,情緒調整不過來,煩躁崩潰無數次,我該怎麼辦?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01

不是媽媽不愛你,是真的很無奈

其實每個媽媽在內心都是極度想陪伴孩子一起長大的,可是在家看孩子,即使是寶媽自己主動辭職在家看孩子,都會有很煩很枯燥的時候,”這並不是不愛孩子,真的是很無奈。

有人說:“不上班,看自己的孩子怎麼還會煩呢?在家看個孩子有什麼累的?”那麼請嘗試自己帶一天孩子,我自己在家帶孩子,看上半天就感覺勞累不堪,孩子一會兒也不閒著,樓上樓下跑來跑去,媽媽跟在後面亦步亦趨,得小心看好了,安全第一。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有上班的寶媽說如果孩子放假在家,趕上小長假,看孩子簡直要累出心髒病,如果光看孩子,不幹家務活還好一些,陪著孩子看書、唱歌、跳舞、 運動也蠻開心的,可是居家過日子還有這麼多家務活要幹,做飯、掃地、整理房間、還要抽出時間學習育兒知識等等。

邊看孩子邊洗衣服,有的衣服不適合機洗,孩子就在地上踩水玩兒,和你搶著擰水龍頭,偏要打肥皂還不洗手,得注意別弄溼衣服,以免著涼。

做飯的時候一眼看不見,孩子就打碎碗和瓶子,雖然孩子用的碗都是不鏽鋼的,但有時也是防不勝防。已經打碎了好幾個碗和瓶子,幸好寶寶沒有碰到碎片,忙著收拾打掃乾淨。

媽媽累了,就容易脾氣不好,愛發無名之火。孩子姥娘說:“帶孩子哪有不苦的,不苦能帶大孩子嗎?”有時我對2歲半的二寶說:“你快點長大吧!”二寶就接下句:“你就省心了。”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02

產後抑鬱忽視不得,全職媽媽更需要您的關愛

產後抑鬱會讓媽媽很崩潰,幾乎每個媽媽都會碰到,無論你有多強大的內心,無論你是明星還是普通人,有身體原因,也有心理因素。產後人體的各種激素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激素、雌激素等迅速下降,導致產後抑鬱發生。

如果寶媽本身性格比較敏感、情緒不穩定也容易發生產後抑鬱。演員秦海璐曾經患上產後抑鬱症,聽見孩子的哭鬧就會心煩意亂,經常不自覺的流淚,後來在丈夫的鼓勵陪伴下,慢慢適應工作,從產後抑鬱走了出來。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前一段時間上海一位90後的寶媽在網絡走紅,幫助她走出產後抑鬱的是自己的愛好編織,給500米的街上欄杆穿上了五彩斑斕的毛衣,產後抑鬱的快速痊癒,還離不開老公的暖心支持。妻子編織,老公細心寫好小牌子,“一起編織,讓步美好一針一線消失”,“陌生人,願你的生活每天都像彩虹”,“沒有身臨其境感受到別人的痛苦,請不要妄加評論別人的處境”等,老公的包容和體諒,是妻子痊癒的最大動力。

產後寶媽看孩子煩躁崩潰,需要家人尤其是老公的理解和幫助,女人不容易,懷胎十月孕育美好生命,經歷了生孩子、哺乳、照料孩子的種種艱辛,有家人的細心關懷呵護,產後媽媽會更快渡過這一段特殊的時期,重新展開自信陽光的笑臉!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03

看娃的樂和甜

訴完看孩子的苦和累,也說說看孩子的樂和甜,看見孩子活潑可愛的笑臉,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長高,每天學到新知識,和你開心地聊聊天,沒事還會逗你樂,讓你不由自主地發笑,為人母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我家大寶幾天沒見妹妹,說:“嗬,妹妹和我能做交流,能理解我的意思了。”我說:“是啊,你別拿她當小孩子,她什麼話都會說,什麼話都理解。”兩個孩子蠻親的,大寶上學住校三星期回來一次,姐妹倆互相想念。

大寶有時戲謔地說:“妹妹真醜”,其實內心獨白是:“妹妹又變漂亮了”,我有時逗二寶:“醜姐姐”,二寶聽了回擊:“再說醜姐姐我不理你了”,這小娃娃還真知道近。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聽一位老人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看孩子要有一顆成佛的心”,老人的女兒也是事業型的女性,有兩個兒子,婆婆想讓兒媳在家帶孩子,老人幫女兒帶孩子,為的是女兒能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真的是很有奉獻精神。

如果把看孩子當成是媽媽的一份事業和工作,而且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意識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就會坦然許多。上幼兒園之前沒有老人帶,別人帶又不放心,媽媽帶雖然辛苦些,卻能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付出也是值得的。

想想幼兒園的老師,一個人要照顧好幾個孩子,而且是一份長期的工作,如果沒有喜歡孩子的一顆童心,很難堅持長久。孩子在集體場合往往很有秩序感,遵守紀律,比在家裡好帶,因此訓練孩子在家建立起學習和生活的規律很重要,有知識可學,有玩具可玩,有事可做,生活有情趣,有意義。

寶媽看孩子累了,注意休息,寶媽不是脾氣不好,而是太累了。孩子休息寶媽也要一起休息,不然會疲勞過度。睡眠休息好了,就會滿血復活,有精神有氣力。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04

不當女強人,養育孩子也是父親的責任

在家裡煩躁的時候帶孩子出去玩一玩,轉一轉,別總悶在家裡,或者讓孩子爸爸看半天,一天24小時貼身照料寶媽大都會崩潰,父親也有照顧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孩子有爸爸的陪伴對性格的良好塑造也有好處。

有的父親認為看孩子是女人的事兒,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出現“喪偶式”育兒,父親在家庭教育中顯著缺失。有的父親長期在外工作,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不管不問,只是按月寄錢;或者即使沒有外出工作,所有關於孩子的一切都由媽媽照料,當甩手掌櫃,還振振有詞主:“哪有男人看孩子的!”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遼寧有一位年輕的寶媽,在家中帶孩子時候意外猝死,直到3天以後才被親戚發現。親戚翻牆進去以後,發現這位寶媽已經去世了,一旁年幼的孩子正在看電視,有人問起媽媽時,孩子只是說“媽媽睡著了”。

經過警方鑑定,寶媽是死於心肌梗塞,原來就有心臟病,幾年之前就開始吃藥了,這次猝死可能是因為過度疲勞引發的舊疾。孩子的爸爸直到收到親戚的電話,才知道他妻子的死訊。也就是說,至少有3天以上的時間沒有給家裡打電話。

即使外出在外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每天一句暖心的問候,對於寶媽和孩子都是一種安慰和關懷,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孩子是兩個人的,不只是女性一個人的責任,父親責無旁貸。女人學會示弱,不當女強人,明確表示:“自己一個人看不了,身體勞累撐不住,需要兩個人的共同照顧”

養育孩子本來就應該是兩個人共同承擔的責任,帶孩子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每個人都很忙啊,寶爸要上班,寶媽也要做家務,有的寶媽是做帶孩子、家務、兼職,到底誰更辛苦,還沒有一個概念嗎?請給家人多一點關心,哪怕是下班以後,看到寶媽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去幫忙切個菜啊;擺放一下碗筷什麼的;說一句:“你辛苦了,”或許對於寶媽來說都是巨大的安慰。

媽媽在孩子面前儘量保持穩定的心態和良好的情緒,給孩子帶來積極向上樂觀的狀態,如果孩子經常看到的是媽媽愁眉苦臉、怨天尤人,孩子也容易養成悲觀性格,長成一副苦瓜臉。孩子小,真的很難帶,媽媽很累,苦三年,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有一些時間精力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了。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05

上了幼兒園或者上學之後就真的輕鬆了嗎?

話說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或者上了小學後,媽媽真的就輕鬆了嗎?崩潰是一種心理狀態,隨時都可能發生。小時候忙乎的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上學了就開始為孩子的學習功課各種操勞辛苦。

如果孩子的早期智力和學前教育的效果比較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了學孩子會學得比較輕鬆,不費勁。可是也有很多媽媽為了孩子的作業發愁,“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多少父母患上了恐輔症。

輔導孩子寫作業寫出腦梗的事情屢見報端,可真不是危言聳聽,寶媽每天最苦惱的事情就是輔導孩子寫作業,簡直要崩潰。教育孩子真是一門學問,小時候的陪伴和嚴格教育真的很重要。

大寶的一位同學學習一直比較認真刻苦自覺,成績也很好,媽媽小時候對待孩子比較嚴格嚴厲,在學習生活各方面養成了好習慣,小時候管孩子雖然累一些,但是孩子大了比較自律,到了青春期也沒有特別強烈的逆反情緒,和媽媽關係融洽。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06

樂於享受全職媽媽的狀態,985高校畢業的媽媽也當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不是和社會脫軌的代名詞,有的985高校畢業的媽媽也主動放棄工作選擇在家帶孩子,陪伴孩子成長,或許全職在家帶孩子的這幾年時間沒有工作,會讓人感覺很可惜,讀了這多年的書不工作豈不是一種浪費?

箇中甘苦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文化有知識帶孩子會更科學,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讀繪本,讀英語,親子溝通,在孩子最需要媽媽的時候,全心全意地陪伴,這樣的陪伴無疑是高質量的,孩子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和其它方面都會發展得比較好。

自從“二孩”政策放開以來,年輕的高學歷女性做全職媽媽的越來越多,女人的天性真的是母愛氾濫,一個孩子還可以義無反顧地在職場打拼,加班加點,有了倆娃,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幫帶孩子,只有放棄工作選擇在家帶娃。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當過全職媽媽再出去工作或許會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珍惜時間,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職業女性形象。即使在家帶孩子,也可以做些兼職,比如做自媒體,寶媽帶孩子有經驗,寫文章或者拍視頻,分享知識,既不耽誤看孩子,也能擁有自己的一份事業。

任何事想做出成績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有的寶媽寫文章都是等孩子睡著之後才寫,如果沒有極強的毅力和寫作興趣,是很難堅持的。大多數寶媽都是哄娃睡,自己也睡著了,時間就這樣蹉跎了。當然,寶媽也要注意身體,長期熬夜對身體的損害是比較大的,晚睡不如早起寫作對身體有利。


全職媽媽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感覺煩躁崩潰!寶媽該怎麼辦?


無論處於何種狀態,都珍惜眼前,隨遇而安,灑脫看淡,全職媽媽或許會受到一些人的歧視,關鍵在於自己如何看待,樂於享受現在的“全職媽媽”這一工作,不自卑,把這份自信帶給孩子,給孩子積極的影響,給予孩子優質的陪伴,也能時刻擁有重返職場的能力。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70後倆娃媽媽,大孩子小寶寶的育兒知識盡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