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麼學鋼筆書法?

張進娣


如何練好鋼筆書法呢?鋼筆書法的練習方法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找一本合適的字帖,及正規出版社出版的符合漢字規範、符合個人性格的字帖。

其次仔細觀察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及先觀察。

之後開認真臨摹選好的字帖,保證每一筆畫都臨摹到位。

要明白練習書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事情,一定持之以恆的練習。

在練習了一段時間後要把不同階段的字拿出來進行對比,看到了進步才會有更高的積極性。











張世鋒書法課堂


練習鋼筆字,多學習多用功,我講一講我自己的體會吧,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

1.練基本功,大家練字的時候首先還是從基本功練起,就是最基本的橫平豎直捺,簡單的說就是你連這些基本筆畫都這不好——豎寫成彎的、平寫成斜的,你說字能寫好嗎?

2.學習間架結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間架結構,其實就是字的搭配。簡單說就是,漢字是有結構的,如左右、上下、內外等,而我們寫字是不能把所有的筆畫都寫的一般粗、一般高、一般大……而是應該有區別的,比如“鋼”這個字,就應該是左收右張,就是說左邊的“金”字旁要相對右邊“岡”字收縮一些,小一點;右邊的“岡”字要張開一點,大一點,如果兩邊寫一般大,自己去寫一下,好看嗎?再比如“平”這個字中間一豎必須直必須有力(記住是有力,不是說粗或者筆在紙上寫的很深紙快寫破了就是有力,而是看上去筆畫有力),這樣這個字才會好看。當然,間架結構是有很多法則的,大家可以去買這方面的書看或者網上查。

3.用心,很多人會說其實我心裡面知道這個字怎麼寫才好看,可是就是手寫不好,所以我說的用心,就是雖然我們是用手在寫字,練字就是要練到用心去寫字,用心去控制筆尖,心裡怎麼想筆就怎麼寫,筆隨心動,字能不寫好嗎?!

找到了方法,寫字其實不難,用心進入,很快字就有進步,方法外面很多,有書、有網上教學,但是用心其實很關鍵,大部分人是靜不下心來,所以說練字就是在修生養性!



嚮往聽風


學習鋼筆書法最好從基本筆畫開始:

認真觀察、臨習基本筆畫的基本形態,仔細體會~一定要仔細體會每一筆畫起筆、行筆、收筆的起伏節奏;

然後開始臨字:

最好是楷書入手,然後行書、草書。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硬筆字帖,也可以臨毛筆字帖(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趙孟頫等均是不錯的選擇),現在市面上還有脫胎於毛筆名帖的硬筆字帖(比如附圖)。臨寫時要注意:做到結體平正、勻稱,運筆要合度,比例協調,疏密得益,初期不得自由發揮,臨寫契合度越高越好;

字練好了尚需學習章法:

單字寫得再好,沒有字距、行距的整體安排,必定不會美觀。所以要多觀摩名家作品,逐步摸索作品如何謀篇佈局,怎樣寫可以使主體突出、主次有序、虛實結合,尤其是行書或草書,章法的錯落變化更需講究!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習字心得,或許並沒能描述太清楚,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真美無喧


鋼筆字的學習和毛筆一樣,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練習:

第一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取一支合適的鋼筆是寫好一手漂亮鋼筆書法的基礎。練字鋼筆需出水流暢,不宜太細或太粗,市面上“f尖”是比較適合初學者使用的粗細型號。


第二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並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寫字時每個手指頭髮揮的作用分工明確,姿勢不對會導致手指無法正確發力,無法控制住筆行走方向、輕重、長短等,橫不能穩豎不能直,就會導致事倍功半。接下來,簡述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合理運用的要領:

1、手臂,包括手腕呈自然放鬆狀態,同時調整呼吸,直至均勻平靜。

2、食指第一二指節始終自然貼合鋼筆,一二節微向內彎,不可向後彎曲,如盤龍捲柱,靈活輕巧,貼合鋼筆但不粘滯鋼筆。食指偏左,用一二節右側接觸鋼筆,左側不接觸鋼筆。

3、中指第一指節中段(指甲根部)貼合筆身,筆的尾端放在第三節末端。

4、拇指指肚(第一節中部)貼合筆身,指尖稍微接觸食指(也可不接觸)。

5、食指要比拇指低。

6、依靠這三根指頭以及手腕的配合來完成書寫。筆桿大致朝著手臂方向,不要左右倒。

7、執筆要求指實掌虛,指實,就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掌虛,就是說執筆的手掌要空心掌,掌心能放一個雞蛋進去。

8、寫字時食指彎曲程度,隨意變化角度大小。而食指的彎曲程度則決定了筆桿後端的位置。

9、手與紙接觸:寫字靠手腕力量,手腕活動頻繁,本身手指就不支撐,僅僅微微蹭到,如果手指支撐,必然影響手腕活動。



第三步:有了正確的姿勢,我們可以開始訓練手對筆的控制能力了。

控筆能力主要訓練以下幾個方面對寫字最有幫助:

線條的方向

線條的輕重(提按)

節奏的訓練

可以參考下方圖片進行控筆訓練,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在一開始甚至超過了寫字,筆能運用的靈活字如了,再開始寫字會讓我們避免走很多彎路。線條訓練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調節在日常練字的過程中,初期階段以畫線為主,成熟之後也不能拋棄,與毛筆書法愛好者把鐵線篆當做日課道理相同。


第四步:點畫的練習。硬筆是由毛筆衍變出來的,保留著毛筆的起收筆動作,成為硬筆字的“筆鋒”,任何點畫都有起筆、行筆、收筆三部分組成,點畫的練習就是讓這三部分做的精緻到位。點畫就好比人的五官,精緻的點畫直接讓字有了一個大的飛躍。

第五步:觀察能力的培養。有了精緻的點畫之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仔細觀察範字。需要觀察哪些地方呢?1、線條的長短關係 2、線條的位置 3、線條的方向 4線與線之間的配合



在臨摹的過程中,可以先從簡單字或簡單偏旁部首入手,認真做到臨摹、分析再臨摹。這個思考總結的過程,是練好字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第六步:挑選一本適合自己的書法字帖進行準確臨摹。這個階段,我們要做到手腦一致,眼睛看到了什麼,手能馬上表達出來。字帖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建議直接選擇古代小楷經典法帖進行臨摹,如《靈飛經》、王羲之、鍾繇、歐陽詢等古代名家名帖,取法乎上總是好的。臨摹時可以先單字過關,再一整行、一整篇的進行臨摹,這樣就完成了由單個字到行再到整篇章法的學習。





總之,練字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了好的方法之後再持之以恆的進行書寫練習,鋼筆字的學習也能變成一件簡單的事情了,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找對方法,收穫成功!


瑩瑩和書法


1/7 分步閱讀

對於鋼筆的選擇,並沒有什麼硬性的要求,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鋼筆,不必刻意追求什麼名牌

2/7

花幾塊錢買一本鋼筆字帖,先開始練習筆劃,再學整個漢字的描紅,打好寫楷字的基礎,然後再向行書邁進。

3/7

有一定的基礎後,可以專門去練習某一種自己喜好的鋼筆字法。例如龐中華、顧仲安等人的書法都不錯,練習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4/7

不同於描紅,練習書法家的需要用到額外的紙張,不過紙張的要求不高,可以是你用過的筆記本,利用其空白處就可以練習;也可以去買32開的的空白本子,或者直接去買一張白紙,自己裁剪。

5/7

練習時,先看清筆劃走向,因為一些書法家的筆劃並不按正確的順序來寫的,為的是方便自己書寫。開始時不要太過急躁,這種練習法比描紅困難些,比較難把握。如果一時無法上手,不妨把白紙直接蓋在書籍上面,照著筆劃寫,不過,紙張不能太厚。

6/7

練習的時間並不需要作強制性的要求,因為畢竟不是要練成書法家,只是讓自己字寫得好看一點而已。如果你還在讀書,把書法書籍帶上,一有空就可以練習一下。

7/7

要學好鋼筆書法其實並不是很難,一是少許的悟性,二是堅持練習,這後一點最重點,幾乎是放諸四海而皆準。


小韓繪生活


作為初學的硬筆書法愛好者,應以楷書為基礎,打好書法根基,多多臨摹古帖,持之以恆的堅持學習,下面有幾個建議:

1、以楷書為基礎,堅持練習。

2、多看喜歡的書法講座,有助於快速掌握書寫要領。

3、堅持練習古帖。

4、多於喜歡的書法老師交流探討,對自己的書法作品進行指正,便於今後改正。

5、多寫、多練、多看、多聽。

如有不當之處請多指正[祈禱]




筆墨笑談


在我看來,學習鋼筆書法應當這樣:“紮實基本功,勤悟兩並重”。

先說紮實基本功。書法即書寫之法(更高層次應該是書寫之藝術)。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應該學會簡單的筆法與結構。筆法又包括執筆方法與運筆方法。對於硬筆書法,執筆方法叫簡單,可概括為兩個字——“捏”、“抵”(即拇指與食指緊捏筆桿,離筆尖兩三釐米,虎口成圓形;中指第一節側抵住筆桿;做到“指實掌虛”,這樣書寫時才能靈活)。運筆方法,及筆畫橫豎撇捺點及由折、勾、彎等組合成的筆畫的書寫方法,一個筆畫完整的書寫過程是由起筆、行筆、收筆來完成的,在行筆過程中會有提按、輕重、快慢的變化。以橫畫書寫為例,起筆稍頓;行筆由輕到慢;收筆重頓。結構,與字中每個筆畫的形狀和筆畫的安排有關。簡單的說,一個字中的筆畫長短、角度、怎樣分割以及偏旁之間怎樣搭配,能使字美觀平穩,就是字的結構有法。以“林”字為例,兩個“木”的搭配,首先要懂得變化(將左偏旁的捺畫變成點)——“字不重捺”,其次要懂得字的兩偏旁是有機組合的,不能離得太開,又不能靠得太近,把右偏旁的“丿”伸到點的下面——“穿插避讓”。

再說勤悟兩並重。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足以說明學和思的重要性。勤,及勤臨摹。臨摹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以薄紙蒙碑帖上,依其形跡而複寫的稱“摹”,小學生習字,用描紅本子,也屬摹。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書寫的稱“臨”。古人說:“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的方法是臨摹結合,這樣既可以做到位置準確,又能強化記憶。作為初學者,每天至少要堅持半小時臨習或者一張16K的臨摹作業量,經過一階段的訓練,字肯定會有質的飛躍。古人的“墨池”、“筆冢”的故事,說的就是勤奮練字的故事。悟及悟性。我們時常在說“練字要做到三島:手到、眼到、心到”。手到就是勤,眼到就是觀察,心到即是悟。書法的很多東西,如結構安排、章法分佈,都是共通的,只有經常思考,做到舉一反三,學習書法來就不會費勁了。

在學習書法過程中,不妨也可以試著自己激勵激勵自己。如將以前寫的字比較,發現自己的點滴進步,這樣,學習書法的興趣也許會更濃些。


林朝枝書法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在我看來,學習鋼筆書法應當這樣:“紮實基本功,勤悟兩並重”。

先說紮實基本功。書法即書寫之法(更高層次應該是書寫之藝術)。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應該學會簡單的筆法與結構。筆法又包括執筆方法與運筆方法。對於硬筆書法,執筆方法叫簡單,可概括為兩個字——“捏”、“抵”(即拇指與食指緊捏筆桿,離筆尖兩三釐米,虎口成圓形;中指第一節側抵住筆桿;做到“指實掌虛”,這樣書寫時才能靈活)。運筆方法,及筆畫橫豎撇捺點及由折、勾、彎等組合成的筆畫的書寫方法,一個筆畫完整的書寫過程是由起筆、行筆、收筆來完成的,在行筆過程中會有提按、輕重、快慢的變化。以橫畫書寫為例,起筆稍頓;行筆由輕到慢;收筆重頓。結構,與字中每個筆畫的形狀和筆畫的安排有關。簡單的說,一個字中的筆畫長短、角度、怎樣分割以及偏旁之間怎樣搭配,能使字美觀平穩,就是字的結構有法。以“林”字為例,兩個“木”的搭配,首先要懂得變化(將左偏旁的捺畫變成點)——“字不重捺”,其次要懂得字的兩偏旁是有機組合的,不能離得太開,又不能靠得太近,把右偏旁的“丿”伸到點的下面——“穿插避讓”。

再說勤悟兩並重。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足以說明學和思的重要性。勤,及勤臨摹。臨摹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以薄紙蒙碑帖上,依其形跡而複寫的稱“摹”,小學生習字,用描紅本子,也屬摹。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書寫的稱“臨”。古人說:“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的方法是臨摹結合,這樣既可以做到位置準確,又能強化記憶。作為初學者,每天至少要堅持半小時臨習或者一張16K的臨摹作業量,經過一階段的訓練,字肯定會有質的飛躍。古人的“墨池”、“筆冢”的故事,說的就是勤奮練字的故事。悟及悟性。我們時常在說“練字要做到三島:手到、眼到、心到”。手到就是勤,眼到就是觀察,心到即是悟。書法的很多東西,如結構安排、章法分佈,都是共通的,只有經常思考,做到舉一反三,學習書法來就不會費勁了。

在學習書法過程中,不妨也可以試著自己激勵激勵自己。如將以前寫的字比較,發現自己的點滴進步,這樣,學習書法的興趣也許會更濃些。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晴天繪畫


掌握頓筆的大小,不要太大,停頓即可,不能寫頓筆,要頓頓筆!注意筆畫的輕重緩急!長橫中間可以輕,撇捺出尖時需要快!提要迅速提筆,離開紙面!觀察字的規律,高低變化,間距相同!筆畫重複的字,經常有間距相同的問題,比如三個橫,三根豎,三個撇!臨帖和創作結合,臨的準確,寫了以後比較,找出自己的問題改正!也可以臨古帖,選擇喜歡的字體即可!


細米草愛寫字


我認為寫鋼筆書法的帖子很多,第一就是在任老師,其次就是書本上的印刷體正楷,都是我們學習鋼筆字的範本,到了小學四五級以後,再根本個人的興趣選擇字體或字帖。但是,再好的字體和字帖,都不如恆心與毅力,沒有恆心和毅力,什麼都學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