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父母都不在了的孃家,你還會回去嗎?

用戶橘子的春天196826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孃家孃家,爺孃在,家就在;父母逝,家便散。所以,絕大多數的情況,父母不在,外嫁姑娘較少回家。原因,一、如上所說,孃家無爺孃,不能稱之為孃家了,只能是兄弟的家;二、正常情況下,父母均不在了,外嫁姑娘年紀也大了,回孃家自然少了;三、如果與孃家嫂子弟媳甚至兄弟關係都一般,回去就更少了。


鳳鄉勞人


父母都不在了的孃家,你還願意回去嗎?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心就一痛。

我的父母親去世多年了,所幸父母親為我留下了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如果這世界上只有我一個,真的無法想象這份孤獨的鑽心的疼痛。

父母親去世後,弟弟和弟媳婦在外打工,孩子我帶,平時,我的孃家就是弟弟家的那把不鏽鋼鑰匙。每每夜深人靜時,孩子們已經睡熟了,我獨自撫摩那把鑰匙,就像撫摩父母親宛然在耳的嚶嚶叮嚀:照顧好歡兒!我的淚就簌簌滑落。

弟弟和弟媳婦不在家時,我和孃家是時時刻刻在一起的。

過年時他們才會回家,孩子也整天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去了。我將家裡一些好吃的,勻一些給他們送去。臘魚臘肉是不用說的,苕皮子、玉蘭片、糰子……只要他們可能喜歡,我都會送一些給他們。

弟回家的日子,他們家就是我最想去的孃家。



再有,如果孃家有伯伯叔叔的,他們的家也是孃家呀!

我父母親去世時,我們年紀還輕,什麼都不懂。一切都是叔叔嬸孃幫忙操持。

父親母親都身患絕症去世的。去世前,每天都是叔叔和姑父幫忙守夜照顧,嬸孃幫忙做飯。記得那時候地裡棉花開了好多,滿田像白雲一樣。他們自己家的白天摘,晚上就幫我們家剝。父母親一個頭一年,一個後一年,連著兩年,把叔叔嬸嬸姑爺姑媽累死了,說實話,我一直心存感激。

正因為此,我一直非常孝敬叔叔嬸嬸和姑爺姑媽。他們的生日我是一定會到的。他們人老了,難免生個病住個院,只要我知道了,一定去看他們,跟他們給一點錢。

我把對父母親的孝心,用在了這幾位老人身上。



所以,我叔叔嬸嬸和姑爺姑媽的家,我也是當做孃家走的。

只要是孃家人,即使父母親不在了,肯定願意回去的啊!

不過,如果你是女子,本來嫁得遠,父母親都不在世了,家裡也沒其他什麼人了,不願意回孃家,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簡閱人生


我是獨生女,我一歲多母親就去世了,是父親一手把我養大的,我為給父親養老招了上門女婿,後來我丈夫單位帶家屬,我就帶父親和兩個孩子離了家,我家就沒人住了,父親健在時我和父親在家裡叔叔辦事時也偶爾回家看看,後來父親不在了,突然失去了親情,我把叔父當成了對父親親情的寄託,時常回家看他,同時我覺得叔叔就真的像父親了,後來叔叔也走了,雖然和堂兄弟姐妹關係都不錯,卻再也找不回父輩的親情和疼愛了,每年清明十月一回家上墳便成了感情的寄託,家鄉的土地有我的父母和前輩,後來工業佔地祖墳也遷移離了家的土地,但我還是想回家,夢中還是童年和年輕是在家的情景,回家,尋找童年的記憶,回家找尋曾經的父愛和親情


俏夕陽


  沒有了父母的家已經不是真實意義上的家,應該也不會再回去了。

  上學的時候哥嫂就已結婚,每當學校放假父母總會說一句:能不回家就別回了吧。那種被排除在外的感覺似已融進血液難以拔除。有兩次特別清晰地記憶,大學時期有兩次放假回家都趕上母親不在家,雖然人在家裡,雖然也有所謂家人,但那種明確的沒有歸屬感自那以後深深地紮根在心底,並隨著歲月的流逝瘋狂的生長。

  後來有了小侄子,把他放在心尖上面疼愛,小小的人兒心心念念想著我這個姑姑,每次放假之前很多天就開始打電話催我回家,被需要的感覺在此之前從沒有過感受,所以那幾年時間裡回家次數比較頻繁。再後來,侄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和想法,變得不再那麼粘人,回家這件事再次被擱置起來。雖然父母尚在,雖然父母在慢慢變老,雖然很想在能看得見的有限時間多回去見他們幾次。

  前段時間,為數不多的與哥哥通電話的時候聊起此事,他說以後即使父母甚至他都不在了,那個家依然是我的家,該回還是要回。這句話給了我猝不及防的一擊,酸澀的感覺瞬間湧滿鼻腔。只是,感動歸感動,心裡卻依然覺得以後那個不再有父母的家自己仍然不會輕易回去。或許我真的是個心裡冷且狠的人吧!





自由藍桉


父母不在的孃家,我真沒什麼可留戀的。

父母把畢生積攢的東西都留給了弟弟。我和兩個姐姐看望父母帶的禮物,逢年過節給爸爸買的好煙好酒,都會被弟弟拿到他的家。我給媽媽買的衣服也被弟媳婦拿去,我有時看不慣對著爸媽說幾句,都被爸媽反過來數落。爸爸每次都會說你們拿來的東西都是我的,我給誰是我的事情。再說我們動不了了還要靠他們呢,可惜我爸媽的真心沒有換來兒媳婦的真心。



爸爸重男輕女我和兩個姐姐早已習以為常,從小到大家裡所有好的東西都給弟弟。爸爸有退休金平時很節儉,我和倆姐姐回家給爸媽的錢他都存起來。弟弟買房時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還要求我和兩個姐姐借錢給弟弟。



媽媽生病住院時,我和倆姐姐知道爸爸一分錢都沒有,住院費是我和兩個姐姐出的。媽媽住院期間,弟弟和弟媳象徵性的去了兩次,每次都是偶爾站一下就走。媽媽是中風後遺症,出院離不開人,兩個姐姐輪流照顧。我遠在外地工作不能盡孝,輪到大姐時,我會告訴大姐要她多替我孝順父母。大姐沒孩子她老了我給她養老。



我的爸媽萬般疼惜的兒媳婦。從進門到我媽去世,不要說給父母做頓飯,連杯水都沒有給我媽到過。弟弟自從結婚後也把錢財看的很重。我每次給倆姐姐電話,說的最多的以後咱們三個常走。


用戶60577191916菲兒


會回去。我覺得這個問題讓我心情很沉重,但不管怎麼樣,我會回去。


對孃家人充滿感恩。

我的家裡是遠近聞名的和睦之家,家裡4代同堂,雖然他們偶爾也有小吵,但是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我的叔叔嬸嬸們,從小對我很好,我的兄弟姐妹們,自小就互相扶持著走過來,我愛的的大家庭裡面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給我創造了一個充滿愛和鼓勵的成長的環境,讓今時今日的我,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別人也能寬容以待。


和我從小玩到大的閨蜜,她家裡情況和我完全不一樣,所以,後來也造就了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每每想到這裡,不得不感慨一個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孃家是我無法切斷這一個情感的依賴。

孃家有從小愛我的叔叔嬸嬸、兄弟姐妹。兒時一起長大的情誼,守望相助的手足之情,我無法拋棄,有時間我想回去看看他們,哪怕只是坐在天台回憶兒時的趣事,也是人生之一大享受。那裡有我一生都抹不掉的回憶。


吵架研究院


我爺爺奶奶去世後,過年的時候,姑姑們還是每年回孃家。

後來表哥們長大成人,就變成他們過年去舅舅家拜年。

現在我父親也去世了,表哥們還是每年都來,給和他們沒有血緣關係的舅媽拜年,看望這個大家族裡最小的表弟,也就是我弟弟。

在這種傳承之下,以後假如我母親也不在了,我也會回孃家,因為那裡還有我的姐姐和弟弟,有我的外甥,以後還會有侄子。

我爺爺奶奶共有4個女兒,兩個兒子。我爸爸是最小的兒子,和大姐相差了十幾歲。那個年代結婚都早,大姑也是十七八歲就結婚生子,大表姐只比我爸爸小几歲。

後來大表姐再次十七八歲就結婚生子,大表姐兩個女兒,跟我和我姐姐幾乎是同年。

我們家族不算特別幸運,爺爺奶奶都身體不好,我媽媽嫁進來不久他們就去世了。

我大伯年輕時就參軍犧牲了,我從沒見過他,只是幼年偶然聽到幾句他的事情。

我爸爸在48歲那年,突發疾病去世。那一年我弟弟剛18歲。

這幾十年,爺爺、奶奶、爸爸相繼去世,姑姑們從沒有覺得這個家散了,除了過年時候固定的回孃家,平時閒了也會回來,幫了我們這個小家很多。

有一段時間,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好,姑姑們表哥們不待爸爸媽媽開口,主動送來錢。去年弟弟結婚,也是在各位表哥的幫助下順利圓滿地舉辦了婚禮。

之前我三姑姑和我媽媽因為一些誤會,有十多年,彼此誰也不理誰。但在我爸爸去世後,兩個人反而和好如初。

現在每到過年,回到家裡,看到表哥們從各地回來,聚在他們所謂的“根”上,舉杯共飲,大家庭的傳承感就會深深震撼到我。

就是這種傳承,讓家變成了家。


我是麥芽,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謝謝~


麥芽和麥芒


會吧!可能更多的是不敢!說一段以前的往事吧,我家是農村的,姑姑嫁到了隔壁縣,每個月都回家,每次家裡都有人,爺爺奶奶,媽媽我,爸爸長年在外面打工,平時姑姑回家,家裡都其樂融融,熱熱鬧鬧的,有一次,姑姑提前回家了,家裡人都下地了,我在上學,當姑姑到了家門口發現大門是鎖著的,打電話也沒人接,然後,也不知道怎麼的,姑姑就悲從心中來,眼淚就止不住了……開始很不理解,直到後來到外面上學,趕上家裡沒人,忽然就想起姑姑說的這件事,徹底理解了,家仍舊是家,直到家裡的人和事變了,恐怕真的不能接受,更多的是不敢再想起了……


隨心所欲150175012


父母都不在了的孃家,你還會回去嗎?

我的父母都還健在,我來說說我的姑媽的故事。

我家姑媽,在縣城生活,每個月是拿工資的,我們家都在農村,那時我們還小,家裡窮,我奶奶還在的時候她經常回去看望我奶奶,那時候她經常說:"媽媽在,我以後回來看媽媽,媽媽不在了,以後有事回來,沒事就不回來了。"

我家媽媽說:"以後你想來就來,又不要你幫著做事,你看著不冷不熱的時候來,家裡瓜果成熟的時候來。"姑媽說:"以後表姊妹們就不要走動了。"姑媽家就幾個女兒,也都在縣城。那意思很明顯,就是讓家裡有什麼事她來就行了,她的女兒們就算了,姑媽家的女兒們那時也都出嫁了。

我們結婚什麼的姑媽都是自己來,但女兒們一個都不讓來,禮也不到,這些無所謂,後來她家女兒開始辦各種事,就開始喊我們家兄弟姐妹們隨禮,經常掛在嘴邊的,表姊妹們不來往的話也不說了。

本來她家女兒和我們關係還算不錯,現在也越來越疏遠了,親戚就是這樣,有的越來越親,而有的走著走著就散了。

以前姑媽還回老家看看,後來幾年都不回去一次了。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處來的,如果和嫂子、弟媳婦們處的好,不管父母是否健在,回去還是要回的,只是可能沒有父母在的時候回的多了,要是處的不好的話,那也只能有事才回,沒事的時候也是不太好回去的。

我家的父母都還健在,我們一快到節假日,弟媳婦就會打電話問我們回不回去,要不要開車來接,如果說不回去,他們還感覺有些遺憾。每次回去了要是就我自己帶孩子,沒有開車,她也會很積極的要求用車送我……

暑假送我們回來了的時候,車裡拉的全是吃的,還沒走的時候十幾歲的小侄子就問下次什麼時間回去,我說不知道,也許過年回去了,小侄子問過年哪天回來?我都不知道哪天過年呢?就在問我們回去的時間了。小侄子十幾歲了,和我家的孩子相差一歲,兩個人一回去就形影不離的。

至於以後會怎麼樣,只能說走一步看一步了,處的好一定會常常走動,如果不好那也就少走動一些罷了。


沐棉花開


以前常說,父母在哪裡,哪裡就是家,現在會說心在哪裡,哪裡才是家,因為人是跟著心走的,如果心裡想回去,那就回去,如果不想回去,那就不回。

父親還在世的時候,和母親在老家生活,那時候再忙再累,每年也都會回去,不回去會感覺遺失了什麼,總感覺自己在外漂泊,就沒有停留過,外面的世界哪都好,可沒有父母的地方都不是家,直到回到老家,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會真正的放鬆,真正的認真生活過。

如今父親已經走了幾年了,自從把母親接出來以後,就很少回去了,因為心裡的牽掛不在遠方,而在身邊,自然就不想回去了,雖然家裡還有血脈相連的兄弟,可娘在哪裡,哪裡才感覺像孃家,兄弟還會來往,但已經不是心之歸屬了。

孃家還是那個孃家,只是那裡住的人已經變了,娘不在是主人,從前可以無所畏懼寵著女兒,到現在總是要小心翼翼的招呼著女兒,自己回去也不再是個小公主,而是變成了客人,在這個家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如果自己的家是天天都想著回,可沒有誰願意天天當客人,再遇上不拿正眼看你的嫂子弟媳,孃家還回的去嗎?

這就是身為一個女兒的悲哀,爹孃不在了,根就沒了,再回到那個生養自己的土地上,卻再也沒有了歸屬感,那裡的一草一木都不是你的,身為女兒身什麼都帶不走,明明在這生活了那麼久,卻永遠不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兄弟早就有了自己的家,看你也就沒有那麼親了,那個後來娶進門的外姓人卻把自己當成了外人,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再融入這個家,房子還在,家還在,只是少了爹孃,那份親情就淡漠了。

父母都不在的孃家,回還是會回,但很少了,因為父母的墓碑還在那裡,有時候想找父母說說話、傾訴一下,還是要回到他們的身邊,才能感覺到父母的存在。

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心之歸屬,不是孃家有多重要,而是爹孃重要,爹孃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愛也就在哪裡,我不回孃家,我只會爹孃的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