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座浮橋兩道關。

天津,是一個被海河貫穿的城市,而林立在海河之上的這些造型各異的橋,不僅為天津的河景增光了添彩,它們更是天津這座北方城市最早與世界相連的歷史縮影。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天津最著名的幾座橋。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永樂橋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擁有摩天輪的橋,永樂橋,原名慈海橋,它橫跨海河,是“天津之眼”觀光摩天輪的所在地,兼具交通和觀光的功用。如果說解放橋代表的是歷史,那麼永樂橋就是代表了天津的“新時代”。

作為每一個外地遊客到天津的必備“打卡”地點,天津之眼每到假期時所接待的遊客是十分可觀的。排隊等待乘坐的隊伍也是“觸目驚心”的。但在這裡排隊倒不用擔心無聊。

永樂橋上除了日常的供應車輛和人們通行之外,還設置了一個封閉的商業空間供遊人購物、休閒和等候登摩天輪。在永樂橋下層兩側各設置有一條3米寬的人行道,中間是封閉的空間,這個空間在永樂橋的設計中被稱為“商業空間”。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大光明橋,建於1983年,2007年重新改建,新的大光明橋以“光明”為主題進行裝修,其中包括:在橋頭新建四個歐式的橋頭堡,每個橋頭堡上分別安裝以日、月、星、辰為主題的雕塑,通過裝修將把大光明橋改造成一座精緻華美的歐式風格橋樑。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獅子林橋

,始建於1954年,作為獅子林橋標誌的橋頭四座石獅已經修葺一新,並在橋上不同部位新增大小獅1177只,使這座橋成了名副其實的“獅子林”,創造了中國橋樑史的一個奇蹟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金鋼橋,金鋼橋始建於1903年,1924年又建新橋,1903年所建橋俗稱老橋。981年為緩和金鋼橋上交通擁擠堵塞,又利用舊橋墩整修加固,建成鋼架便橋,未用多年又廢棄。

在經歷了72年的風風雨雨後,金鋼橋底鋼板已經鏽蝕,橋身亦不能啟動,橋體整體下降,成為危橋,故天津市政府決定拆除老橋,重建新橋。

新橋於1996年年底建成。但在天津市民心中,老金鋼橋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老金鋼橋被拆除時,很多天津市民自發地守在鐵橋邊,久久不忍離去。在天津人的心目中,金鋼橋延續著天津人的記憶,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金湯橋 ,位於天津的建國道西端與水閣大街之間的海河上。橋名金湯是取“固若金湯”之意。橋長76.4米,總寬10.5米,面積8022平米。是天津市現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鐵橋之一。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這座橋就是著名的“三座浮橋兩道關”的“三座浮橋”之一,它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比解放橋早了20年。到了近代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平津戰役中,這座橋的身影也在此出現過。

中國人民解放軍集中約34萬人組成東西兩個突擊隊伍對天津守敵(守備據點的敵人)發起總攻,並於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因此金湯橋又是象徵天津市解放的標誌性建築。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北安橋,北安橋始建於1939年,橋樑位於和平區與河北區的交界處。是連接天津市河北區勝利路與和平區福安大街的一座跨海河橋。 橋頭雕塑採用西洋古典的表達形式,而在其中也融合了中國的傳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寓意著東南西北四方平安。

橋墩雕像為青銅正面裝飾盤龍,橋欄柱基上端為四尊舞姿各異的樂女,從遠處望去金光閃耀,近距離看時會發現每個造型都是那麼的高貴典雅。

樂女造型融合了中西元素,手中分別抱著不同的樂器,琵琶、笙、蕭。改造後的北安橋是古典與時尚的完美結合體,以其特有的風格,成為了海河上的又一亮點。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解放橋,原名萬國橋,作為一個天津人或者是一個對天津有簡單瞭解的人,一定對兩個地名十分熟悉:世紀鐘和解放橋。解放橋位於天津火車站(東站)西側,始建於1927年,它是目前天津僅存的一座全鋼結構可開啟的橋樑,也是全國唯一一座立轉式開啟橋,更是天津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解放橋曾是海河上造價最為昂貴的一座橋。修建萬國橋時,原定工程費用以100萬兩白銀為限。但是開工以後,工程造價大幅提高,主橋修建費用增長至152萬兩,成為了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樑。

看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盤點天津衛覺得意猶未盡?敬請我們期待更多的系列文章哦~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盤點天津衛之“橋”篇:這幾座橋,讓天津成為“東方威尼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