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業績是股票最大的利好”,這句話讓我賺了120萬

每年都有一支翻倍的股票等你出手 !

2017年:600516方大炭素,2018年:300107建新股份,2019年:002234民和股份。

很榮幸,我參與過其中兩支:方大炭素和民和股份,獲利均超100%,而且民和股份這筆交易賺進了股票交易生涯最豐厚的利潤——120萬。

我知道你們要問什麼問題。

你怎樣選到這樣的大牛股?

你為什麼能持有到翻倍?

要回答第一個問題,先看上面三支股票的共同特點:當年淨利潤實現井噴式增長

業績是最大的利好

忘記了什麼時候、在哪裡看到過這句話。總之,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並長期在交易中驗證這個真理。沒錯,對於我來說,這句話可以上升到真理的高度。

上市公司每年都要參加考試,衡量考試成績最直接的指標是:經營業績(淨利潤增長率)。績優學生分為兩種:學霸和超水平發揮者。像貴州茅臺、海康威視、中國平安等同學是典型的學霸,業績長期保持穩健增長。還有一類個股,就是上面提到的方大炭素、建新股份和民和股份,當年超水平發揮,直接從學渣考上清華的。

績優股,主要包含兩類型股票:

第一類:行業龍頭,佔據主要市場份額,淨利潤增長率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這類型股票集中在食品飲料大消費等非週期性行業,公司經營不太受經濟環境影響。

第二類:行業進入高景氣週期,業績突然爆炸性增長。這類型股票集中在週期性行業,如2013年的影視行業、2017年的碳素行業、2018年的化工行業、2019年的養雞業。

好多人說,我又不會看財報,中國公司財務造假又多,沒法通過閱讀財報來選出績優股。如果你真的不想花功夫研究,那就只能選擇名聲在外的‘三好學生’,例如白酒、榨菜、醬油等同學。老字號差不到哪裡去。

相信很多人都認同過貴州茅臺的價值,知道股價肯定會漲,可是為什麼都不買?因為大家都知道會漲,但以為會漲很慢,也沒想過能漲這麼多!2019年茅臺股價破千,對廣大機構和價值投資派最大的忠告是:好的公司,價格會漲到你不能相信。這類型股屬於稀缺性資源,未來地位只升不降。

筆者是中短線型交易選手,一個賬號中線波段運作,一個賬號繼續做起家的超短線交易。再長的交易也在一年內結束戰鬥,第二類型爆發型績優股更對我的胃口。這類股票行情來得快,短期漲幅大,利於波段運作。

業績井噴型個股,一定要以行業的方式研究,2014年筆者在中國交建身上獲利頗豐,並不是因為“一帶一路”題材感召,而是發現大基建行業的訂單有了驚人的增長!2019年長期追蹤豆粕菜柏等飼料原材料大宗商品,讓我發現了雞苗價格的井噴,及時捕捉到民和股份這頭大牛,同板塊的益生股份、聖農發展,仙壇股份等同樣漲幅驚人。

無論經濟環境如何,平均每隔兩年就有一個行業爆發高景氣。機會留給長期關注的人。

好股是好材料,好廚藝才能做出好菜

很多人把炒股等同於選股。認為選到好的股票,自然就能掙錢。殊不知,炒股如炒菜,選到好的材料,不懂烹飪方法,好菜好肉都會被做糊掉。

績優股股價波動邏輯明顯有別於遊資雲集的妖股強勢股。

第一類白馬藍籌股是機構重倉股,像貴州茅臺持倉的機構達到1374家,格力電器持倉機構達到712家。大部分又是公募基金、保險賬戶等公共財產賬戶。公募基金的運作手法和私募基金有很大不同,追求的是相對收益,只要託管市值不斷壯大,就能持續提高管理費抽成。因此,公募基金扎堆白馬藍籌,抱團取暖,不斷拉昇市值,最符合自身利益。

散戶交易這類型股票,有個簡單策略:堅定地做死多頭。遇到股災,這類型股票腰斬的話,簡直就是在送錢,無腦增持就好。有工資收入的,還可以選擇這類股票定投。主動型交易者既可以在股價突破時,做一段流暢的波段行情,也可以在股價短期急挫20%,抄底做反彈。

第二類突然爆發的績優股,交易難度和風險大得多。首先是信息的滯後性,當你得知某個股票業績爆發時,時間上比內部交易者慢了三幾個月,股價已經提前啟動了一段。但這並不意味著為時已晚。第一輪上漲通常漲勢緩慢,小陽線逐步拉昇為主。當業績傳聞逐步確認,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時,股價進入主升行情。這時候果斷介入,仍然有翻倍收益。下面是筆者兩次狙擊民和股份的示意圖:


“業績是股票最大的利好”,這句話讓我賺了120萬

筆者第一次出手的時候,股價已經緩慢攀升了一段時間,漲幅已經翻倍。問題來了,很多人這時候也知道了這個利好消息,但看的人多,動手的人少。為什麼?當然是畏高心理。認為股價已經反映了利好,見光死的概率極大。沒錯,這就是狙擊信息滯後股的最大風險——見光死。所以一定要評估利好消息的規模,看股價是不是已經充分反映了利好潛力。至於如何評估利好消息的規模,筆者會在後面的文章詳細展開論述。下圖是筆者第二次狙擊民和股份的詳細買賣位置:

“業績是股票最大的利好”,這句話讓我賺了120萬

民和股份4月4日至6月11日交易示意圖


“業績是股票最大的利好”,這句話讓我賺了120萬

6月份交易示意圖


“業績是股票最大的利好”,這句話讓我賺了120萬

6月至8月最後清倉示意圖

這是證券公司軟件根據你的交易情況,自動標記的買賣點。由於第二輪行情屬於超跌反彈,行情不會像第一階段那麼流暢,交易上適合採取高拋低吸滾動操作的手法。具體的買賣情況,參考上面三圖。績優行情持續的時間長達數月,非常利於中線波段交易者。

業績題材是真正穿越牛熊的題材

A股至少有一兩百支股票,股價年復一年地創出歷史新高,這是打了認為“價值投資理念不適合中國”的人的臉。任何外部政策或利好消息,都不如企業本身的經營狀況持續向上。海康威視、大華股份順應了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進程,盈利從數千萬到十億級別,股價年復一年地創出新高,相對於上市之初,股價翻了不止百倍。

註冊制的全面鋪開,大量濫竽充數的企業上市,一定全面拉低股市整體估值。以前的A股估值一直遠遠高於歐美成熟市場,說白了,就是錢多企業少。現在上市數量向發達國家靠攏,估值也會逐步趨同。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市場環境如何,好企業的價值只會隨著時間推移繼續提升。理性投資者應該將重心放在研究企業經營狀況上來。

筆者並不是呼籲“價值投資的迴歸”,我本人也是典型的投機分子。面對業績利好也只是當成和其他題材一樣的性質。只不過,業績利好帶來的確定性行情遠超其他類型的題材,屬於無風險套利。低風險高回報,這樣的買賣沒理由忽視。

很多人說,股價的波動跟業績關係不大。很多公司的每股收益不差,市盈率極低的股票,股價也一蹶不振。 你去看一下這樣的股票都是什麼類型企業?

基本都是週期性的行業,例如煤炭、房地產、鋼鐵等。這類型公司受經濟週期影響巨大,而且成長性極低,今年賺100億,十年後還是賺100億,連通脹的水平都趕不上。股價自然呈週期性波動的特徵。還有些股票今年業績比上年增長了十倍,從一億變十億,可是你一查這家公司的歷史最好成績是30億!這叫恢復性增長,是偽增長。

真正意義的成長是:業績保持兩位數增長,淨利潤水平創出歷史新高!

股票交易要獲取大利,無非兩條路:題材套利和業績主線。讀者朋友,你走哪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