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水產養殖中,芽孢桿菌怎樣才用的好?關鍵注意這六點

芽孢是一大類細菌,各個廠家的菌種也不一定一樣。我們日常用得最多是枯草芽孢,和地衣芽孢桿菌。


水產養殖中,芽孢桿菌怎樣才用的好?關鍵注意這六點


芽孢桿菌屬於革蘭氏陽性菌,好氧,能產生孢子,是一類具有高活性的消化酶系、耐高溫、抗應激性的異養菌。可以在37度的溫度下繁殖得良好,所以在活化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加溫,加快芽孢的繁殖,芽孢桿菌在水產養殖中可以控制藍藻,降低亞鹽,氨氮等等作用,也是被大家廣泛運用的活菌。


給大家介紹一下芽孢桿菌使用過程中幾個注意點:


第一點:芽孢桿菌使用時需要溶氧充足才能更好的復活,發揮作用。


如果使用時溶氧不足,不僅芽孢的復活率低,還會造成養殖魚蝦缺氧泛塘,所以,使用時儘量選在晴天上午有風時使用,用後多開氧機。這樣活菌進入水體快速發揮作用,縮短復活時間。我們在使用時需提前活化,一般將一斤芽孢桿菌用20斤左右池塘水加3-5斤紅糖(活力碳源成本更低)一起浸泡,讓芽孢桿菌進一步活化繁殖,再投入池塘,效果最好。


第二點:當水體的有機質過多時,水體的耗氧量會增加,用芽孢桿菌降解有機質。這個時候使用芽孢桿菌要注意池塘增氧工作。


芽孢桿菌大量分解水體裡面有機雜質會消耗水體氧氣,使用後注意觀察水體容氧變化,避免魚蝦浮頭。


第三點:堅持從養殖前期定期使用,減少汙染物積累,越早應用效果就越明顯。


若在後期水體和底泥汙染嚴重時才考慮到使用微生物製劑,此時水體和底部環境較差,有害物質濃度很高,不再是微生物生長的最佳環境,在很短的時間內單靠微生物很難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


實踐經驗表明,要維持穩定的水色和菌藻平衡應該定期使用,最好7-10天 使用1次,中、後期為了增加水體的透明度或改善水體藻密度很濃的狀況,3-4d使用1次,芽孢桿菌的使用也儘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第四點,成品中的芽孢桿菌處於休眠狀態,需要活化。


芽孢的活化,我更傾向於粗纖維類的,如麩皮,米糠類。這個個人喜歡。


第五點,到底光合細菌,芽孢細菌還是硝化細菌降亞硝好呢?


我建議平常就需要預防,幾種菌配合使用。生態系統越複雜,越容易穩定。


第六點,池塘底部汙染嚴重時,發酵產生的有機酸積累,鹼度太低,會使底部pH值很低,會嚴重影響芽孢類微生物製劑對池塘底部的改良效果。鹼度大於50mg/L時效果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