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什麼動物能在中國氾濫成災?

姜大仙生活記


氾濫成災的動物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本土物種,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本土物種以流浪狗為例。

世界上的流浪狗向人類傳播60多種其他疾病,被流浪狗咬傷的病例佔全球狂犬病病例的99%。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世界上有2億多隻流浪狗,每年有1500萬人被流浪狗咬傷,其中5.5萬人因此而死亡。而在中國,據估計大約有4000萬隻流浪狗。流浪動物有兩種,一種是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家;另一種被主人遺棄了。流浪狗數量眾多,資源有限,不僅營養不良,而且傳播疾病和寄生蟲的幾率也很高,當一隻流浪狗得了狂犬病,當地所有的狗都可能攜帶狂犬病毒。沒有接種疫苗的流浪貓狗也可能感染鉤蟲,當接觸到這些動物糞便時,兒童很容易感染弓蛔蟲病。

在我國,目前還沒有真正控制住流浪貓狗數量,流浪貓狗未能進行絕育和接種疫苗,導致近年來流浪貓狗的數量急劇增加,通過法律和人道方法措施來控制流量狗進一步氾濫成災勢在必行。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安樂死是防止流浪貓狗氾濫的最常用的方法。

中國是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至少有283種外來物種入侵,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確定了世界上100種最惡劣的外來入侵物種,其中50種在中國被發現。這些入侵物種每年造成約1200億元人民幣的巨大經濟損失。由於外來物種多年來不斷入侵,當地物種的數量已大大減少,有些甚至已滅絕,造成了嚴重的生物汙染,一些不可逆轉地破壞了生態系統。外來物種不僅影響生態系統,而且影響我國的農林生產,根據前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3年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當年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99億元;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資源的間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元,這兩個數字加起來佔當年GDP的1.36%。

外來物種在我國分佈廣泛,出現在許多生態系統中,比如淡水漁業中經常出現的福壽螺和巴西紅耳龜。巴西紅耳龜最初是作為寵物引進的,現在在寵物市場上仍然很受歡迎。但是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上100種入侵最嚴重的外來物種,已被證明是傳播疾病的媒介,並已在臺灣的海龜種群中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破壞。福壽螺20世紀70年代被引入臺灣,1981年引入廣東被廣為養殖。由於過度養殖並且味道不好被釋放到野外。福壽螺適應環境能力強,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擴散於河湖與田野,大量破壞糧食作物和水生農作物的生長,而且還能傳播傳染病,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感染。

另外還有兩種常見農業害蟲為入侵物種,西花薊馬和q型煙粉蝨,可對農作物造成巨大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