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腎病綜合徵患者,怎麼看病情是不是已經好了?

這都藝術圈的事


  主要還是看和病情相關的各種指標是否穩定。

  因為腎病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很難通過直觀的感受判斷病情程度,甚至有的患者感覺治療前後,身體沒什麼變化。那麼怎樣知道自己的病情是不是已經穩定了?其實通過這幾個方面就能看出來。

  尿蛋白定量穩定在0.5g以下

  腎友們都知道尿蛋白是腎臟受損的重要指標,同時持續的尿蛋白也是腎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保持穩定較低的尿蛋白水平,有利於腎病預後。

   具體的尿蛋白維持到多少,算是好轉,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病,判斷標準則不同。一般慢性腎小球腎炎、部分腎病綜合症、IgA腎病等要求降到0.5g以下,對腎功能的影響較小,如果長期維持在這個水平,說明腎功能持續穩定,沒有惡化的情況。

  血壓水平持續穩定在130/80以下

  血壓和腎臟是一對難兄難弟,兩者相互影響。腎臟病情會導致血壓不穩定,同時長期血壓高,也會導致體內水鈉代謝異常,加重腎臟負擔,使腎臟血流不足,加速腎臟細胞的壞死、纖維化、硬化。所以,穩定血壓都是貫穿在腎病治療的始終。

  一般年輕的腎病患者血壓保持在130/80以下,對病情的影響很小,超過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血壓可以放寬到140/90以下。

  尿量維持在1000毫升以上

  尿液是腎臟代謝的主要形式,如果腎臟受損,排尿情況就會受到影響。並且因為尿量的減少,大量需要代謝物會蓄積在血液中,對病情十分不利。

  1000毫升尿量是腎臟排毒功能的分界線,如果你的尿量能持續維持在這之上,說明腎功能還是比較穩定的,可以持續排出體內代謝物,腎病的進展也會減緩。


腎友天地


腎病綜合徵的患者,主要看:蛋白、潛血、低蛋白血癥這三個指標,在正常範圍內且穩定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