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寶寶大哭讓人心疼,多半是媽媽沒聽懂,理解“哭語”有的放矢

寶寶的日常無非是吃喝拉撒睡還有哭,所以哭是寶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候寶寶哭是因為肚子餓,有的時候卻又不是。

寶寶一哭,媽媽們就給寶寶餵奶或者抱抱寶寶,但寶寶卻並不買賬,哭不能停。這個時候媽媽們該怎麼辦呢?不要慌!寶寶哭到底是怎麼了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下吧。

寶寶大哭讓人心疼,多半是媽媽沒聽懂,理解“哭語”有的放矢

寶寶哭泣有多種含義

新生寶寶不具有語言,肢體的表達能力,他們的所有訴求都是通過哭聲來表達的。啼哭是寶寶表達自己的情感,對外界環境刺激做出反應的唯一方式,是寶寶的一種本能反應。不同的哭聲代表著不同的含義,蘊含著不同的信息。

寶寶大哭讓人心疼,多半是媽媽沒聽懂,理解“哭語”有的放矢

1、寶寶剛睡醒哭泣,會是一種有節奏性的哭聲,聲音洪亮、音調平和、不嘶啞,而且持續的時間不長。並且,寶寶面色紅潤、呼吸穩定。這種啼哭是寶寶運動的一種方式,寶寶可以通過啼哭舒張肺部並進行呼吸肌的訓練。

2、寶寶在餓了的時候哭泣,聲調會與運動的哭泣比較像,但節奏比運動的要快,哭聲更加連貫。這時候如果寶媽給孩子哺乳,或者只是把手指放進寶寶的嘴邊,孩子就會做吮吸的動作。

寶寶大哭讓人心疼,多半是媽媽沒聽懂,理解“哭語”有的放矢

3、寶寶反抗的哭泣,尿布溼了,衣服太緊了,周圍環境溫度低了高了,被什麼物件弄疼了,被蚊子咬了,種種讓寶寶感到不舒服的事情都會讓寶寶發出反抗的哭聲。這種哭聲的特點是:開始不劇烈,間歇性的“咿呀咿呀”,哭哭停停表示抗議,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以後,寶寶壞的處境沒有得到改變,寶寶的哭聲就會越來越大,變為連續性的啼哭。

寶寶渴了,會哭聲沙啞,不斷地舔嘴唇,甚至你可以看到寶寶的嘴唇有一點乾燥,同樣,有了奶吃,立馬寶寶就不哭了。

寶寶大哭讓人心疼,多半是媽媽沒聽懂,理解“哭語”有的放矢

4、寶寶冷了,哭聲特點不明顯,但臉色有點發白,身體會縮成一團,一邊哭一邊往暖和的地方靠。這時候給寶寶加衣服或者蓋上毛毯,或者抱著寶寶讓他暖和一點了以後,他的哭聲自然就停止了。

5、寶寶熱了,臉色會潮紅,額頭上有小汗珠,會有想要蹬被子之類的舉動,這種容易看出。這時候媽媽給寶寶減少衣物或者覆蓋物就好了。

寶寶大哭讓人心疼,多半是媽媽沒聽懂,理解“哭語”有的放矢

6、寶寶困了,閉著眼睛,一臉疲憊,哭聲也並不響亮,很多時候也沒有眼淚,手腳只會稍微動一動,有的寶寶哭著哭著自己還會睡著。

7、寶寶要抱抱,這種哭聲聽起來比較強烈,四肢都是僵硬地挺著,還喜歡亂蹬亂踢,遇到這種情況寶寶可能想被關注了,媽媽應該適當地抱抱寶寶或者安撫安撫小傢伙,然後他就會安靜下來。

寶寶大哭讓人心疼,多半是媽媽沒聽懂,理解“哭語”有的放矢

8、寶寶不明原因地哭,這個時候寶媽能做的就是多安撫安撫寶寶,跟寶寶多說說話,研究表明,雖然寶寶聽不懂大人說話,但是父母的聲音對寶寶都有類似成年動物聲音對幼崽的安撫作用。

讓寶寶哭泣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寶寶哭的時候,聰明的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周圍的環境,寶寶“身體”的秘密,“聲音”的秘密,並且有時候可能並不那麼容易就能聽出來寶寶哭泣的原因,所以媽媽們要有耐心,多思考。

寶寶大哭讓人心疼,多半是媽媽沒聽懂,理解“哭語”有的放矢

新生嬰兒是急切需要安全感的,他們會渴望抱抱,喜歡聞到母親身上的氣味,並且他們因為聽到母親的聲音,聞到母親身上的氣味覺得有安全感,寶媽們要多抱抱自己的孩子,多和寶寶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會很容易分辨出寶寶任何時候的需求,以及他們哭聲中的含義。

“可憐天下寶媽心”,祝所有寶媽和她的寶寶健康幸福。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對所有愛寶寶的寶媽們有所幫助。

我是小梨兒媽媽,和你一起守護寶寶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