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朱元璋親自剝桔子給兒子吃,母親讓兒子快逃,原因為何?

wiuyo


這其實是個民間傳說,不足為信。

有天夜裡,朱元璋做了個奇怪的夢,夢中他正在宮裡吃橘子,突然一個蒙面武士帶著一群蒙面刺客,手持明晃晃的利刃,凶神惡煞地衝進了皇宮,蒙面武士一邊快步衝過來,一邊大喊:“皇位是我的,快點還給我!”


朱元璋大喊救命,可是喊了一陣,連一個侍衛也沒來。情急之下,朱元璋抓起了桌子上的橘子擲向了蒙面武士,武士用刀輕輕一劃,橘子成了兩半,隨後武士將刀揮向了朱元璋。

完了!老命休矣!朱元璋臨死之前想看看到底是誰要殺他,於是伸手抓向了武士的面具,武士猝不及防,面具被朱元璋撕掉了。

剎那間,四目相對,朱元璋驚呆了,大喊一聲:“老四,原來是你,你要謀反嗎?”

就在這時,朱元璋突然嚇醒了,渾身被汗水浸透,朱元璋說的這個老四就是朱棣,這是他的四兒子。


朱元璋一夜沒睡好,翻來覆去地想,這個夢難道預示著什麼嗎?現在太子朱標死了,我正想將皇位傳給皇孫朱允炆,難道朱棣圖謀不軌、意圖謀反?這不得不防啊?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下了道五百里加急聖旨,命令朱棣立即回京面聖,當時朱棣遠在封地大燕,幾天之後,朱棣見到了聖旨,立馬收拾行囊,快馬加鞭地朝著京城趕來。

來的路上朱棣一直在想,父皇所為何事呢?難道準備將皇位傳給我?朱棣內心一陣竊喜,恨不得立刻飛到父皇身邊。

幾天過後,朱棣終於到了京城,顧不得休息,徑直來到皇宮面見朱元璋。


只見朱元璋正在剝桔子,剝了一個又一個,已經剝了一盤子,全都剝的乾乾淨淨,桔子上的絲絡也清除的一根沒有。

朱棣有些莫名其妙,跪在地上奏稟道:“父皇,兒臣來遲了!”

朱元璋勉強擠出了一絲笑意,說道:“平身吧,我兒辛苦了,來,吃個桔子吧!”

朱棣起身接過來桔子,吃了一個,味道不錯,酸中帶甜。接著朱元璋又說了一些噓寒問暖的話,什麼邊關冷不冷?百姓生活得好不好?錢夠不夠花?


之後,朱棣就退了出來,朱棣越想越不對勁,大老遠地把我招過來,難道就是給我吃一個桔子嗎?

離開父皇之後,朱棣徑直來到了母親馬皇后那,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給了馬皇后聽。

馬皇后一聽大驚失色,驚叫道:“我兒快逃命去吧?”朱棣一聽慌了神,問道:“咋啦,母后?”

馬皇后繼續說道:“你父皇剝桔子的意思就剝你的皮,抽你的筋啊!你先逃回去,這邊我來解釋,快跑,快跑!”

朱棣恍然大悟,連夜逃出了京城。不久之後,朱元璋駕崩,朱棣僥倖躲過一劫。


一半秋色


朱元璋親自剝桔子給兒子吃,目的是要殺兒子,兒子沒反應過來,母親卻反應過來了,讓兒子逃跑。

兒子逃跑了,朱元璋沒殺成兒子。

首先,編造這個故事的人,對古代的帝王和權力真是無知,可以肯定的是,編造者乃是鄉野文人,甚至有可能是沒讀過書的人。

因為但凡在朝廷裡做過官的,或者對權力略有了解的的人,就不會編造這麼一個有極大漏洞的故事。

因為,在古代,皇帝殺人,可不是一句話就能辦到的,得走程序,更何況是殺皇子或者高官呢?

朱元璋為了殺胡惟庸,可是忍了好幾年才動的手,動手也不是說殺就殺,而是走程序,抓住胡惟庸可殺的把柄,然而暗示御史或者言官參劾胡惟庸,再根據大明律法定胡惟庸的罪。

朱元璋為了殺李善長,經營了好多年,鋪墊了很多大小案子,找到李善長几條大罪狀,才殺的他。

萬曆朝的時候,有個大官得罪了萬曆皇帝,萬曆皇帝一直想殺他,可是萬曆朝的首輔申時行和其他閣員,三番五次地勸阻萬曆皇帝,殺不得啊,找不到藉口,你殺他容易被御史們言官們攻擊啊,萬曆皇帝無法,只好繼續忍著!

有時候,皇帝也得忍!

朱元璋要殺兒子?有什麼證據要殺兒子?他的兒子犯了什麼罪?根據大明哪條律令殺他?

你去翻翻歷史書,除了一些暴君,一些做了殘暴事的皇帝,生殺予奪,全憑一己之意,而哪些亂殺人的暴君,基本上沒過多久就會被取代或者被推翻。

正常的皇帝,不會隨便就殺人,就算殺人,也會找到充足的證據,當然,這些證據未必是事實,但是好歹有啊。

就像秦檜殺岳飛時的莫須有,按這個瞎編的故事的邏輯,宋高宗要殺岳飛,還不是一句話的事?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岳飛被抓起來了,要殺頭了,韓世忠去問秦檜,你殺岳飛,有什麼證據嗎?秦檜沒有證據,所以他說莫須有。其含義就是,別急,你等著,早晚我會找到殺岳飛的證據。

不讀歷史書,不瞭解真實帝王運行方式的人,就真以為皇帝說殺人就殺人了?還是殺皇子,還沒有、任何藉口?

編造這個故事的人,明擺著沒什麼歷史常識,更是對權力的運作方式一無所知。

為了黑明太祖,編了這麼一個下三濫的故事,騙騙傻瓜還可以!


西堤君


朱元璋殺人段子何其洶洶,這不,題目又把屠刀給牽引向“他兒子”了。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位草根皇帝、布衣天子,他的人生就像開掛一般。從曾經的普通大眾成功逆襲為擁有江山霸業的一代君主,建立他的明朝江山他只用了短短十五年的時間。

人無完人,一個優秀的人也有他的缺點所在。經過戰爭洗禮的他,在清朝之後,被塑造成了一個疑心重重、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的君王。為了讓自己的江山可以更加穩固,不惜殘忍殺害了曾經陪他出生入死、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在他看來,一切對他的皇位有威脅的人都不能留,即使是他的親兒子也不行。

朱元璋的君王之位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他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所以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帝王之位。登上皇位的他,迅速把對他地位可能存有隱患的人都給咔嚓咔嚓處理了,把自己剛奪下的皇位坐穩。

自古以來,每代君王都希望自己的江山可以穩固相傳,作為皇帝的朱元璋也是如此,他也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並且悉心培養他的繼承人朱標。

朱元璋從小家庭就很貧困,根本沒有條件讓他接受教育,所以作為布衣天子的他深知知識對於治理國家是極為重要的。他對繼承人朱標的教育就更加地重視,他給朱標找了當時天底下最有名的大儒宋濂當朱標的老師。


朱標也不負眾望,從小也特別熱愛學習,作為一個可塑之才,向著博學多才的方向努力。朱標還是一個溫文儒雅,慈仁殷勤,具有儒者風範的人。這樣一個如此優秀的人自然深受朱元璋的喜愛,並且還讓朱標經常跟在他身邊學習管理朝政的經驗,親自教導朱標處理政務的方式,培養他的帝王權術。

朱標和弟弟們的關係都很要好,朱元璋要責難他們,朱標還為他們出頭,在當時朝中自然威望也很高,大臣們也對朱標非常依附。

朱元璋看到這種好的現象自然感到欣慰,心裡想著自己打下的江山後繼有人。

但是好景不長,事情的發展方向並沒有像他所想的那樣,不幸的事很快就發生了,朱標卻英年早逝。這對於朱元璋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自己好不容易培養的繼承人說沒就沒。

由於嫡長子繼承製,他只能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定為下個繼承人,而朱允炆沒有父親的那般剛毅,相反性情有點柔弱。

所以他只能在他的有生之年,給朱允炆清理掉他登上皇位路上的一切絆腳石和荊棘。不僅對他身邊的大臣有所忌憚,他的另外那些兒子也是他忌憚的對象。

其中有一個兒子,因為他的猜忌差點被他殺了,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永樂帝朱棣。朱棣從小就很聰明,可以輕鬆的分析出戰爭的局勢,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會帶兵打仗。朱棣覺得自己戰功顯赫,也應該有更大的榮譽,而且還具備了做皇帝的能力。所以他經常在朱元璋面前表現自己,還希望得到朱元璋的肯定和重視,但是朱元璋對他絲毫不感興趣。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小心的提防著他,害怕他將來會影響皇長孫子朱允炆登基的阻礙。一直對朱棣漠不關心的朱元璋,突然有一天召見了朱棣,還和朱棣聊天,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朱元璋居然剝了一個橘子給朱棣吃,況且還表現的很溫和。

朱棣沒搞清楚朱元璋的用意,還當自己要受寵了。朱棣把這件事跟他的母親說了以後,他的母親卻讓他趕緊快逃。


作為皇帝的枕邊人,自然知道朱元璋這是在警告朱棣,剝橘子的意思就是在暗示朱棣,你小子不要不聽話,不然的話剝了你朱棣的皮。

朱棣聽到他母親的話後,恍然大悟,朱棣很快就向朱元璋請求離開京城,前往藩地。朱元璋就恩准了朱棣的請求,還下令封他為燕王,離遠點!您從此以後不要再回來。

當然,這並不是真實的歷史!只是野的不能再野的野段子。


歷來現實


這件事主要是野史記載,正史並無記錄

根據野史記載,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去世之後,朱棣想要爭奪繼承權,因此他經常會刻意的討好朱元璋,以謀求父皇的賞識。

有一天朱元璋詢問了朱棣一些治國方面的事情,朱棣回答的頭頭是道,朱元璋給他剝了一個橘子吃,朱棣欣然接受。回去之後,朱棣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朱棣的母親讓朱棣趕緊去藩國就任,否則將會有殺身之禍。朱棣雖然對此半信半疑,卻聽從了母親的話,最終逃過了一劫。

按照野史的說法,朱棣應該是在朱標去世後進行的皇位爭奪,假如這件事真的存在,朱元璋剝桔子應該是對朱棣的一種暗示。朱元璋向來狠毒,對於兒女並不和藹,主動給兒子剝桔子,就意味著兒子即將大禍臨頭。朱棣的母親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才會勸說朱棣逃走。

這件事畢竟是野史傳說,可信度並不高

歷史上朱棣的母親究竟是誰,一直都沒有統一的說法。有人說朱棣是馬皇后的兒子,還有說是其他妃子的孩子,就連朱棣時期的人都說不清楚。

朱棣自稱是馬皇后的兒子,在朱標去世之前,馬皇后就已經去世了,根本不可能出來勸朱棣逃走。而且朱棣在朱標去世12年前就已經離開了京城,除了定期的朝見之外,並不會在京城裡面長期居住。雖然這個傳說的漏洞頗多,不過這個傳說也說明了在繼承權位置上,朱元璋擁護朱允炆的堅定態度。

朱元璋晚年的繼承權之爭是由於朱標的去世引發

朱元璋的長子叫朱標,他性格寬厚聰明,擅長協調大臣的關係,是朱元璋最理想的繼承人。對於朱棣,朱元璋更多的是想讓他去做一個大將軍,而不是做一個皇帝。

在徐達活著的時候,朱元璋就讓朱棣跟隨徐達研習兵法,並且讓朱棣娶了徐達的女兒。朱元璋實際上是很喜歡朱棣的,將北方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交給了他,朱棣一個人就統領了明朝最精銳的10萬軍隊,在藩王裡面排名第一位。

朱標活著的時候,朱棣對於大哥心服口服,從來沒有爭奪皇位的勇氣。然而隨著朱標的去世,太子位置出現了空缺,朱棣對於皇位產生了一定的想法。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本身是不具備繼承權的,然而在朱標去世的時候,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去世,朱棣實際上就是長子。按照繼承製度的傳統,朱棣是最有優先繼承權。

朱棣聰明過人,是個優秀的理想繼承人

根據史料記載,朱棣從小就智謀過人,在當皇子期間,就對於民間的事情非常的瞭解,天生就是成就大業的人。在軍事方面,朱棣多次帶兵抵禦蒙古進攻,還幾次親自帶軍北伐,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方面,都有著可圈可點的功績。不管是朱元璋選擇立賢,還是朱元璋想要立長,朱棣都是不二人選。因此在聽到朱標去世的消息的時候,朱棣一度認為自己應該是繼承人。

假如朱元璋讓朱棣做太子的話,那麼靖難之役也就不會發生。只是朱元璋過於偏袒自己的孫子,將朱允炆強拉做了繼承人,剝奪了朱棣的繼承權,給後來的內亂埋下了禍種。

如果剝桔子事件在歷史上真實存在,更說明了朱標去世後,繼承權爭奪的激烈,以及朱元璋在繼承權問題上的堅定態度,寧可除掉兒子,也要保住孫子。從後來的結果看,不管這件事是真是假,朱元璋放棄朱棣,立朱允炆做繼承人,都是一次錯誤的決策。

我是籬上青,歡迎吐槽,評論及點贊,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

籬上青說歷史


朱元璋剝桔子給兒子吃,母親看到後立馬讓兒子逃走,這個故事應該是野史,而不是正史。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定都南京,朱元璋實現了從放牛娃到一朝開國之君的成功轉變,可謂是風光無限、光宗耀祖。建國後,朱元璋為了穩固統治,按照以往歷朝歷代慣例,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將其餘兄弟分批次封王到各地為朱家鎮守江山。朱元璋一邊治理朝政,一邊加強對太子朱標的培養,請宋濂做其老師來傳授知識,同樣,朱標也確實聰慧,書讀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對於弟弟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過錯,朱標從中調和求情,使他們免受責罰,在諸王中威信最高。

太子朱標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標在視察陝西歸途中因感風寒而亡。朱標的死對於朱元璋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將未來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但是朱標一死,他很多希望都破滅了。於是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再立太子,而此時的朱棣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一絲的希望,但最終朱元璋立皇長孫朱允炆為太子,朱棣的一點希望破滅。

朱允炆

早在朱標當太子之時,朱元璋就察覺到朱棣的異常,這時他想起自己之前做過的一個夢,在夢中,他看見一個穿著盔甲的人站在他面前,拿著劍威脅讓他把江山社稷交給他,朱元璋不同意,於是那個人一劍刺中朱元璋,朱元璋從夢中驚醒,嚇得出了一身的汗。

朱棣

一次,朱元璋召見朱棣,朱棣很高興,畢竟父親單獨召見應該有要事相商,朱元璋拿起一個桔子,將桔子皮剝掉,再把果肉上面白色的筋條剝掉,剝好之後遞給朱棣,朱棣非常感動,因為父親是君,自己是臣,已經好久沒有感受到父子之間的那種親情。

這一切被坐在一旁的馬皇后看個清清楚楚,待父子倆談完話之後,朱棣要離開之時,馬皇后將朱棣叫到一旁沒人之處,告訴他趕緊回去燕京,朱棣很驚訝,不知道母親是何意,馬皇后解釋說:你父皇生性多疑,平日對你不冷不熱,今天突然對你如此之好。剛才他親自給你剝桔子,剝完皮之後又把上面白色的筋條抽調,難道你看不出來這是要對你扒皮抽筋嗎?朱棣聽完恍然大悟,連夜逃回燕京。



在民間故事裡面,總是會有各種有趣的傳說,別看帝王和普通百姓離得很遠,尋常人都見不到皇家的生活,但是這對於那些文人來說不是難事,不知道的東西完全可以腦補。

於是後世就有了各種軼事,比如說明太祖濫殺功臣,比如劉伯溫的各種聰明,再比如題目中提到的這件事。

那麼這個剝桔子的事情,具體是什麼內容呢?

原來朱元璋在得了天下後,就和很多開國君主一樣,患上了疑心病。這毛病可了不得,帝王是掌握天下人性命的存在,懷疑誰誰就得死。

起初他覺得那些開國的元勳極有權勢,這些人甚至很可能結成一黨來謀奪自己的皇位,於是他就編造了各種理由,將眾多功臣殺死。

功臣殺完了,他又覺得被趕走的北方牧民會來害自己,於是將一堆兒子都封了王,讓他們在各地守土。

但是經過這諸多的處理後,他的疑心病依然沒見好,反而更嚴重,因為他居然懷疑上了自己的兒子。

懷疑兒子的原因來得很突然,某天他睡著後做了一個夢,在夢裡有一個身穿金甲的人命令他讓位。這個夢當時讓他很害怕,不過一直沒有和具體的人對上號,於是他就把功臣殺了一通。

在長子死後,他再度想起了這個夢,這次終於對上號了。在幾個年長的兒子相繼死去後,朱棣就成了老大,這個傢伙的封地在北方,又多次親率大軍北征,更曾經擒獲敵軍元帥,用兵的本事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他多年在軍中積累了很高的威信和人脈,一旦朝中有什麼變故,他是最有能力作亂的那一個!


而且他多年帶兵,性格極為勇猛、兇狠,他能在後面擁護新君嗎?

於是思量了很久後,朱元璋心裡就越來越狠了起來,不久就把朱棣叫到了皇宮。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將兒子處死,反而和兒子開始拉家常。

聊天的時候,他還剝開了一個桔子遞給兒子吃,這讓兒子非常激動,因為父親從來沒有對自己這麼親密過。

聊完後朱棣很激動,他沒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去了後宮母親那裡,高興地和母親分享了這個事情。

但是馬皇后聽了此事後卻很害怕,她是朱元璋的第一個老婆,甚至丈夫的習慣,這樣的舉動顯然是動了殺心了,於是立刻讓兒子逃跑。

朱棣知道原因後,心裡害怕,再也不敢在京城逗留,立刻進宮向皇帝辭行:我要回封地守邊去了!

朱元璋聽了以後,覺得兒子對保衛國家很熱心,以後說不定也會能安分的,而且這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又這麼英武,自己著實捨不得殺了他。

於是在猶豫一番後,就同意讓他離去。

朱棣回去後不久,朱元璋就死了,新任皇帝覺得這些叔父個個都有權利,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於是他就想削弱這些藩王。但是他做的太快太絕,終於惹得暴躁的朱棣不滿,於是他就真的起兵造反,自己做了皇帝,於是朱元璋當年那個夢,最後就真的應驗了。


小小嬴政


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孫兒朱允炆鋪路,可謂是費盡心機。

他24歲那一年,突然決定離開皇覺寺,直奔濠州,投入了郭子興麾下,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個轉機——他將不再是一個和尚,更不是一個乞丐,他將成為一個將軍。

當然,他最終將會成為一個控扼萬里河山的皇帝。

不過,他在打江山的過程中卻少不了一個女人的幫助,這個女人便是郭子興的養女,即後來的馬皇后。

馬皇后一生為朱元璋生了5個兒子,最為人熟知,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則是老大朱標和老四朱棣二人。

朱標在朱元璋稱吳王的時候,便已經被立為世子,所以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也順理成章地將他立為了太子,朱標的仁厚也深得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喜愛。

後來,朱標一死,朱元璋便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這便是在告訴所有人,朱允炆將成為皇位的法定繼承人!

可是,不論是朱標,還是朱允炆,他們的能力是不如朱棣的,朱棣也是朱元璋幾十個兒子中最為出眾的,朱元璋的二兒子、三兒子在朱標死後沒幾年也先後死去,所以一時之間,朱棣儼然成了諸藩王之首。

朱允炆性格軟弱,優柔寡斷,說的好聽叫仁厚,說的難聽便是婦人之仁,再說白了也就是一個廢物。

當然,朱允炆雖然廢物,但也不傻。

朱元璋曾經對他說,我將你的叔叔們分封在了邊地,讓他們防禦外敵,如果真有外敵來犯,便可以讓你的叔叔們去抵禦外敵,你也可以安安心心地當你的皇帝了。

朱允炆一聽,突然蹦出了一句,胡虜來犯,我的叔叔們可以抵禦,可是如果叔叔們造我的反,誰去抵禦?

朱允炆這句話瞬間點醒了朱元璋,朱元璋趕緊問孫子,你有什麼辦法?

然後,朱允炆說了句聽上去很厲害的屁話——我要用“德”感化他們,用“禮”制約他們,如果實在不行的話,我削了他們的地;再不行的話,我廢了他們的人;再再不行的話,我發兵討伐他們!

朱允炆說的也太理想了,他的藩王叔叔能老老實實讓他削、讓他廢?論打戰,他打得過朱棣?

朱元璋對此心中也頗為無奈,所以他只能儘量在自己死之前為朱允炆鋪好路。

朱元璋想讓朱允炆當皇帝,讓他安安穩穩地坐上皇位,首先要考慮的便是朱棣,因為老朱已經看到了老四的野心,老朱也很頭疼自己應該怎麼處理這事。

但是,不管朱元璋最後決定如何對待朱棣,如何處置朱棣,最終仍然牽扯出了一系列真真假假的“故事”。

這不,朱元璋給朱棣剝桔這個“故事”也被人給捅了出來。

這一日,朱元璋突然召見朱棣,朱棣一聽說自己的老爹要見自己,也很高興,心想難道有什麼好事不成?所以,朱棣急急忙忙地入了宮。

朱棣看到朱元璋,倒頭便拜,兒子見過父皇,您找兒子有什麼事呀?

朱元璋見了朱棣,微微一笑,也沒什麼事,突然想跟你嘮嘮嗑了,坐吧,咱爺倆私底下不用這麼拘謹。

朱棣的屁股剛剛落到椅上,朱元璋便隨手從一個果盤中拿起了一個桔子剝了起來,邊剝邊說,這桔子是今早送入宮的,新鮮著呢,也很甜,來,你嘗一嘗。

朱棣受寵若驚地從老爹手中接過桔子,一片一片地吃了起來,嘿,別說,這桔子還真甜。

朱棣吃完了桔子,又閒聊了幾句,朱元璋便讓他退下了。

朱棣吃了朱元璋親手剝的桔,心情舒暢,走路也飄了起來,等他開開心心地將朱元璋親手剝桔一事說給了自己的母親之後,他娘聽完後瞬間臉色發白,直呼,兒子呀,你快跑!

朱棣沒反應過來,茫然問到,跑?我為什麼要跑?

他娘看兒子遲鈍,急道,你爹怕是想對你下手了!

朱棣一聽,腦中一片嗡嗡聲,腦海中不斷地閃現著朱元璋剝桔的一幕,桔,剝桔,剝皮。然後,他又突然想到了《晏子春秋》裡的一句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所以,橘寓意著“正統”!朱元璋親手給他剝桔,是在試探他,也是在警告他!

朱棣想到這,腦海瞬間一片空白,臉色也發白了,突然跳起來一溜煙跑了。

朱棣一溜煙跑回了自己的封地,後來造了朱允炆的反,自己當了皇帝。

不過,這終究只是一個“故事”,真實歷史中當然沒有這一段。

清朝所修《明史》中說,朱元璋死後,留了一份遺詔,說是讓藩王們不用入京了,當時朱棣已經在赴京奔喪的路上,聽說了朱元璋的遺詔之後,立刻停了下來。

明太祖實錄中則說,朱元璋在臨終前召見朱棣,不斷地問,老四來了嗎?這事受到了朱允炆的阻撓,朱棣當時已經走到了淮安,卻突然接到了朱允炆的“矯詔”,說老四呀,你不用來了。所以,朱棣又回北平去了。

可是,如果朱元璋臨死前仍在防備朱棣的話,最好的方法便是讓朱棣回南京,然後軟禁他!

讓朱棣留在北平的話,無疑是讓他繼續擁兵自重,對朱允炆的皇位反倒更具威脅。

所以,朱棣很可能對這段歷史動過手腳。

朱允炆也確實廢物,雖然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起了“靖難”,可是,他手裡仍然拿著最好的牌,只可惜一手好牌被他給打爛了。

朱棣雖然造了侄兒的反,但是,他的成績單確實漂亮,朱允炆當皇帝的話肯定拿不了這麼高分。


寧糊塗


我是愛吃炸醬麵的獨愛炸醬麵,我來回答

朱元璋親自給兒子朱棣剝橘子吃,在本人看來主要是試探朱棣,且有一定警告的成分在內。


大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立長子朱標為皇太子,可惜朱標福緣淺薄,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於是朱元璋又立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為皇太孫,意為將來繼承大統。而朱允文和其父親朱標一樣,性格溫和,有些悠遊寡斷,朱元璋為了給朱允文將來繼位鋪路,瘋狂的清洗跟他打江山的舊部,弄得滿朝文武人心惶惶。

朱棣是朱元璋眾多兒子中最優秀的一個,也是最像朱元璋的。也許是同性相斥吧,朱元璋反而並不願意朱棣繼承皇位,一心想著讓朱棣給他更看好的皇太孫朱允文鎮守邊疆。所以才出現了朱元璋給兒子朱棣剝橘子這一幕。

朱棣起初並沒有想明白朱元璋這麼做的目的,後還是由其母親提醒,才反應過來。朱元璋給朱棣剝橘子就是試探他顧全大局(桔)。於是朱棣藉口邊疆不穩,連夜跑回了他的封地。由於有他的母親馬皇后的勸解和幫助,再加上朱棣確實朱元璋眾多兒子中最傑出的一個,朱元璋覺得通過這件事朱棣應該熄滅了爭儲的心思,便讓他安安生生的為朱允文鎮守邊關。

不久馬皇后去世,朱元璋也在幾年後去世,皇太孫朱允文即位,這就是建文帝,由於建文帝顧忌藩王權利過大,開始削藩,朱棣於是起兵造反,最後成功奪了朱允炆的天下,自立為皇帝,這就是明成祖朱棣。


獨愛炸醬麵


朱元璋的心病有多重?朱元璋的妃子有多聰明?

朱元璋把嫡長子朱標冊立為太子,並用心培養他、鍛鍊他。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1392年,太子朱標生病去世了。

朱元璋的心病有多重?

對於64歲的朱元璋來說,不亞於五雷轟頂。他悲痛欲絕,但又無可奈何。

承受著老年喪子的劇痛,卻又要面對皇位傳承的迫切現實。

朱元璋決定冊封太子朱標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將來繼承朱家的皇位。

那一年,朱允炆15歲,正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看著嫡長孫,朱元璋心事沉重。

本來嫡長子朱標繼承皇位,只要把元老功勳消滅清淨,就可以坐穩江山;

現在嫡長孫這麼小,沒有資歷、沒有威望,讓他繼承皇位,不僅要清除元老功勳,還要預防來自眾多皇子的叛逆。

朱元璋做了一個驚天奇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朱元璋做了一個令人驚奇的夢,他記得清清楚楚、耿耿於懷。

一條金鱗金甲的飛龍在低空飛動,神龍被光芒四射的祥雲託著,下方有4個大將擁護,旁邊還有一位光頭和尚。

神龍領著這群人,從北門進入皇宮寶殿。朱元璋驚恐萬分。

神龍搖頭擺尾,繞著朱元璋轉了幾圈,似乎是要朱元璋讓開寶座;朱元璋沒有動身。

神龍懸浮在大殿空中,輕輕搖著尾巴,跟隨的大將向朱元璋索要玉璽。

朱元璋想起來自己也是一條龍啊,於是,厲聲呵斥大將。

大將們與和尚都消失了,那條神龍猛烈擺動尾巴,向外飛走了。

神龍尾巴攪起的颶風,把朱元璋和龍椅颳得晃動起來。

朱元璋翻個身,夢醒了。

朱元璋心頭猛然跳出來一個意念:有人要爭奪皇位。冷汗不由自主滲了出來。

朱元璋剝桔子:剝皮抽筋

朱元璋回想神龍的姿態、回想神龍從北門飛入、回想神龍下方的武將與和尚,覺得像極了燕王朱棣。

此時,燕王朱棣參加太子葬禮,正好就在京城。

朱元璋命人將朱棣召進自己的宮殿。32歲的朱棣精神飽滿、英姿勃發。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朱棣,腦子裡不停晃動著昨夜的飛龍,覺得那條飛龍就是朱棣幻化而來。

朱元璋心想:你是飛龍,我是老龍。

朱元璋拿起桔子,親手剝去外面的黃皮,小心翼翼撕下每一條白筋。然後,遞給兒子朱棣。

朱棣吃著父親給的桔瓣,心中猜測著也許父親會把太子之位轉讓給自己。

朱棣吃完桔子,朱元璋意味深長地說:去看看你母親吧。

洪吉喇氏多有心機?

朱棣的母親是原來的元順帝皇妃洪吉喇氏。洪吉喇氏不僅長得天香國色,而且非常聰明。

被朱元璋搶進皇宮後,洪吉喇氏成為皇妃。受到耳濡目染,她很快學會了很多漢族皇宮女人的心機。

當朱棣來到洪吉喇氏的寢宮,母子二人手拉手,說不完道不盡。

朱棣告訴母親,父皇剝了一顆桔子給自己。

洪吉喇氏想到藍玉、想到藍玉被剝皮揎草。原本歡樂的場景,頓時氣氛凝滯。

朱棣詢問母親:怎麼啦?

洪吉喇氏說:孩兒大難臨頭啦!父皇暗示你,不能顧全大局(諧音:桔)了,要對你剝皮抽筋啦!

朱棣被嚇得驚恐失色、不知所措,忙問母親應該怎麼辦。

洪吉喇氏想起馬皇后曾經送給大臣“兩棗一梨”、告知大臣必須“早早離開”。洪吉喇氏告訴兒子朱棣趕快逃跑,否則,性命難保。

母子二人面面相覷、悲傷不已。

母子商議,朱棣裝瘋賣傻

情緒穩定之後,母子二人經過深入商議,朱棣決定主動去拜見父皇。

朱棣面見朱元璋,對父皇一番讚頌,又講出自己決心為國守衛北疆,鑿鑿言辭充滿虔誠的忠孝之情。

話鋒一轉,稟告父皇:北方元人賊心不死,兒臣必須儘快回去,為國戍邊安民。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父子還有見面之情,朱元璋恩准朱棣儘快趕回北京。

朱棣慶幸躲過一場生死大劫。

毫不拖延、馬不停蹄趕回北京,朱棣用最快的速度給心腹大將謀士們做好交代,然後自己走上街頭。

北京大街上,出現一個披頭散髮、滿身汙穢、胡言亂語的瘋子,他就是朱棣。

朱棣終於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後來,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破南京,皇宮大火,皇太孫朱允炆不知所蹤。

即使生在皇帝家,也需智慧才發達!


數學張教員


大明王朝在我國有著300多年的歷史,這個朝代在歷史有過非常輝煌的巔峰時期,火器便是在這一時期被髮明出來的,而後來火器還被流傳到了國外,受到了廣泛的使用。

當時明朝的火器是最先進的,所以在工業方面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除此之外,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一位皇帝。

他打小就出生在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裡面,長大後還因為沒有受到過好的教育,導致淪落成了一個乞丐,然而,你絕對意想不到,就是這麼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乞丐,最後卻是一舉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開創了大明王朝。

在任何一個朝代,做開國皇帝都要比做普通皇帝更難,因為他所需要花費的精力和魄力那都是非常之多的,然而,朱元璋卻做到了,他不僅做到了而且還做的非常好,讓大明王朝整整持續了200多年的時間。

要知道,一個僅僅只是貧民出生的他要做到這一步,這絕對是比登天還要難!而且他也是所有開國皇帝當中,出生最低起點最低的那個人,也是最不可能成功的人。

朱元璋成功當上了皇帝以後,便開始思考如何選擇繼承人的問題,正是如此,也發生了一件軼事。

在所有的皇子當中,他最喜歡也最欣賞的自然就是長子朱標,然而朱標卻沒有當皇帝的命,沒過多久就病死了,朱元璋對此雖然很傷心,但很快就要面對現實,重新開始選擇。

按照過去的嫡長子繼承機制來算的話,以後繼承皇位的必須從自己的兒子當中選擇一位,朱元璋卻因為朱標的關係,竟然直接繞過了自己兒子這一關,就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來繼承皇位,要知道,在古代做皇帝的最害怕的就是這種事情了,畢竟做孫子的比做兒子的還有地位,這像什麼話?

可朱元璋就是不管,他就是鐵了心了要讓朱允炆當皇帝,沒辦法,誰讓朱元璋生前這麼喜歡長子朱標呢?其他人雖然不敢說什麼,但是朱元璋的幾個兒子和藩王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一個個都非常的不滿。

其中朱棣更是膽大包天,直接就在上早朝的時候懟起了朱允炆,認為他沒有這個做皇帝的能力。

朱元璋對於朱棣不滿朱允炆做繼承人,公然開懟的事情他也是放在了眼裡,雖然沒說什麼,但是朱元璋卻對朱棣有些警惕起來,而在當天晚上,他又做了一個夢,他夢見,有一位長相十分年輕的將軍,身披著金黃色的鎧甲闖入了自己的宮殿,手裡握著一把寶劍逼著自己交出大明江山。

夢醒後,朱元璋嚇得冷汗直流,後來細細的盤算下來,他覺得那個年輕的將軍極有可能就是朱棣。於是就派人將朱棣召見了進來,朱棣來到後,朱元璋表現的非常客氣,甚至主動給朱棣剝桔子,這搞的朱棣都有點受寵若驚,同時又對自己父皇的這個舉動表示非常不解,回去後,朱棣便對自己母親(孝慈高皇后)說了這件事情。

結果朱棣的母親一聽,立馬嚇得花容失色,趕緊對朱棣說:“兒啊,你快點跑吧,要不然你馬上就要沒命了!“朱棣一聽,就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瞪大著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母親。

結果母親又說:“我跟你父皇很早的時候就在一起了,他什麼性格我都瞭如指掌,他給你剝桔子,意思就是要剝你的皮抽你的筋啊。”朱棣對自己母親的話還是深信不疑的,雖然感到很不可思議也不敢相信。但還是連夜急忙忙的跑回了自己的封地,因此而躲過了這一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