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曾國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有人說“中國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和王陽明是其中兩個,曾國藩則是那半個。正是因為如此,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特別重視和珍視。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是中國傳統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是中國傳統文化人格精神的典範式人物。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這是曾國藩為後世留下的錦囊勸誡,不啻為一句最清醒的醒世格言。緊密結合今天的政治經濟環境,依然具有指導性極強的現實意義。它告誡無數後人:你要有獨立的思考和清醒的預判。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曾國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大圖模式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人心趨利避害。有利益好處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著。如果有人獨佔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那麼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帶來後患,結果就是通常說的獨利則敗。謀劃事情,一定要跟有真知灼見的幾個人一起討論,而不要聽眾人的泛泛之論。正如古人所說,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也類似於今天的重大決策專家諮詢論證。

曾國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大圖模式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

曾國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大圖模式

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這是曾國藩批評一些心量狹窄的人說的話。評論別人短長,不如認識自己。自卑的人,往往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短處,喪失前進的信心,這固然不好。驕狂的人,往往更多的看到自已的長處,誇大自己的長處,目空一切,裹腳不前,這更不好。

曾國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大圖模式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並以才能作為輔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於人的謀劃,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時機會不會來到。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這個意思了。

曾國藩: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

大圖模式

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從古到今天下的平常人,都是因懶惰而導致失敗,從古到今天下的有才之人,都是因驕傲而失敗。大體概括軍事上的失敗,不是驕傲就是懶惰,二者必有一個;大家王朝的衰敗,不是驕傲就是懶惰,二者必有一個。戒驕傲,以不輕易嘲笑別人為第一要素,戒懶惰,以不晚起為第一要素。傲是不好的德行,惰是衰敗之氣。兩者都是失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