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日军空袭轰炸中,离欲禅师跏趺坐岿然不动,所在房屋安然无恙

乐至报国寺前任住持离欲禅师,法号觉空,俗名侯喻君,四川省合川县泥溪乡人。生于1885年,1992年4月17日(农历三月十五日)预知时至,安详坐化,世寿124岁。

日军空袭轰炸中,离欲禅师跏趺坐岿然不动,所在房屋安然无恙


日军空袭轰炸中,离欲禅师跏趺坐岿然不动,所在房屋安然无恙


候喻君秉性刚毅,智慧过人。家庭世代经商,15岁时家道衰落。一日在姑母家,偶阅《金刚经》,顿有所悟,从此看破名利,离家访道,拜川东著名道士刘银子为师,精修丹法,得道后云游四方。

日军空袭轰炸中,离欲禅师跏趺坐岿然不动,所在房屋安然无恙


日军空袭轰炸中,离欲禅师跏趺坐岿然不动,所在房屋安然无恙


1922年(民国11年),得知四川射洪县东山寺有一位高僧本空禅师,9岁出家,12岁大彻大悟,与四川新都宝光寺无穷老和尚同戒,均系禅门老宿。于是,侯喻君舍道学佛,专程去东山寺拜访本空禅师。

进了山门,刚转过楼廊,便听到朗朗诵经之声,轻轻走近细听,诵的是《金刚经》,他不由自主地伏地跪拜。此时,本空禅师正诵到:“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突然停止说到:“够了,够了,你就叫离欲吧!”侯喻君得法名立即叩谢师父,顶礼三拜。从此,便在东山寺深入经藏,潜心修行。本空禅师见离欲夙慧深,善根厚,便有意培养。

离欲禅师悟道后,游化各地,建寺弘法。1930年,由中江县来到乐至报国寺,当时的报国寺因长年失修,殿堂倾塌,但离欲禅师认为是很好的道场,身穿破衲衣,背负烂蒲团来到报国寺挂单。

正值举办观音法会,四众云集,离欲禅师声称自己是穷和尚,别无供养,愿在殿上打坐七天七夜,陪伴菩萨。大家以为是狂妄之人,会首谢某说:“你如果真能打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我愿拜你为师,留你当住持,否则赶出山门!”并派人监视。离欲禅师入定七昼夜,出定时,法会尚未结束,又入定三天。

众人大为惊奇,会首及信众当即争相皈依。离欲禅师依法化度,广结善缘,致力于报国寺的重建,先后修复观音殿、藏经楼、东西丈室及楼廓、寮房等,规模臻于完善,此后,又飘然他往。

1941年(民国30年),离欲禅师应三宝弟子邀请,返回成都弘法。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机频繁轰炸成都,每遇空袭,前来避难者不少,而该处始终未被轰炸。

1940年夏的一天,日军108架飞机轰炸成都,离欲禅师正在吃饭,他突然说:“我有急事,要到铁脚巷叶青成家去一趟。”大家苦苦劝他不要去,离欲禅师好像没有听见,急急忙忙赶到叶家。刚一进门,紧急警报震耳欲聋,惊心动魄,市民狂奔逃命。

离欲禅师面无惧色,结跏趺坐,从容地嘱咐:“家中人勿惊乱,即将有人到此。”话音刚落,急急的叩门声响起,一位中年妇女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倒头便拜,要求皈依,离欲禅师收为弟子,赐法名昌逃,笑谓:“昌逃、逃命的逃。”

警报解除后,人们上街,见房屋倒塌,遍地瓦砾,独存离欲禅师所在两间铺房,完好无损,顿时好奇的人纷纷涌进铺房,挤满小屋,有认识离欲禅师的人惊呼:“离欲禅师!神仙!活佛!”立刻,求皈依的人,室内室外,拜倒一片。

此事轰动成都,求皈依的人接踵而至。川军将领邓锡侯等人,也先后皈依在离欲禅师的座下。

日军空袭轰炸中,离欲禅师跏趺坐岿然不动,所在房屋安然无恙


离欲禅师的床单


离欲禅师一生诲人不倦,普渡有缘,虽言语不多,而感人至深,皈依弟子成千上万,遍及海内外。针对末世众生根机,普遍教人念佛,以此法最易下手,最为稳当,也可以禅净双修。

离欲禅师每当提起学道的要领,必须从去“妄念”入手,并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可以用“去妄”二字概括。妄心与真心本一体的两面,妄心附着真心,妄心去则真心自显;古德说:“打得念头(妄心)死,许汝法身(真心)活”。如何去妄?

首先,必须发大心,修苦行,立志了脱生死。其次,应时时处处检查身、口、意三业,管好六个徒弟――眼、耳、鼻、舌、身、意。

古德修行,每天身上挂一袋子,心中起一恶念,即拣入一粒黑豆;起一善念,拣入一粒白豆,夜里总结一天中善恶念头多少,清点黑白豆数便可知道。最初黑豆多,白豆少;以后逐步白豆增多,黑豆减少。认为修行就重在“行”上,只有从起心动念处踏实用功夫,别无取巧办法。

离欲禅师平生很少写文章,而对“断除妄念”却有一篇短论,总结了毕生的体悟。离欲禅师生活俭朴,布衣蔬食,终生不变;清心寡欲,不求名利,乐道安贫,从不攀缘;非为弘法利生之事,芒鞋不出山门。

日食仅用园蔬咸菜和豆制品佐餐;有人供养珍贵食品,都派人携往市场变价作建庙用。所用被盖床褥均有无数补丁,家具用品皆陈旧破损,离欲禅师安之若素,不许更换。

离欲禅师在寺内开辟荒地数亩,除种植果树外,其余种杂粮、蔬菜。僧众功课之余,出坡劳作;离欲禅师虽年过期颐,还经常亲自下地浇水除草,农禅并举,以身示范。

欲禅师身材修长,银髯飘逸,目光炯炯,气朗神清,视听聪明,步履轻健。于1992年4月17日(农历壬申年三月十五日)预知时至,于乐至报国寺住室,安详圆寂,世寿124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