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截止目前還有些遺憾,偉大的母親河黃河的上游還從未涉足,倒是從蘭州以下的許多河段就去過,或許是驚鴻一瞥,或許是深入探究,無論是內蒙古、寧夏、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的河段都很難看到有什麼特點,唯有甘肅河段還能感受到獨具特點的黃河文化,也彰顯著來自青藏高原的狂野,蘭州的大水車、牛肉麵、羊皮筏子、讀者雜誌就好像是金城的文化標誌,讓蘭州的文化輸出很有些底氣和衝動,而穿城而過的黃河則孕育了蘭州整座城市,營造出不一樣的黃河風情線。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中山橋的前身是建於明洪武年間的黃河浮橋,當年的浮橋是過河的主要交通工具,後來被清政府修建的鐵橋替代。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或“黃河鐵橋”,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從白塔山和金城關俯瞰大鐵橋效果最好,是蘭州歷史上最悠久的古橋,也是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提道黃河鐵橋就得從一百多年前說起,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做技術指導,不遠萬里從德國運來鋼材和建材,建起了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橋建成後,兩邊建了兩座分別刻有“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的大石坊,寓意鐵橋的作用和意義,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改名為中山橋,1954年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鐵橋顯得更加堅固耐用氣勢雄渾。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今天的蘭州大鐵橋儼然就是北京的三里屯,是重慶的解放碑,是上海的外灘,是成都的太古裡,是各種時尚文化元素的薈聚之地。這裡既有回漢風情,又有現代氣息,既有歷史滄桑,又有潮流時尚,來自金城的俊男靚女,簡直把大鐵橋當成了展示風采和個人魅力的秀場,每當看到他們或高傲或賢淑,或浪漫或豪邁的神情,就禁不住為他們擊掌叫好,黃河母親孕育出的蘭州兒女果然是氣度不凡,是精彩紛呈。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曾經見識過冬日黃河的嫻靜,也在七月的汛期感受到母親河的壯闊磅礴,夾雜著上游垃圾汙物的黃河水裹挾著大量的泥沙滾滾而下,浩浩蕩蕩的穿過蘭州大鐵橋,奔騰著流向東方,河灘裡的健身步道、遊樂設施、服務用房都淹沒在渾黃的濁流裡,河道里的柳樹楊樹也大半淹沒在河水裡,黃河也讓我們見識到它的任性和狂躁的一面。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中山橋都會發現各不相同的美,隨著市區幾座跨河大橋的相繼通車,中山橋的觀賞價值、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已遠遠大於它的交通價值,成為蘭州市百里黃河風情線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勝景。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許多人來到蘭州除了看大鐵橋,還會去欣賞著名的黃河母親雕像,她位於蘭州市濱河中路黃河南岸,是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女士的作品,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寫實的藝術風格象徵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源自甘肅古老大地灣文化彩陶的原始圖案,反映了甘肅悠遠的歷史文化。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以大鐵橋為中心畫一個直徑為兩公里的圓,白塔山、金城關、水車博覽園、水車園、白雲觀、讀者大道、雁灘公園、黃河母親雕塑,這些最能體現金城蘭州歷史文化的節點都在這個區域裡,也確實囊括了黃河文化的精髓,在看了白塔山公園的亭臺樓閣之後,深深地被當地建築藝術的高超水平感動,甚至可以驕傲的宣佈,未來要感受中國古典建築之美,就到西部名城蘭州,因為在這裡還能尋找到純粹的園林建築之經典,形式、佈局、色彩、工藝,蘭州都堪稱古典建築活化石。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在雨中,在清晨,在河水洶湧的季節,在蘭州黃河大鐵橋周邊,感受黃河風情線的獨特魅力,也感受到蘭州人的熱情淳樸和務實精神,黃河奔流十萬裡,蘭州獨享真精神,就在此文就要結束的時候,真誠的祝福蘭州,祝福甘肅,祝福黃河,祝福偉大的中華民族永遠昌盛!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