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跑步會損傷膝蓋嗎?如果會,那麼該怎樣減少跑步對膝蓋的損傷呢?

椒鹽西瓜君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在於科學。合理科學的跑步是不會傷膝蓋,反之不合理的跑步會對膝蓋造成傷痛。《無傷跑法》提出了7種不合理的跑步傷膝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01跑量過大

對於專業跑步運動來說,可以承受每週100公里以上的跑量。根據眾多研究一致認為,對於業餘跑者來說,每週超過64公里傷痛率將大大提高。

解決辦法:控制你最大跑量,平均每天10公里,每週跑6次就剛剛好。

02跑量增長過快

每週跑量與上一週的跑量一般不超過15%,如果超過50%就是一個危險信號,超過60%受傷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解決辦法:控制你每週的跑量的增長率10%到15%這個合理區間。

03體重過大

體重指數大於28的跑者相比正常值(18-24)的跑者,更容易出現膝痛。體重過大對膝關節產生了更大的衝擊力。

解決辦法:對於體重指數大於30的朋友,前6周每週三次以上每次慢走大於30分鐘,接下來6週三次以上每次快走60分鐘,再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慢跑加快走,最後過度到慢跑。

04下肢肌肉過緊,柔韌性差

下肢肌肉包括大、小腿肌肉和臀肌,如果這些肌肉過緊,都會讓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增加。因此,下肢柔韌性差是導致跑者膝痛的主要原因。

05肌肉力量差

跑步是一個長時間的運動,如果沒有足夠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那麼受傷的風險很大。

04、05解決辦法:加強力量訓練。

1)高位靠牆靜蹲:

保持膝關節微屈情況下做靠牆靜蹲是安全的,膝關節壓力也較小。動作要求保持30到45秒完全2到3組。

2)仰臥直腿抬高:

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要求在大腿內側肌肉完全繃緊的情況下完成蹬腿動作。如果下落時腳跟碰地,那麼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可以在腳踝處綁上一個沙袋進行訓練,這樣可以提升訓練效果,也不引起膝關節壓力增加。

動作要求每組16到20個完成,2到3組,請注意抬起和收大腿的速度不要太快。

3)單腿硬拉:

該動作主要增強大腿後側肌肉力量。大腿前後側肌肉力量的均衡對於減少膝痛也很有幫助,而且大腿後側肌肉力量訓練往往被跑者忽視。

動作要求每組12個,完成兩組。

4)臀橋:

這是一個經典的臀肌訓練動作,膝關節壓力很小,臀肌發達且充分激活,一方面可以增加跑步的動力,另一方面可以分擔膝關節受到的負荷。

動作要求每組12到16個,完成兩組。

06不合理的跑姿

專業跑者跟業餘跑者的最大差距就是跑姿,也是最難糾正的地方。沒有合理的跑姿,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膝痛非常困難。

解決辦法:合理的跑姿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傷膝這個大難題。因為不合理的跑姿將導致膝關節受到額外的衝擊力,從而將好不容易積累的力量訓練效果毀於一旦。腳後跟著地、著地點遠離重心以及膝關節伸直鎖死的著地方式對膝關節傷害最大。對於膝疼跑者改進跑姿,重點是採用前腳掌或者全腳掌外側著地,同時縮短步幅,讓著地點靠近重心,在著地瞬間膝關節保持略微彎曲,不要伸直鎖死。

07下肢力線異常

“下肢力線異常”是指下肢的髖、膝關節排列不合理,例如O型腿、X型腿、高足弓、扁平足等。

解決辦法:購買專門為高足弓、扁平足等跑者設計的跑鞋。


一個平凡的跑者


您好

跑步是我們最常選用的健身方式,方便又簡單。但是跑步是會損耗膝蓋,尤其在跑步姿勢不正確的時候,對膝蓋的損傷是很大的。

想要減少損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要做的就是看自己的跑步姿勢是否正確,不對的話就要及時改正自己錯誤的跑步姿勢。正確的跑步姿勢自然不用說,姿勢不正確肯定會損傷跑步者的膝關節的,正確的姿勢對跑步者的膝關節才是有利的。

2.其次一雙舒適、輕便減震的跑鞋很重要,跑鞋舒服、合腳了,對跑步人的緩衝是有很大幫助的,繼而會減少膝關節衝力,起到保護膝關節的作用。同時可藉助護膝來保護膝蓋。

3.對於那些體重比較大的人跑步千萬不能猛跑猛衝,要先做好熱身運動,把身體筋骨活動開,然後再開始慢慢跑,這需要一個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千萬不可以莽撞的直接開跑。

4.跑步的路面要選擇好,最好是能在塑膠跑道上跑,塑膠跑道比較軟,對膝關節的衝擊力比較小。

5.跑步雖然屬於鍛鍊身體的一種方式,但不能過度。過度跑是一種非常傷膝蓋的行為。根據科學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膝蓋只有60多年的壽命,而且你磨損的程度越高,使用的頻次越高,膝蓋的壽命就會減少! 所以我們絕對不可以過量運動,如果你每天都跑十幾公里,即使再好的保護膝蓋的方法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所以我們千萬不能過度跑,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祝生活愉快,身體健康哦


南方健康


應該說不正確的跑步方式會導致膝蓋損傷。我自己大小跑了十幾個馬拉松了,每週跑量都70公里以上,膝蓋依然沒有問題(專門去檢查過)。所以跑步不是受傷的必然,但是不正確的跑法,那肯定是不好說啦。


人體器官也是有自己的正常損耗,和不正常損耗的。你走路、做其它運動或者無意中的摔倒,都可能造成損傷。


為什麼常聽到說跑步會損傷呢?這是因為很多人剛開始練習慢跑時,過於興奮,一個勁兒地想跑長,跑快,但是又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一是鍛鍊後,過於疲勞,身體得不到恢復,二是身體協調性變差,下次跑步時造成傷害的風險加大。


如果希望在跑步時減少膝蓋的損傷,這裡給出幾點靠譜的建議:


1. 不要追求過快的速度,學習瞭解慢跑有氧訓練,重點是跑步時平均心率能夠穩定維持在有氧區間

2. 針對每次跑步訓練,每個人情況不同,不要過於追求距離,而要保證每次鍛鍊後肌肉受到刺激,並且在訓練後有足夠的恢復時間。

3. 跑姿非常重要,不正確的跑姿是造成膝蓋傷害的主要原因。跑姿的要點是頭和腰挺直,肩放鬆,不要佝僂著背跑,目光看向前面十幾米的地面,不要埋頭盯著腳下。我有一篇專門講跑姿的文章你可以參考一下。

4. 跑步時也要做好核心訓練,身體的穩定也是保證傷害減少的要素。

5. 根據你的體重選好跑鞋,如果比較胖,可以選擇GEL膠或者BOOST之類的緩震,那會讓你跑起來感覺有點像踩著軟東西。如果體重不胖,可以考慮輕質些的跑鞋。

6. 注意腳掌落地的位置,儘量不要用後跟落地的跑法,而使用中前掌落地。


基本上這些對於初學瞭解就夠了,科學訓練,掌握方法,是提高跑步能力,減少受傷風險的關鍵。


呼嚕爸爸聊生活


首先要明白跑步的目的,是為減肥,是為恢復體力健身,還是為當運功員。

為減肥應知道肥是來與水和脂肪,水的排出靠汗和尿,汗,水加幹為汗字,幹是動,動排內熱出水為《汗》。排汗不一定好非要跑步,一青年體重280多斤,在樓上室內作原地跑跳動作,怕影響樓下,在棉墊上作,堅持定時,大汗淋漓,兩三個月減至120多斤。

排尿我有體會,因工作久坐,又愛釣魚也是少動,肥胖超重,一次在河灘釣魚發現有野冬瓜,免費的好吃,吃了一段時間,小腿上一按一個坑不見了,才知冬瓜是利尿排水佳品。減肥二是有油脂,脂肪是能量是為動的,不動成堆積垃圾,也是病因。

若為身體必須用有氧鍛鍊,存氣跑會缺氧,跑步和喘吸氣應有節揍。有氧時間在太陽昇起後,如養魚池多在早晨開增氧機,是水下決氧魚才浮頭,到9,10點關機,是因日照會增氧,一切植物在無日照的夜晚也須吸氧氣,日照自吐氧才適於鍛鍊。

膝關節是活動與承受最大動處,骨對骨的磨擦必須有半月板,(墊)豐厚潤滑,潤液須肌肉送達,缺者必損即痛,痛則不通是氣血運液缺乏,還有不榮則痛,《榮》為富有,營養氧液缺少通什麼。鍛鍊強肌也可不用膝蓋受力執行,如坐躺著,伸勾腳尖,空蹬自行車動作等。

跑步膝蓋痛與吃喝,動與歇的度量有關,應據自身體況而定,請自酌參考。


快樂在於發現


跑步會傷害膝蓋,但是這個傷害就像我們健身一樣,傷害肌纖維,然後它自己恢復會變得更加的強大,我們跑步傷害的過程其實是正常的,這個過程是常規的那種,不是動不動就半月板磨損,這個過程有利於重鑄我們的膝蓋的強度以及力量

其實對於膝蓋的傷害,要是認真的說的話,我們走路,久坐,爬山都是會傷害它的,因為你使用了它,對它都會造成一定的刺激,但是這個刺激是友好的。

關於久坐為什麼會傷害,因為膝蓋沒有接受外界的刺激,這東西一旦沒有接受刺激之後,功能就會退化,一旦遇到什麼問題很容易就出現傷痛,這感覺就像久坐辦公室的人一開始去跑步,距離一長,回頭膝蓋基本都會發生疼痛的現象

對於跑步傷害膝蓋的人,其實是對跑步的一種誤解,我們合適的跑步只會讓膝蓋更強更不容易受傷。

我們跑步傷害膝蓋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久坐不運動,前期一去跑步膝蓋沒有適應過來,所以導致傷痛的發生,但是這個傷痛自己休息就會好的,另外一種就是過量的跑步,你想我們普通人要是動不動每天十五公里,月跑量300公里以上,大概率情況下,我們的膝蓋都會因為過量使用而損傷,少部分人可以接受這個強度。

怎樣減少對膝蓋的損傷或者說怎樣讓膝蓋更好的變得更強。

  • 第一就是選擇減震性比較好的跑鞋。
  • 第二如果才開始運動,不管是速度還是距離,跑慢一點,短一點,循序漸進。
  • 第三點,不管是鍛鍊還是為了馬拉松,適當的控制量,鍛鍊的話,一週跑三到五次,每次十公里或者一個小時足夠了,馬拉松的話,一週一個長距離也差不多了,不過準備跑馬拉松的人都是有基礎的,具體跑量就看個人。

真叫靜靜


不正確的運動方式都會帶來損傷,跑步也不例外。跑步傷膝這個說法由來已久,這是不是虛言,如果想要避免這種傷害的可能性,就要知道哪些方面會讓你有膝蓋受傷。

1、人天生會跑,會跳,所以我們心理上會輕視,比如你是個初跑者,心血來潮就想挑戰10公里,心理的輕視極容易讓你受傷。

2.跑步最主要的鞋,隨意穿一雙休閒的鞋和一雙跑步鞋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專業的跑鞋不管是包裹性還有跑步的舒適性都會對腳有保護作用的。

3.我身邊很多喜歡跑步的人,也會時常有膝蓋傷痛,後來發現他們普遍不怎麼熱身和拉伸,熱身相當於冬天的汽車暖車的說法,拉伸是讓肌肉放鬆下來。(家中備一個泡沫軸可以經常用起來)

4.跑步是全身運動,所以要想跑步跑的長久除大小腿的力量,其他力量也要跟上來,就比如腰腹力量,手臂力量等等

以上是我個人幾點小總結,歡迎一起來補充。

我是酷愛馬拉松的教育人😄😄~~


大王馬拉松故事會


說到跑步這項運動,小編我相信大家肯定是不會陌生的,並且我們很多人都是進行過跑步這項運動的。

但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遇到很多的關於跑步的問題,就比如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跑步會損傷膝蓋嗎?

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我想說的是,我們在跑步的過程中,自己的膝蓋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磨損的,如果磨損過度的話,那麼就很可能就會讓自己的膝蓋受到一定的損傷。

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在跑步的時候,想要避免自己的膝蓋受到損傷的話,那麼就需要在跑步的過程中,去儘可能的減少自己的膝蓋磨損。

那麼接下來,小編我就給大家2個較好的方法,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家,從而讓大家能夠在跑步的過程中避免損傷。

一,採取較好的跑步動作

我們在跑步的時候,如果沒有采取較好的跑步動作的話,那麼很可能急劇增加自己膝蓋的磨損,從而大大增加自己的膝蓋損傷率。

就比如說,我們在跑步的時候,如果步幅過大的話,那麼自己的腳在著地的話,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力,這個衝擊力會直接傳導到自己的膝蓋,從而讓自己的膝蓋受到較大的磨損。

再或者我們在跑步的時候,直接用腳後跟著地的話,那麼自己的膝蓋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力,從而讓自己的膝蓋損傷。

所以說,我們在跑步的時候,就最好採取小步幅,然後落地的時候,用自己的腳外側先著地,然後再過渡到自己的腳內側,從而減少自己膝蓋所受的損傷。

二,跑步時間不宜過長

如果我們在跑步的時候,想要減少自己的膝蓋所受的磨損的話,除了需要採取較好的跑步動作以外,我們還需要做到的,那就是不要在一次的跑步過程中,跑步的時間過長。

因為我們得要知道的是,不管我們用什麼姿勢,用什麼樣的動作去進行跑步,自己的膝蓋都是會在跑步的時候受到損傷,這個損傷可能比較大,也可能會比較小。

當我們一次的跑步時間過長了以後,自己的膝蓋的磨損就會慢慢的堆積,堆積到一定程度以後,自己的膝蓋就會受到損傷。

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沒有什麼特別的目標的話,那麼我們一次的跑步時間最好不要超過90分鐘,如果超過了90分鐘,時間一長,那麼自己的膝蓋就很可能會受到損傷。

最後,我們還得要知道的是,我們就算很喜歡跑步的話,那麼也最好不要每天都跑步,一週起碼要休息一天。


肌肉養成策略


跑步是否會損傷膝蓋取決於跑步時長、跑步姿勢、跑步路段等很多因素,由於大多數人在跑步過程中很難時刻關注這些因素,所以跑步損傷膝蓋是大概率事件。至於怎樣才能減少跑步對膝蓋的損傷,我覺得可以對跑步時長、姿勢、路段等主要因素採用相應的對策,然後再結合自身情況,保證每一次跑步都專注小心,就可以降低損傷膝蓋的風險。

小開我就是一名堅持多年的跑步愛好者,平均每週兩次10公里,配速在5分20秒左右,至今沒有出現過任何傷病。下面我就具體地分享一下我對跑步損傷膝蓋的認識,以及防止跑步損傷膝蓋的一些措施。

造成跑步損傷膝蓋的因素有哪些

跑步是一項全身大部分的肌肉、關節、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多個部位共同參與並協調配才能合完成的運動。但是要論活動量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位,還得是膝關節(膝蓋),因此跑步受傷最容易損傷的就是膝蓋。

膝關節主要是由股骨、髕骨、脛骨和腓骨,以及內外側韌帶、前後交叉韌帶、半月板等軟組織組成。一般跑步膝蓋損傷最常見的是膝關節間隙內的半月板損傷。造成半月板損傷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主要因素可以總結為以下3點:

⑴ 單次跑步時間過長

跑步時膝關節做屈—伸的動作,連接股骨和髕骨、脛骨之間由一層半月板填充,起到傳遞壓力,減小摩擦的作用。如果每次跑步時間過長,就很容易造成半月板磨損,關節腔內滑膜炎、積液以及關節疼痛。

⑵ 跑步姿勢不正確

很多人跑步都不太在意跑步的姿勢,只在乎跑的更遠,更快,時間更長,這也是大多數人跑步受傷的主要原因。常見的不正確的跑步姿勢主要有:

  1. 跑步時腳落地太用力,判斷依據是跑步時有很明顯的踏地的聲音

  2. 腳掌外翻或內旋,這兩種姿勢都會造成膝蓋和腳踝受力不均勻,而且還容易摔倒

  3. 跑步速度太慢,步頻太小會增加腳接觸地面的時間,從而增加膝蓋承受的衝擊力

⑶ 跑步路段或地面不平整

跑步應該儘量選擇平整的路段,曲折不平的地面更容易導致膝蓋損傷和腳踝扭傷。一般建議在學校的塑膠跑道,或者車流相對較小的公路上跑步。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也會造成膝蓋損傷,比如:穿的跑鞋不合適或者沒有緩震功能,或者體重過大會給膝蓋過大壓力,還有跑前沒有足夠熱身,這些都會給膝蓋帶來壓力。

防止跑步損傷膝蓋的措施有哪些

根據以上跑步損傷膝蓋的這些因素,我們便可以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這是最直接的辦法。以下是小開根據自己的跑步經驗和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給出的6條防止跑步損傷膝蓋的措施:

  1. 單次跑步時長控制在1小時左右,馬拉松長跑每月最多2次

  2. 跑步時保持腳尖向正前方,腳落地輕快自然,沒有沉重的落地聲音,並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步頻。

  3. 選擇專業的跑步運動鞋,最好有緩震功能,在平整的地面上跑步,新手可以先在跑步機上練習

  4. 跑前重點活動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每個部位用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活動至微微熱即可

  5. 肥胖者或者體重過大者不宜跑步,建議先把體重減到合適的範圍以後再跑步

  6. 便瘦體質的人可以佩戴護膝,加強膝蓋的穩定性

總之,防止膝蓋損傷主要關注跑量,姿勢以及一些外部因素,萬一感覺膝蓋疼痛還是應該去醫院檢查,諮詢醫生。

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跑步計劃

我們在知道了跑步損傷膝蓋的原因和防止跑步損傷膝蓋的措施還不夠,擁有一項適合自己的跑步計劃才是我們在長期的跑步過程中遠離傷病的保證。因為跑步是需要長期堅持,或者終身堅持的運動,短期內你可能保護好膝蓋,但是不能保證長此以往你的膝蓋就能適應你的跑步強度和習慣。

那麼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跑步計劃呢?制定跑步計劃可以從跑步強度、時間、自身體能和跑步目的這四個角度考慮。首先根據跑步強度、時間制定跑步計劃如下:

  1. 心率為最大心率80%左右的高強度跑步,每週最多3次,每次1小時以內,保持6分鐘左右勻速奔跑

  2. 心率為最大心率60%~80%的中強度跑步,每週最多4次,沒隔一天一跑,每次2小時以內,配速5分半的變速跑

  3. 心率為最大心率60%一下低強度跑步,每週最多5~6次,每次2小時以內,保持5分左右的間歇式跑

而根據大多數人的體能和跑步目的,每週跑步3次,每次1小時左右,配速6分鐘,心率為最大心率60%~80%的勻速跑步最適合,這也更容易實現有氧減脂的目的。

小結

綜上所述,跑步損傷膝蓋是大多數人都會面對的問題,一般跑步損傷膝蓋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單次跑步時間過長

  2. 跑步姿勢不正確

  3. 跑步路段或地面不平整

以及跑鞋不合適,不熱身,體重過大都是造成膝蓋損傷的原因。

因此,想要防止跑步損傷膝蓋,我們可以從這6點保護措施做起:

  1. 控制每次跑步時長在1小時以內

  2. 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腳尖向前,提高步頻

  3. 選擇有緩震功能的專業跑鞋

  4. 跑前熱身,重點活動膝關節

  5. 肥胖者不適合跑步

  6. 偏瘦者建議佩戴護膝

最後,根據跑步損傷膝蓋的原因和保護措施,我們還需要制定適合自己的長期跑步計劃,適合大多數人的計劃是:每週跑步3次,每次1小時左右,配速6分鐘,心率為最大心率60%~80%的勻速跑步,以有氧減脂為目的。


開練吧,專注健身和跑步,堅持分享原創內容,有料更有心!歡迎關注!謝謝 🙏

開練吧


很多東西都是過猶不及,適當的跑步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可以鍛鍊腿部的肌肉,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心臟的供血能力等。

那跑步會不會損傷膝蓋呢?跑步對身體好沒錯,但是過量運動就不行了。過量的運動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過量運動可能導致肌肉拉傷,對膝關節造成磨損等,特別是半月板會出現一定的損傷。

這裡說的過量,往往是忽然開始鍛鍊,一口氣跑了幾公里,10幾公里,這樣平時膝關節並沒有很好的適應這樣的強度,忽然的運動只會適得其反。另外,長期遠距離,或者負重跑步也是不行的,除非有專業的訓練指導和保護。


所以建議跑步要適量,一般每天跑步的時間為不建議超過1小時,一週運動三到四次就可以哈,相比於快跑,慢跑是有氧運動,更加有益於身體的。

最近天氣比較寒冷,如果要跑步一定要注意膝蓋保暖,不要穿太薄的褲子,必要的時候建議佩戴護膝。另外對於一些體重過重的人是不建議長跑的,本身體重過大,再加上跑步的時候對膝蓋造成較大的衝擊力,所以很容易造成膝蓋的損傷。

除此之外,喜歡跑步的人建議換成專業的跑鞋,一般跑鞋都具有減緩衝力的作用,可以減小跑步時衝力對膝關節的損傷。對於一些本身膝關節不太好的人,不建議跑步,可以選擇競走,既到達了鍛鍊的目的,又氣到了了保護膝關節的目的。


張浩醫生


會的。 原因:有腳形不正 的,如高足弓 扁平足 大腳趾外翻,這些長時間跑步🏃就會引發膝關節痛。

骨盆不正 膝關節有錯位 增生 O型腿 X型腿,也是不能跑步🏃的

還有其它原因也不能跑步🏃

正常的人跑步🏃前一定要熱身,先放鬆肌肉,快走一會兒再慢慢加速跑起來,跑完也要放鬆肌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