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1980年4月15日起,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含壹圓、伍角、貳角、壹角共4種面額,屬於第三套人民幣範疇的金屬幣。第三套人民幣金屬幣於1986年停止發行,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套退出流通領域的硬幣。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壹圓的正面圖案為國徽,國名及發行年號,背面為長城和麵額;伍角、貳角、壹角三枚角幣的正面均為國徽與國名,背面均為面額,麥穗、齒輪、發行年號。壹圓材質為銅鎳合金,角幣材質均為銅鋅合金。

1980-1986年份的壹圓長城幣分別由上海造幣廠、瀋陽造幣廠鑄造,生產週期跨度達5年之久, 壹圓長城幣有多少個版別。


一、壹圓長城幣特徵差異及成因分析


1982年、1984年、1986年3個年份只鑄造了精製幣,其他年份既鑄造了精製幣,也鑄造了普制幣(1985年普制貳角幣未鑄造)。 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4個年份,共計15枚普制長城幣(含角幣)。
(一)精製幣與普制幣。

精製幣採用的是幣坯衝切拋光、模具噴砂處理、幣面凹部拋光至鏡面、單一操作包裝等特殊工藝,其外形完整無暇,圖案及文字輪廓清晰。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二)精製幣與精製幣。 主要表現在噴砂程度不同上,即:有“重噴砂”、“輕噴砂”之分(見圖2)。 上海造幣廠生產的精製幣噴砂密度相對較大,屬“重噴砂”;瀋陽造幣廠生產的精製幣噴砂密度相對較小,屬“輕噴砂”。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三)80無磚與80有磚。

1980年壹圓是長城幣由上海造幣廠生產。 前期生產的長城幣背面長城圖案前面左側城樓上方的箭樓部分,無磚的縫隙痕跡,整個箭樓牆面呈一個平面;幣的正、背兩面凹入部分,鏡面效果較強,無雜亂的鑄造紋理,幣面色彩一致、清新整潔、美觀大氣。後期生產的長城幣背面長城圖案前面左側城樓上方的箭樓部分,佈滿了磚的縫隙痕跡,凹入部分有國徽透打形成的彩虹狀痕跡,無鏡面效果;背面凹入部分,有輕微的片狀鑄造紋理。

“無磚”、“有磚”兩大特徵的原因,主要是生產廠家對後期鑄模進行了修正。因此,1980年有磚版也可說是壹圓長城幣的定型版,而無磚版也可稱為“試驗版”或“錯版”。(見圖3)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四)81年凝霜、81年鏡面與81年普通。1981年壹圓長城幣的特徵最為複雜:一是生產週期最長,已發現的盒裝封籤日期就有1982年、1983年、1985年、1986年4個年份(不排除有其他年份);二是卷幣包裝用紙種類最多,有蠟紙、白亞光紙、白高光紙3種;三是幣的外觀特徵差異最大,有凝霜效果、鏡面效果和普通幣3種。
1、凝霜版(或稱初鑄幣,見圖4):瀋陽造幣廠生產,幣面凝霜效果明顯,凹入部分均無雜亂的鑄造紋理,幣面色彩一致、清新整潔;幣邊直、齒長呈直角狀,幣身較厚,凸顯大氣(見圖5);幣正面“中國人民共和國”國號及“1980”年號的字體,筆劃寬平、粗細一致、盡顯穩重(見圖6),幣的整體特徵與1980年無磚版基本一致。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2、鏡面版(或稱鏡面版初鑄幣,見圖7):瀋陽造幣廠生產。幣的凹入部分鏡面感強,無雜亂的鑄造紋理,幣面清新整潔;幣的邊齒形狀、幣身厚度及國號年號字體特徵,與凝霜版完全一致,與1980年無磚版壹圓長城幣的整體特徵更為相近。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3、普通版(見圖8):瀋陽造幣廠生產。幣的整體金屬質感較強,缺少柔和感;凹入部分有較多的線狀鑄造紋理,幣面顯得較為凌亂;國號字體筆劃“豎”粗“橫”細,年號字體細窄、凸起感強;幣的邊緣滾邊處理程度較大,幣身厚度較凝霜版、鏡面版要小;整體品質與凝霜版、鏡面版相差甚遠(見圖9)。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五)83年壹圓長城幣。1983年壹圓長城幣由上海造幣廠生產(見圖10)。幣的背面長城圖案上方的凹入部分,也有國徽透打形成的彩虹狀痕跡,背面凹入部分的片狀鑄造紋理較輕,無鏡面效果,幣的特徵與1980年有磚版基本一致。1983年壹圓長城幣繼承了上海廠的風格,可謂是1980年有磚版壹圓長城幣的翻版(見圖11)。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六)85窄距與85寬距。1985年壹圓最後發行的普制長城幣,分別由上海造幣廠、瀋陽造幣廠生產。

上海廠生產的1985年壹圓長城幣 有3個主要特徵(見圖12、圖13):一是正面的年號字體較小、字間距較窄;二是背面長城圖案上方的凹入部分,也有國徽透打形成的彩虹狀痕跡,但較1980年有磚版的程度要輕;三是背面長城圖案中右起第二個城樓下方的第二個臺階,與第一個臺階呈夾角狀;幣的凹入部分沒有雜亂的鑄造紋理,幣面顯得較為整潔清氣。

瀋陽廠生產的1985年壹圓長城幣(見圖12、圖13), 正面的年號字體較大、字間距較寬;背面長城圖案上方凹入部分無彩虹狀痕跡,長城圖案中右起第二個城樓下方的第二個臺階,與第一個臺階呈平行狀;幣的凹入部分有雜亂的線狀鑄造紋理,金屬質感較強。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對壹圓長城幣作以下的版別分類:壹圓長城幣有2個“母版別”和16個“子版別 ”
“母版別”一:精製幣。下有“子版別”:1、各年份的精製幣;2、上海廠、瀋陽廠鑄造的精製幣。兩者相互聯繫、互為補充、形成合集。


“母版別”二:普制幣。下有“子版別”:1、各年份的普制幣;2、同一年份,但生產廠家不同、特徵不同的普制幣。兩者合併內涵、擴至外延、去同求異。

壹圓長城硬幣版別大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吧!(建議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