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楊爍式爸爸被罵慘了:不會帶孩子的男人,其實也很可憐……

楊爍式爸爸被罵慘了:不會帶孩子的男人,其實也很可憐……

曾經在《歡樂頌》裡吸睛無數、被稱為“荷爾蒙男神”的小包總楊爍,如今卻被廣大網友罵慘了,尤其是有孩子的女性網友,紛紛稱他是個“不稱職的爸爸”、“油膩男”等等。

原因很簡單,楊爍帶兒子上了某檔知名親子類節目,最近這個節目登錄網絡熒屏了,從片花、先導片到正片,楊爍幾乎被當成了育兒界的典型反面,連續幾天登上網絡熱搜,被網友口誅筆伐,連他老婆都沒能逃過輿論壓力。


楊爍式爸爸被罵慘了:不會帶孩子的男人,其實也很可憐……


在節目中,楊爍給人一種“嚴父”形象,對待兒子總是冷冰冰的,各種指手畫腳,時不時還會發飆。看著小朋友楊雨辰可憐巴巴的樣子,我都有點不忍直視,這真的是親爹嗎?

但是,看完全部視頻後,我卻生氣不起來,反而有點可憐這個看起來兇巴巴的爸爸。


刻意讓孩子吃苦的父母,實際缺乏安全感

這檔綜藝的外景地在稻城亞丁,可能不少人都去過。這裡地處青藏高原的東部,海拔在4000多米左右,容易產生高原反應。節目組曾經提醒每一組家庭,如果孩子吃力、走不動,爸爸們可以適當抱一下,避免孩子身體產生過大負擔。

但是楊爍不僅表示拒絕,還催促兒子小跑前進,如果比自己走得慢,就要孩子重新跑一遍。


楊爍式爸爸被罵慘了:不會帶孩子的男人,其實也很可憐……


在節目中,能聽到小雨辰“吭哧吭哧”的喘息聲,採訪時,楊爍表示:“看到孩子這樣哪個爹不難受,可我要是抱了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滿臉問號,你做了啥努力?

其實這樣父母很多,尤其是父親,他們人前人後都要表現出對孩子的嚴苛要求:如果是兒子,就要像個小男子漢,不許哭,不許喊累;如果是女兒,則要“自強獨立”,不能嬌滴滴的。

表面上看,這對幼小年紀的孩子很殘忍,很多人會覺得這些爸爸冷酷無情,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是不愛孩子,而是不知道如何愛孩子。

楊爍式的爸爸們擔心,孩子將來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困難,所以從小就要鍛鍊他們的堅強意志,本質上是在用教訓孩子的行為來滿足自己內心缺失的安全感。

只不過,錯把傷害當成了堅強。

這種情況下,媽媽的角色將會發揮很大的調和作用。當爸爸衝孩子發火或因為缺乏感情的管教而讓孩子感到委屈時,媽媽不要僅僅給孩子“止哭”,而是要幫助孩子理解爸爸:“其實爸爸是想讓你變得堅強、勇敢,他非常非常愛你,不是討厭你。”然後私下找孩子他爸談談如何好好說話、把話說好。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被父母否定,他們就很難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評價,會造成極度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表現在人前的樣子就是膽小、畏畏縮縮、愛哭等。


楊爍式爸爸被罵慘了:不會帶孩子的男人,其實也很可憐……


父親的尊嚴,來自彼此的信賴

我不清楚楊爍的家庭如何,但通過看這檔節目,我猜或許他小時候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嚴父”或“嚴母”式家庭,耳濡目染,認為父母必須表現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孩子才會服從、才會乖巧。

想到這又開始同情他:缺愛的孩子長大了,變成了不懂愛的父母。

很多男人,既是孩子的父親,又是妻子的丈夫,更是一家之主,這些多重身份讓他們對“尊嚴”這個話題更加敏感,生怕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開始有質疑或不服從自己的行為。

事實上,棍棒底下未必能出孝子,孩子或許在幼時會因為個體強弱的懸殊而暫時屈服,成年後,翅膀硬了,便會瘋一般的逃離原生家庭。

父親在孩子面前到底有幾斤幾兩的尊嚴,取決於他和孩子之間的信賴連接有多緊密。

比如節目中,楊爍斥責兒子走路姿勢不好看,讓兒子重新走。殊不知,連網友都看出來,孩子是因為鞋子溼了換了雙不適應的雨靴才走路不自然,身為孩子的父親卻全然不知,還把孩子的不舒服視作一種錯誤進行懲罰。


楊爍式爸爸被罵慘了:不會帶孩子的男人,其實也很可憐……


類似的處理行為在孩子心中,即:你沒有試圖理解過我,你越兇,我越不敢說話,算了,我還是不要說了。

這樣,父親和孩子的心靈距離越拉越遠,即便男人裝出一副嚴厲的樣子,在孩子心裡依舊是冷冰冰、沒有信服力的“爸爸”而已。


如何做一個好父親?媽媽請幫幫他!

在育兒問題上,我們女性同胞的腳步永遠領先男性,除了身為人母的天性外,女性的情感更加細膩、柔軟,同理心也普遍比男性強一些。

楊爍這樣的“問題爸爸”,需要另一半幫幫他。

1、讓孩子變得有力量

節目中有一個細節,楊爍想在一風景處和兒子照相,說出口的卻是:“拍不拍?拍還是不拍?”

節目組給貼的標籤是“刀子嘴豆腐心”,但這樣不會好好說話的男人,他已經活了三四十年了,你想一朝一夕改變他,恐怕很難。


楊爍式爸爸被罵慘了:不會帶孩子的男人,其實也很可憐……


能看到的是,小雨辰在爸爸的冰冷語氣中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能揣摩爸爸的想法,最後弱弱說了句拍。這種情況肯定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作為媽媽,我們需要時間去改變爸爸,但更迫切的是給予孩子應對這些情景的力量,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畢竟,我們把爸爸打磨成溫柔人設,也避免不了孩子走入社會後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說話就是這個樣子的,你現在不教ta合理表達自己,又有什麼方法永遠保護孩子呢?

2、給老公提出明確的陪娃要求

現在很多媽媽們抱怨自己老公就是個“擺設”,娃全是自己一手帶,老公不管,也不會管。

其實,很少有爸爸天生就比媽媽會帶娃,你要給他設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

“今天晚上你給孩子講故事。”

“週六你帶他去公園騎車。”

“你陪孩子玩一會。”

……

只有明確的要求,才會讓男人明白你想讓他做什麼,而不是抱怨“你怎麼就不會替我分擔分擔呢”,因為很多男人確實不知道從何下手,一味的抱怨只會激發矛盾,也讓他們與孩子獨處時關係變得更糟。


楊爍式爸爸被罵慘了:不會帶孩子的男人,其實也很可憐……


3、避免情緒化

在很多母親為主導的家庭中,因為爸爸的參與度過低,導致媽媽對爸爸頗有微詞。但是,每當你想數落這個男人時,先想明白兩個問題:你為什麼嫁他?你還想不想和他一起過?

現在不是婚姻包辦的年代,一個女人願意嫁給一個男人,肯定是有理由的,即便是他賺錢養家,也是一個合理理由。如果你覺得他一無是處,是否又想和他繼續過下去呢?如果想,就要考慮一下你們彼此的關係,更要考慮孩子生長的環境,不然不如離婚。

在遇到問題時,情緒化的處理既傷害感情,又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即便我們在爭論中取得勝利,證明了女人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但最後又能收穫什麼呢?傷痕累累的感情?目睹父母吵架的孩子?

換種角度想,不會陪娃的男人也很可憐,他的原生家庭沒有教會他這些,所以作為強大的女人,我們應該幫助他,幫他等於幫自己孩子,從我們這代人開始不把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帶給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