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成都拿出兩大“利器” 助企業邁過融資“坎”

安排3.93億元的財政科技經費投入,共同設立信貸資金規模達53.22億元的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資金池,幫助2543家(次)企業獲得“科創貸”信用貸款55.06億元……12月24日,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發佈一組數據,展現成都科技企業發展活力。

“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是不少科技型企業發展中面臨的一道“坎”。近年來,先導生物、極米科技、銳成芯微等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成都拿出兩大“利器”,幫助企業邁過融資這道“坎”。

建一座“資金池” 3.93億元財政資金撬動53.22億元貸款

提起極米,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在創業之初,這家企業也曾面臨融資難題:作為一家輕資產的科技公司,沒有房產和固定設備,儘管前景不錯,但要獲得銀行貸款卻困難重重。

這樣的問題並非個例。科技企業技術密集、高層次人才佔比高,但這些最寶貴的“資產”卻很難作為貸款抵押;對金融機構來說,很難準確定義企業的技術能力、產品收入等,發放貸款又擔心風險過大。

該如何破題?成都建起一座“資金池”,來增強銀行對科技企業的信心。

為解決輕資產科技企業的債權融資“首貸”問題,成都市科學技術局聯合市財政局,協同推進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方式創新:將原先無償撥付給科技型企業的資金,通過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建立“增信+補償”機制,當企業發生貸款逾期損失時,對合作銀行給予風險補償。截至目前,成都已聯合15家銀行、3家擔保公司、1家保險機構、1家科技小貸和9個區縣共同設立信貸資金規模達53.22億元的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資金池,而其中的財政資金僅3.93億元。

成都創新多元化風險緩釋模式,健全科技金融風險分擔機制,消除銀行的後顧之憂。“科創貸”引入市區兩級政府、保險公司、擔保公司與銀行共同設立風險補償資金,專項用於分擔銀行在開展“科創貸”業務過程中由於企業債務違約等失信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建立“銀行+政府”“銀行+政府+保險”“銀行+政府+擔保”的信貸融資模式;確立差異化風險分擔比例,政府最高分擔60%、銀行最多承擔40%的風險,形成“多方協同、風險共擔”的債權融資新模式。

建一座“金融服務超市” 為科技企業提供全鏈條金融服務

日前,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6)》在英國倫敦發佈,首次引入金融科技排名,成都金融科技排名全球第18位。

亮眼的成績離不開科技企業的支撐。在成都重點打造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科創通”上,一組數據印證成都科技企業的發展活力:目前,平臺已有雙創載體289家,雙創導師947位,科技成果2237項,累積技術交易額達4023億元。

“科創通”平臺按照“線上平臺+線下活動+雙創載體”三位一體的架構,聚合債權融資服務、股權融資服務、上市融資服務、科技與專利保險服務、資本要素市場、投融資中介服務等科技金融服務資源,建一座產品豐富的“金融服務超市”,為科技企業提供全鏈條、精準化的科技金融服務。

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科技企業融資需求,成都還開發了科創投、科創保、科創券、科創貼等科技金融服務產品。此外,成都還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在企業債權融資、創業投資、上市融資等投融資環節,通過貸款貼息、擔保費補助、信用評級補助、天使投資補助、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改制與掛牌補貼等方式實現財政金融聯動,拓寬科技企業融資渠道;同時設立規模為4億元的天使投資引導資金,解決科技創新企業“最先一公里”的資金來源問題。(程文雯)

原標題:兩大“利器” 幫企業邁過融資“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