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何說,客觀地講,是美國為首的西方瓦解了烏克蘭,而俄羅斯不願意烏克蘭被肢解?

新文化街男孩


這種說法非常荒謬完全站不住腳的,這樣的說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俄毛侵略者唱讚歌,汙衊烏克蘭人民捍衛主權!

從歷史來說,烏克蘭和俄羅斯都屬於前蘇聯,前蘇聯解體就是由俄羅斯葉利欽,烏克蘭克拉夫丘克,白俄羅斯總統在明斯克決定分家,十五個加盟共和國友好的分手,互相尊重獨立,互相尊重領土完整,分家以後,由於烏克蘭比較貧困,而且沒有天然氣,需要俄羅斯供應,而俄羅斯天然氣需要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過境送到歐洲,兩者之間經常為氣價和過境費鬧矛盾,影響了兩國關係,俄羅斯動不動以停氣威脅,烏克蘭都是因為歐洲的援助過關(停氣歐洲也吃不消,只能幫助烏克蘭了),烏克蘭人民當然親近歐洲遠離俄羅斯了,後來烏克蘭發顏色革命,親俄羅斯總統被推翻,這個時候,俄羅斯強勢出手,以武力入侵克里米亞,並且在烏克蘭東部以烏克蘭人的名義搞獨立,直接分裂烏克蘭領土,對於俄羅斯的入侵行動,烏克蘭已經沒有其它選擇,只能求救於美國為首的北約,而美國人尊守二戰以後蘇美之間的約定,兩國之間的武裝部隊從不直接接觸,對於烏克蘭的求救,美國只能經濟軍事援助,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為了防止俄羅斯冒天下之大不韙,入侵烏克蘭全境,結納烏克蘭為北約夥伴國,所以,俄羅斯才是分裂烏克蘭的罪魁禍首,而美國為首的北約則是烏克蘭的捍衛者!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這種說法根本就不成立,什麼美國與西方去瓦解烏克蘭,什麼俄羅斯不想肢解烏克蘭。

這種遮羞布只有獨裁者宣傳專用的,從烏克蘭獨立自主的第一天起,就跟著俄羅斯走,但是走了十二年,什麼都沒有得到,反而因為天然氣欠款與價格,俄烏之間鬧翻了天。

最終才始烏克蘭選擇向西方去發展,這就是所謂的顏色革命,這與西方及美國有關嗎??

俄羅斯又不肯讓利,又不肯免債務,烏克蘭本身經濟危機四伏,被逼無奈,才選擇了向美國及西方經濟靠攏,今天的白羅斯也是如此簡單易懂的問題,為什麼非要忽悠我們大家。

俄羅斯忽悠完了烏克蘭,現在又來忽悠白羅斯,一句話概括為,沒有好處給兄弟們,還要兄弟們去擋子彈朝自己的頭上飛。

眼看烏克蘭控制不住了,才開始產生肢解烏克蘭,讓烏克蘭的俄羅斯族發動武裝叛亂,當烏克蘭新政府成了,進行武裝剿匪之時,俄羅斯又私自秘密派軍隊去幹涉。

克里米亞的吞併行為,就竟是誰在想肢解烏克蘭,一目瞭然吧?其實不是因為刻赤海峽危機,俄羅斯派重兵壓境,烏克蘭至今都沒有加入北大西洋公約國家,是烏克蘭政府不斷邀請下,北約才免強派兵去支援,美軍艦至今也沒去烏克蘭本土。派去的幾百軍隊,這麼一支規模化的軍隊,又能防止俄羅斯的十幾萬大軍嗎?


隨雨飄渺


1.非常認可題主的觀點,現在的烏克蘭事實上就是美西方為主的一方,為了能夠圍堵肢解俄羅斯,將烏克蘭瓦解的!俄羅斯本不願意這樣的。

2.從斯拉夫血統上講,烏克蘭、塞爾維亞、白羅斯、俄羅斯都是同一血脈,肯定不想現在這樣:雙方處於對峙狀態。

3.烏克蘭獨立後,其實剛開始與俄羅斯關係還是很好的,而俄羅斯也能夠盡心幫助烏克蘭。但是,從街頭革命發家的烏克蘭政治寡頭們,開啟了倒向西方的節奏,也就是顏色革命。而顏色革命其實就是西方國家在背後使壞。

4.北約東擴擠壓俄羅斯、圍堵俄羅斯,是美西方的一貫做法,尤其是美國領導下的北約,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只能積極應對。尤其是克里米亞事件,導致美西方各種制裁俄羅斯不斷......刻赤海峽衝突,如果沒有西方國家背後霍霍,波羅申科是沒有這個膽量的。

因此,不是俄羅斯要怎麼樣烏克蘭,實在是因為美西方想圍堵俄羅斯,才造成了現在東烏克蘭戰事不斷!如果再發生衝突,東烏克蘭獨立出來,大家也不要吃驚!


英武


我也想說說這個問題。

烏克蘭在蘇聯時代可是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其地位不言而喻。由於蘇聯產業分工的需要,烏克蘭擁有三成以上的蘇聯重工業,許多重要的產品,比如發動機,造船,導彈制導導引機等,烏克蘭佔有蘇聯絕大部分產能或者乾脆就是獨一份。

同時,烏克蘭擁有蘇聯最強大的農業生產能力,提供了蘇聯半數以上的糧食和其它農業產品。這一情況,即使在進入新世紀時也沒有改變,烏克蘭當時依舊是獨聯體國家中農業最發達的。

作為俄羅斯來說,烏克蘭的重工業體系與自己的重工業體系成龍配套,是俄羅斯維持領先全球的重工業能力的關鍵支撐。同時,烏克蘭可以為俄羅斯提供大量廉價的農業產品,保證俄羅斯自己農業發展起來之前的糧食安全。

烏克蘭地處中歐,東鄰俄羅斯,西傍波蘭,匈牙利等歐盟國家,具有天然的地利之便。俄羅斯藉由烏克蘭,可以很方便很廉價的向歐盟出口能源和重工產品,賺取外匯,並進口歐盟產品。

烏克蘭控制著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是借土生存。而克里米亞關係俄羅斯黑海戰略方向的安全,是俄羅斯確保自己南部海岸線安全的關鍵,是生死戰略要地。

烏克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歷史上又曾是並肩作戰的同胞兄弟,有著傳統的思想,民族和歷史紐帶,烏克蘭保持穩定,可以為俄羅斯提供戰略縱深,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也很重要!

基於以上原因,俄羅斯最不希望烏克蘭生亂分裂,這樣前述的俄羅斯的國家需求都將處於不確定狀態或者乾脆不能滿足,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不可承受的!

反觀西方,上述烏克蘭的優勢恰恰是西方不願意看到的。烏克蘭的重工業優勢和農業優勢是俄羅斯的夥伴,卻是歐盟和美國的競爭對手!上世紀九十年代,烏克蘭大量的出口原蘇聯軍事裝備和工業技術。由於蘇聯產品傳統的質優價廉,又沒有什麼政治附加條件,烏克蘭搶了西方不少生意。這個賬西方當然沒有忘!就憑這一點,烏克蘭這個競爭對手就必須搞掉!

烏克蘭國內如果統一穩定,又有俄羅斯這個大市場託底,那烏克蘭國家發展起來,豈不是給西方製造對手嗎?可是烏克蘭國家穩定,怎麼把烏克蘭徹底打壓下去呢?只有搞亂它甚至拆分它,才能做到!(俄羅斯雖然也不希望烏克蘭強大,但也絕不希望烏克蘭混亂。因為俄羅斯憑蘇聯遺留的產業佈局已經可以有效的控制烏克蘭的工業運作,把它納入到自己的體系中來了,烏克蘭再發展,俄羅斯也有辦法控制!不至於給俄羅斯造成大的損害,同時俄羅斯還有可能從烏克蘭的發展中獲得利益!而烏克蘭亂了,俄羅斯不能得到一點好處反而會有大損失!)

烏克蘭可以是俄羅斯的戰略緩衝,當然也可以是西方擠壓俄羅斯生存空間的先鋒!既然西方反俄的大政方針已定,那就要設法把烏克蘭拉到自己這邊來。怎麼拉?如果烏克蘭四平八穩是不行的,必須搞亂它,扶植代理人,挑撥離間,造謠生事,製造衝突,對於烏克蘭這樣東西有別的國家,是非常有效的!烏克蘭亂了,加上代理人有意引導,烏克蘭倒向西方就可能成功。至於烏克蘭國家和社會撕裂,甚至分裂內戰。西方不是沒有想到,不過,這是成本,烏克蘭要付出的成本,與西方無關。

至於克里米亞,烏克蘭倒向西方,這個地方猶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了,西方在時隔一百六十年後,再次掌控黑海主動,自南方威脅俄羅斯腹地,從而繼東西兩線後,再開闢南線這個新的擠壓俄羅斯的戰略方向,增加俄羅斯的戰略壓力,消耗俄羅斯的戰略資源。可是烏克蘭不倒向西方,這一藍圖就無法實現!

所以,西方恰恰是造成烏克蘭國內分裂的主要推手!西方扶植親西方的代理人,挑動和刻意放大了烏克蘭原本存在的東西部矛盾,製造民族主義情緒,對西部出現的迫害俄語人群的民族歧視行為和法西斯勢力視而不見。利用東西矛盾,發起顏色革命。在顏色革命成功後,默許奪權派制定國家層面的歧視限制迫害俄語族群的政策,以此打壓親俄派。

在烏克蘭東部和敖德薩等地的俄語族群對顏色革命和國內歧視俄語族群的情況進行遊行抗議之時,西方再次允許顏色革命派武力對付這些遊行活動。在政府的武力行動中,更是出現了大批的西部法西斯民族分子,這些人肆無忌憚的毆打甚至謀殺抗議的俄語族群人士。僅敖德薩遊行示威中被打死的親俄群眾就達上百人。局勢實際已經失控了。

俄羅斯支持原親俄派政府對抗顏色革命的計劃失敗,亞努科維奇政府倒臺,其本人出逃俄羅斯。情報顯示新的波羅申科集團早已經制訂了將克里米亞交給北約使用的計劃。俄羅斯在事關國家安全的問題上是不拖泥帶水的,幾天之後,克里米亞事件發生!

而東西部矛盾惡性爆發的後果就是東部各州鬧獨立。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成功了!哈爾科夫,敖德薩等地被打壓下去,但依舊暗流湧動。西方本來設想,即使發生分裂,以政府軍的力量,還是能夠控制局面的。沒想到克里米亞俄羅斯親自出面乾的乾脆利落,西方竟無可奈何!頓巴斯地區政府軍在西方軍事顧問的指導下居然又打敗了!即使是西方自己也承認自己扶植的代理人是腐敗到了骨子裡。

烏克蘭的局面,西方和俄羅斯都獲得了部分利益,西方成功的把烏克蘭拉上了反俄戰車,烏克蘭成為了反俄先鋒。同時成功把烏克蘭重工業搞得徹底瓦解!一個傳統坦克裝甲車製造強國,現在自己造不出來合格的裝甲車!居然要求著美國恩賜給自己美製裝甲車!同時,美國也藉此再次實現了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再次打擊了德國勢力,烏克蘭亂了,德國利益無法得到保證!

而俄羅斯則成功的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克里米亞問題,保障了自己的南線安全。在東部總算維持了最起碼的戰略緩衝。挫敗了北約將刀頂在俄羅斯家門口的計劃。獲取了頓巴斯可觀的工礦業設施並納入俄羅斯工業系統。威懾了其它潛在的蠢蠢欲動的反俄勢力,振奮了所有在外俄族人的精神和信心!

就連那些顏色革命奪權派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們攫取了國家權利,並由此獲得了海量的經濟利益。他們一個個的都發了大財,國家的財產通過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文件變成了寡頭們的私人財產!同時,他們都成功的獲得了西方的庇護,一旦國內有變,可以帶著財產到西方國家享樂去。

輸家只有一個,烏克蘭普通老百姓!無論誰掌權,老百姓都沒有獲得好處,卻依然要承擔稅,費,還有地方實力派的攤派(和當年民國時代的我們何其相似!)還有鮮血!而國家則一天天的衰敗下去。

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西安劉律師


謝頭條!烏克蘭危機是北約東擴的必然結果,西方國家打著民主救烏的旗號,忽悠了烏克蘭所謂的民主派,讓烏克蘭嘗下了被西方國家分裂的苦果,烏克蘭到了今天被肢解的地步,不能不說是美國及其北約忽悠的結果。



讓烏克蘭民主派沒有想到的是,北約壓根就沒有想幫助烏克蘭的好心腸,他們表面上答應全力幫助烏克蘭,其實在把烏克蘭當作犧牲品,試圖通過忽悠烏克蘭,讓其和俄羅斯首先鬥起來,造成兩敗俱傷,爾後他們在從中進行干涉和調解,坐收漁翁之利,最終徹底讓烏克蘭成為北約與俄羅斯進行角鬥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



事實證明,正當烏克蘭需要西方國家幫忙的時候,北約卻無情的拋棄了烏克蘭,一句"烏克蘭目前尚不具備加入北約的條件"搪塞玩耍了烏克蘭。當烏克蘭和俄羅斯拔劍相向、針鋒相對時,沒有人看見北約真正有幫助烏克蘭的舉動,一個個成了縮頭烏龜。



相信西方就等於自取其亂。西方國家不會為了烏克蘭的利益和俄羅斯大打出手,隨著俄羅斯的不斷強硬,烏克蘭賠了夫人又折兵,白白把克里米亞讓俄羅斯佔去,又搞得其東部長期處在戰亂之中,這正是西方國家所要的結果。

烏克蘭分裂肢解,對俄羅斯當然不利,一個獨立的烏克蘭對俄羅斯在政治和西部邊境安全上有利,如果烏克蘭分裂成許多小國,這些小國經常為了利益不能保持和平與穩定,這對俄羅斯西部安全來說,不但等於失去了可靠的屏障作保護,反而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


知未是也


謝謝你的提問。實話實說我同意這種看法。

首先說說俄羅斯不願肢解烏克蘭

烏克蘭是一個多民族多教派的國家,而且東西差別比較大。東部俄羅斯族人多,西部烏克蘭族人多。還有其他一些民族教派,都有一定的傳統地域性文化性。

如果烏克蘭一塌糊塗,到處都是分裂抗議,顯然不利於俄羅斯周邊需要一個安定、統一的烏克蘭願望。

但是,烏克蘭就是要跟俄羅斯鬧個你死我活,現在的結果是,東部在鬧獨立,南部一個克里米亞已經逃到俄羅斯了。

處於如此失敗的烏克蘭,還要繼續瘋狂以為有美國做靠山,什麼都不是事。

其實,烏克蘭政治家,真不如中國老百姓明白的一個簡單道理:遠親不如近鄰!

枕頭邊上就是俄羅斯你大哥不好好陪著,偏偏要請個前不著店,後不著村的美國大美女睡,這不是自己找死還沒人搭救你嗎?

虛幻的西方極樂園迷信困惑

走平等互利發展的道路,走依靠自己發展的道路,肯定沒有錯,但是,貧困的人,往往好美麗的幻想,這就是烏克蘭。

事實上,蘇聯解體就是一個西方的陷阱。

不過,蘇聯解體以後,還不是最壞的結果。

因為,如果選擇合適的路,照樣可以走的很好。

例如土庫曼斯坦,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國策不錯,他們不像烏克蘭非要在國際上找一個大哥跪拜結盟。

人家土庫曼斯坦實行不結盟,不是發展的挺不錯嗎?不也是蘇聯解體以後的一個國家嗎?

但是,烏克蘭就是不,我就是要幻想與美國結婚以後,就會分到一筆財產,你說你想到哪去了?

美國的夢,才是跟烏克蘭結婚,得到一筆財產,馬上跟你離婚!

你想想,你想把美國夢敢拿到你們家的被窩裡晤著,你叫特別能夢想美國還做什麼夢!

跟著美國老大哥十多年了,摸到美國大美女的面紗了嗎?

誰是瓦解烏克蘭的幕後黑手

現在烏克蘭的說法肯定是,俄羅斯把烏克蘭給弄亂了,肢解烏克蘭的就是俄羅斯。

我覺得,是個有腦子的都看得出來,把烏克蘭弄得一團糟,符合俄羅斯的利益嗎?

俄羅斯無緣無故得搭上幾百萬軍隊給你看門,自己的門還大開著呢!萬一白令海峽不安定,你說是給你烏克蘭看門還是給自己看門?

蘇聯解體本身,就是美蘇冷戰的巨大成就,人家美國笑了,你呢?烏克蘭笑了嗎?俄羅斯笑了嗎?

前面說了,蘇聯解體還不是最壞的。為什麼就你烏克蘭一茬接一茬的弄顏色革命?革命的成果呢?

一個果子比一個果子爛,一年的果子不如一年!

這就是烏克蘭,賴誰去?

一會兒加入北約,一會兒跟著美國製裁俄羅斯,你怎麼就不想想烏克蘭的果子到底還能不能吃下去,烏克蘭還有幾個果子可以吃到明年?

讓烏克蘭的果子不能熟,讓烏克蘭的果子爛了,是俄羅斯干的嗎?

中國有句話叫做:認賊作父。

烏克蘭,啥時候你能找到自己的親爸爸呢?俄羅斯不是,起碼還是一個枕頭邊上睡過的兄弟。北約是,美國是嗎?

你自己拭目以待好了。


千千千里馬


烏克蘭現在已經是處於分裂解體的狀態,烏克蘭民族的分裂,是俄美對烏克蘭的互相搶奪撕扯造成的惡果,在烏克蘭的分裂上,俄美都是罪魁禍首,烏克蘭獨立後,美國開始拉攏烏克蘭,力圖把烏克蘭置於北約的控制下。

而為了不讓烏克蘭投奔西方陣營,失去俄羅斯最後一塊地緣戰略緩衝,俄羅斯也加入了搶奪烏克蘭的競爭,在俄美的互不相讓,互不妥協的極限撕扯下,烏克蘭最終無法逃過分裂解體的歷史悲劇命運。



蘇聯解體後,美國挾勝利之勢,帶領北約收割前蘇聯陣地,在北約東擴的道路上,烏克蘭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戰略要衝,烏克蘭是兵家必爭之地,是北約必須要拿下的戰略要地,北約拿下烏克蘭後,北約就打開了向俄羅斯進軍的門戶。

北約目的不是全盤接收蘇聯的勢力範圍 ,北約是要把俄羅斯周邊範圍吞噬掉之後,對俄羅斯形成全面戰略圍堵,進而伺機再進一步肢解俄羅斯,而如果想再次分裂俄羅斯,烏克蘭是北約必須要拿下的目標,北約軍事力量不能進入烏克蘭,北約就無法完成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北約更無法開始實施肢解俄羅斯的歷史進程。



而烏克蘭對於俄羅斯也是核心戰略利益,失去烏克蘭戰略緩衝,俄羅斯將直接暴露在北約軍事力量的威懾下,俄羅斯大門洞開,俄羅斯就面臨最嚴峻的生存危機,俄羅斯家門口是虎視眈眈的北約軍事力量在窺視,俄羅斯安能入眠!



烏克蘭是歐洲地緣戰略要衝,是俄美都必欲得之的戰略支點,重要的地緣戰略地位,也害苦了烏克蘭,俄美在烏克蘭的爭搶是一種極限競爭,在俄美的極限撕扯下,烏克蘭會被俄美兩大軍事強權一分為二。


松間山水畫


美國帶頭反對肢解烏克蘭。美國沒有佔領烏克蘭一寸領土,在被俄羅斯侵略後,沒有人敢為烏克蘭出頭,是美國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支援烏克蘭反抗侵略,很多人卻說怪美國。對美國來說,肢解俄羅斯有興趣,但是沒有能力肢解,肢解烏克蘭毫無意義。

俄羅斯已經肢解了烏克蘭。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大片領土,很多人卻認為俄羅斯是“被迫”侵略。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操控烏克蘭東部從烏克蘭分裂出去(冒充東部民間武裝),並申請加入俄羅斯。別說什麼固有領土,俄羅斯98%的領土都是最近500年侵略他國得來的,克里米亞是1783年搶來的,俄羅斯只有2%的領土是固有領土。蘇聯解體後,布達佩斯備忘錄和烏俄條約都確認克里米亞是烏克蘭領土,所以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先獨立公投,從烏克蘭獨立出去,第二步,再加入俄羅斯。

烏克蘭與俄羅斯有世仇,曾經大量人員死於俄羅斯暴政,曾經被禁止使用烏克蘭語,烏克蘭當了多年的二等公民,俄羅斯烏克蘭並非是很多人認為的好兄弟。在大多數烏克蘭看來,俄羅斯就像二戰時期的的日本一樣可惡。

烏克蘭是主權國家,有權發展自己的內政外交,只要沒有侵略他國,俄羅斯無權干涉。跟著俄羅斯混了幾百年,烏克蘭沒過過好日子,跟致富能人西方混的想法很正常。

俄羅斯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毀滅數次,世界上沒有國家能威脅俄羅斯的安全,烏克蘭無論加入北約還是歐盟,都不可能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反而是俄羅斯隨時威脅周邊國家安全。吞併他國領土總是要有藉口的,侵略者總能找到藉口,這就是所謂的強盜邏輯。當年日本侵華也找到了各種可笑的藉口,日本軍隊每挑起一次戰爭前,總是要先找一個藉口,然後再進攻,似乎是中國喜歡“挑釁”,日軍“被迫”侵略。

烏克蘭問題上,毫無疑問俄羅斯是強盜。美國已經對烏克蘭最大限度的支持,支援烏克蘭反抗強盜,嚴厲制裁俄羅斯。可是俄羅斯是核武器大國,美國不可能冒著世界毀滅的風險直接跟強盜硬碰硬,這不能怪美國,因為美國是理性人不是神經病。


尋找歷史的truth


持久的烏克蘭危機在2013年11月21日展開序幕,當時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凍結為實現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英語:Ukraine–European Union Association Agreement)的準備工作。這個決定導致反對者舉行大規模抗議示威,稱為“Euromaidan”(字面解作“歐洲廣場”)。如此的抗議示威持續幾個月之後,在2014年2月22日,亞努科維奇被示威者趕下臺,他逃出烏克蘭首都基輔。大多數支持他的都是來自烏克蘭東部和南部,這些主要流行俄語的地區在他下臺後發生騷亂。隨後在屬於烏克蘭的自治地區的克里米亞出現政治危機,結果3月18日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其後,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發生的騷亂演變成革命之後的烏克蘭政府和親俄羅斯的叛亂份子之間的戰爭。

這場危機對國內和國際都產生很多的影響。依據世界銀行在2014年10月的估計,烏克蘭經濟在2014年因此一危機影響而衰減了8%。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造成俄羅斯盧布的嚴重貶值,並導致俄羅斯金融危機。

頓巴斯戰爭在烏克蘭引起了煤炭短缺,因為頓巴斯地區一直為全國各地發電站所需煤炭的主要供應地。此外,札波羅結核電廠因發生一項事故,被迫關閉其核反應堆之一。這兩個問題的同時發生,導致整個烏克蘭在2014年12月間輪流停電。俄羅斯八大工業國組織成員國的身份也在2014年被凍結。

此外,由於烏克蘭危機,在土耳其興建一條年流量630億立方米(bcm)的新管道已被提出,用來將天然氣傳輸到歐洲,完全繞過了俄羅斯天然氣運輸的傳統樞紐烏克蘭。


用戶82476136549


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後,這片面積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就一直沒有真正消停過。這些年來烏克蘭不但發生過顏色革命,還發生過二戰後歐洲規模僅次於波黑戰爭和克羅地亞戰爭的熱戰。2014年本屬烏克蘭領土之一部分的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兼併,然後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武裝衝突時斷時續,使烏克蘭整體上缺乏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穩定環境。2018年烏克蘭人均GDP僅為3095美元,幾乎淪為了歐洲最窮的國家。



烏克蘭與俄羅斯本來屬於東斯拉夫民族文化圈,歷史上俄烏兩大民族是存在一些矛盾,但俄烏雙方的矛盾遠沒有俄羅斯與波蘭之間的矛盾那麼嚴重。由於前蘇聯時期形成的高度集中式經濟發展體系的作用,使得烏克蘭的企業與俄羅斯的企業之間存在著密切協作的生產聯繫,而且時至今日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經貿交往仍然是很密切的,例如2018年俄烏雙邊貨物貿易額就達117.51億美元,俄羅斯是烏克蘭最大貿易伙伴;2018年上半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直接投資就有4.36億美元,佔了同期外商投資烏克蘭總額的34%還多。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俄羅斯其實是不希望烏克蘭發生戰亂甚至被肢解的,因為那樣是會損害俄羅斯自身的經濟利益。



蘇聯解體後,美國主導的北約集團大舉東擴,將前華約集團的一些國家也收了進去。為了不使北約兵鋒直指俄羅斯本土,俄羅斯希望在俄本土和北約之間存在一片緩衝地帶,這樣俄羅斯西部地區就能夠相對安全一些。而使烏克蘭成為俄羅斯本土與北約勢力範圍之間的緩衝地帶,對俄國家安全是有利的。然而烏克蘭的一些政客卻認為烏克蘭必須完全投入西方發達國家的懷抱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壯大,為此他們積極反俄以贏得西方國家的青睞和支持;烏克蘭某些政客甚至還在烏國內推行“去俄羅斯化”,試圖割裂歷史上烏俄兩大民族業已存在著的密切聯繫,這就引發了烏克蘭東部俄羅斯族人的不滿,為了捍衛本民族的正當權益,烏東部的俄族人甚至自行宣佈成立了“共和國”,與基輔當局對著幹。



烏克蘭出現的亂局給某些西方國家介入東歐事務創造了條件,美國希望把烏克蘭拉入西方陣營,並試圖借烏克蘭之力削弱俄羅斯,為此美國甚至向烏克蘭提供了不少軍事援助。僅從2014年至今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額至少達到了15億美元。美國的援助使得烏克蘭的一些人有恃無恐,加快了倒向西方的步伐。聚居烏克蘭東部的俄羅斯族人不希望烏克蘭倒向西方,因此他們不但宣佈成立“共和國”,還組織了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進行戰鬥。俄羅斯則基於自身的戰略考慮,一方面強力兼併了克里米亞來形成打壓烏克蘭之態勢,另一方面不斷給烏克蘭東部親俄勢力提供支持,這使烏克蘭出現了事實上被肢解的情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其實俄羅斯並不希望烏克蘭陷入混亂甚至被肢解,因為那樣會使俄羅斯自身的利益也受到損失;但是俄羅斯也不會允許烏克蘭完全倒向西方。然而美國出於遏制和打壓俄羅斯的考慮,卻千方百計拉烏克蘭加入西方陣營,美國這種做法激化了烏克蘭中央政府與東部親俄勢力的矛盾,使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等地事實上已經被從烏克蘭母體中分離出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