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慶陽寧縣: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群眾就業致富不發愁

近年來,寧縣將產業扶貧作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相繼建成21個扶貧車間,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穩定增收,走出了一條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新路徑。

走進位於太昌鎮街區的富邦“扶貧車間”,只見一臺臺縫紉機擺放整齊,20多名工人正嫻熟地操控機器,趕製各類服裝。

慶陽寧縣: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群眾就業致富不發愁

今年41歲的劉花梅是太昌鎮申明村人,丈夫有心臟病不能幹重活,還有三個孩子需要撫養,家裡的重擔都落在她一個人身上,家庭生活困難,扶貧車間的建立,解決了她們一家的燃眉之急。

劉花梅說:“自從富邦扶貧車間成立以後我就來在這裡上班,為了能照看上孩子我也沒有到外面去打工,讓我在家門口既能賺錢又能照顧上家裡的老人和小孩,現在我們這裡實行流水線計件制,一月下來就是3000左右。”

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太昌鎮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機遇,通過招商引資,盤活閒置資源,建成了富邦、伊人秀等扶貧車間,使貧困群眾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

慶陽寧縣: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群眾就業致富不發愁

太昌鎮鎮長吳俊輝說:“ 今年來,太昌鎮把抓好產業扶貧作為群眾實現長效、穩定脫貧增收的支撐,先後建辦扶貧車間3個,累計帶動就業436人,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業81人,帶動貧困勞動力人均年收入2萬元以上,為全鎮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治標,不如治本,地處子午嶺腹地的湘樂鎮任勞村,自然條件惡劣,群眾增收困難,貧困發生率高。2019年3月份建辦的湘樂鎮惠湘靈韻扶貧車間,不僅為貧困戶馮芳紅提供了就近就業機會,而且也使得她學得了一門技術,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慶陽寧縣: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群眾就業致富不發愁

“扶貧車間從建廠開始,我就過來學的,學會了機器的運作,學會了線的顏色搭配,惠湘靈韻(扶貧車間)離我家也近,既掙了錢,也照顧了家。”馮芳紅說。

惠湘靈韻扶貧車間主要是以生產香包、刺繡、鞋墊、門簾,窗簾等手工工藝品,目前共吸納就業人員47人,建檔立卡貧困17人,真正實現了車間建在家門口,掙錢就在村裡頭的脫貧致富夢想。

任勞村惠湘靈韻扶貧車間廠長郭海峰說:“員工收入大部分以計件為主,(每人)每天(收入)50元到80元不等,多勞多得,平均每月1500元到1700元左右,一年純收入15000元以上。”

慶陽寧縣: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群眾就業致富不發愁

截止目前,寧縣累計建成扶貧車間21個,共吸納2534名農民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603人,年人均增收1.2萬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