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最近,很多股民頭腦裡存在著一種膚淺且錯誤的認識,把市盈率指標的高低當中公司的估值高低。甚至一些職業投資人也常發出一些荒謬的言論,最近某私募基金經理也在喊“以40倍市盈率買什麼公司都是風險”。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但我並不認同這些所謂“投資大師”的言論,我個人的選股標準只能兩點:

  • 投險的風險主要取決於你對公司的認知程度,與市盈率的高低毫無關係;
  • 瞭解自己能力水平,採取與之相匹配的行動,是投資中最大的安全邊際。

記住這句話,也許你的投資水平就可以超越90%的中國股民,也可以超過職業投資人中的那些“南郭先生”。

未來的投資形勢如何?

2015年股災之後,我沒有買那些跌入深谷的、估值“非常便宜”的公司,相反,我買入了股災之後反而創下新高的恆瑞醫藥,市盈率大約47倍。如今,買入恆瑞給我帶來了什麼風險了嗎?

確實有風險:我經常後悔當初年少無知,買的太少了,投資恆瑞給我帶來終身的悔恨呢?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為什麼說投資風險與市盈率高低無關?

  • 首先,世上公司千變萬化,絕不都是能用市盈率來作為估值依據。

因為任何瞭解市盈率指標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個基本常識,但仍然有很多人經常忘記。用市盈率指標來衡量全部公司,就是明擺著不懂,卻不肯承認自己的無知。

  • 其次,即使用市盈率來衡量公司估值,也該知道,市盈率是一個指標,不是公司估值。

公司估值是指評估它的合理市盈率應該是多少。

討論公司估值高低,先要有一個比較標準,也就是說,你應該知道一家公司的合理市盈率是多少,才能評判當前的市盈率指標是高還是低。

這就好比溫度計,溫度計能夠告訴你現在的溫度是多少度,但是它並不能告訴你這個溫度是高還是低。100度的溫度是高還是低呢?

理性思考的人會知道,這答案要取決於你是要燒水泡茶,還是打鐵鍊鋼。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 最後,即使用市盈率來比較同行業的公司相對估值高低,應該瞭解一點估值的基本知識,注意可比公司的關鍵要素差異,這才是恰當的估值比較。

具體的預判方式?

公司估值的第一步,是先要理解公司商業模式,判斷應該用什麼估值模型或指標去估值,進而在對公司前景預測的基礎上,評估公司內在價值。

公司估值通常以公司市場競爭地位、盈利能力、長期增長前景為最重要的核心。

是公司的基本面好壞決定市盈率高低,而不是市盈率高低決定公司好壞。

投資應該盯著這三個要素看,弄清楚這三點,你才能知道40倍市盈率是風險還是機會。光看市盈率那能叫投資嗎?

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

真正的好公司很難有低估的時候,即使有,也不是你拿著十幾倍市盈率的尺子能找得到的。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那種指望以便宜的價格買好公司的,完全是把別人當傻子的投機心態。巴菲特和格雷厄姆耐心地給投資者講解市場先生的愚蠢行為,不是要大家傻傻地等待市場先生犯錯,而是要告訴大家,當市場先生犯傻的時候,我們不能跟著犯傻。

如果你不能運用估值原理正確思考公司估值,你以十倍市盈率買入長安汽車也是冒險;如果你有能力恰當地估值,30倍市盈率買入海天味業也賺翻了。

而我,根本不懂恆瑞醫藥的估值,但是我就是知道我不知道,毫不在意它到底是多少市盈率,憑這點自知之明,我也收穫了四年恆瑞的成長。

一些人評論恆瑞醫藥市盈率太高,往往舉出美國強生公司市盈率只有20多倍,一句話就暴露了這類人對估值一無所知。

市盈率定價的關鍵要素是增長率,許多人連這點入門知識都不知道,就經常亂比市盈率。強生公司最近五年營收復合增長率僅有1.94%,最近5年調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0.41%,最近十年為2.91%。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這種暮氣沉沉的衰老公司,如何能夠簡單地與朝氣蓬勃、十年複合增長20%以上的恆瑞醫藥相比。

且不說美國比A股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低一大截的差異,即使按照增長率調整,對比強生,恆瑞80倍市盈率一點都不高。

實際上,以非GAAP利潤(類似於國內扣非淨利潤)計算,

強生的市盈率只有15倍。

我這裡不是要告訴你們恆瑞市盈率高有多麼合理,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它到底合理不合理。我的重點是要告訴你們,這種偏離估值原理、簡單膚淺地看待市盈率高低的思維十分錯誤,而且有害。

如果簡單以市盈率高低論,普通股民永遠不會買入恆瑞或其他好公司。

道理很簡單,現在恆瑞70倍市盈率,他們心裡會想,等它跌到40倍市盈率時我再買吧。

可是恆瑞真到40倍市盈率的時候呢,市場上遍地是個位數市盈率的公司,貴州茅臺的市盈率也才可能十幾倍。那時,他們也絕不會想買恆瑞了。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那麼,不買恆瑞,買十幾倍的貴州茅臺不是一樣強嗎?

問題在於,在這種簡單看市盈率的思維下,他們到時候同樣會覺得15倍市盈率的貴州茅臺估值很高,更可能奔向那些個位數市盈率的諸如長安汽車、中國銀行之類。

40倍市盈率的提法,大概也不是那位私募基金經理第一次說,還有一位投資界的泰斗---彼得林奇---也說過類似的話。彼得林奇曾經說過:你永遠也不應該用40倍的市盈率去買入一家優秀公司。國內私募人士說的話你不服,彼得林奇說的話,難道你也不服氣?

我從來以理服人,無論是巴菲特也好,比爾蓋茨也好,我不會以人的身份地位來判斷他們說的話是對是錯。但在這裡,我並不認為彼得林奇說的話有什麼錯。錯的是那些死讀書,讀死書的股民。

彼得林奇投資生涯的那些年代,美國十年國債的收益率最高15.8%,最低6.95%。十年國債收益率通常代表市場無風險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是所有金融資產定價的天花板,無風險收益率越高,折算過來的市盈率就越低,金融資產的市盈率就會越低。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如果國內當前的十年國債收益達到7%的話,貴州茅臺當前的合理市盈率不應該超過14.5倍;如果國債收益率達到10%,貴州茅臺的合理市盈率會是多少?

8倍!

在互聯網沒有出現的年代,你能想象得出有什麼公司的生意盈利能力和確定性能夠超過貴州茅臺幾倍的?因此彼得林奇說,不要買入40倍市盈率的公司,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而且他說的是,你不應該買,可沒有說超過40倍市盈率都是風險。

至今有許多“死讀書”的股民,津津樂道於巴菲特15倍市盈率買入可口可樂是多麼便宜的市盈率。

事實上,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的時候,美國十年國債收益率在8~9%之間,如果折算到現在的國債收益率水平,15倍市盈率相當於現在的50~60倍市盈率。巴菲特15倍市盈率買入可口可樂,至少相當於現在30倍市盈率重倉買入貴州茅臺。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所以,巴菲特說的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好公司,不刻意強調低估。

理解一句話,必須看這句話的前後背景和談話對象。因此,也並不是某人說出了一句有毛病的話,就說明他不懂估值。就像巴菲特也經常有言行不一的時候,他公開勸普通人買指數基金,但他就是不買。

這位私募經理也很可能是出於好心,深知那些關注他的股民中多數人水平有限,與其囉裡囉唆講什麼估值原理,不如簡單明快地劃條線,雖然錯,但管用,不買40倍市盈率以上的公司實踐中確實是可以過濾掉90%的投資風險。錯過恆瑞不要緊,也有很多沒買恆瑞的投資者取得了優秀的投資業績。

其實不然,這種簡單以市盈率劃線的思維模式危害甚大,並不能幫助普通股民規避風險,還會讓他們以另外一種方式奔向更大的風險。如果將投資風險高低與市盈率錯誤地關聯起來,對公司不懂還不自知,那麼墜入價值陷阱的風險巨大。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投資的風險在哪裡?

對多數投資者來說,投資的風險在於對公司的研判和理解不足,或者不遵循實證原則錯判公司前景。而對某些股民來說,投資中更大的風險是沒有自知之明。明明不懂估值,卻不知道自己不懂,或者不承認,按照一些刻板教條的大師語錄去做投資,這比買入高市盈率公司危險100倍!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不懂公司,但知道自己不懂,也算是知己,尚有一半的取勝基礎。如果既不懂公司,又不知道自己不懂,這樣還能有勝算嗎?

理性評價自己的能力,採取有與之相匹配的行動,那麼即使你的投資能力有限,也仍然擁有巨大的安全邊際。給買入價打個對摺,一點也不會增加投資的安全邊際。

通過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看:投資風險與市盈率無關

最後,送給大家三條控制投資風險的訣竅:

  • (1)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
  • (2)把背誦大師語錄的時間省下來學習估值方法;
  • (3)多閱讀公司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