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真的認為科創板可以獲得成功嗎?

老斷說事


最近幾天,投資界最熱門的話題自然是科創板造富的問題,和2009年的創業板上市一樣,科創板的上市無獨有偶的再創造出了125位新晉億萬富翁,也許中國太缺少好的企業了,資本市場對新的東西總是充滿了熱情,但不知道一窩蜂過後,但願不會又是一地雞毛。在中國投資,你沒有過山車的心態,建議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卸甲歸田吧。但偏偏中國人僥倖心理和規避心理都同樣強烈,一邊喊著虧,一邊又衝鋒陷陣的人也是恆河沙數吧。

因此,我們對新出來的投資“新貴”科創板,還是得理性的看待,既要認識其帶來的財富新機遇,也要對其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們去操作。

相對於主板市場,科創板則採用註冊制的方式發行股票,其只要求申請企業將企業各項信息資料全面公開,證券監管機構只對文件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審查,至於企業的優劣,由市場自主選擇。科創板設置的新穎化、多樣化以及先進化,一方面,給市場帶來諸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一項新措施的推進,總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

1 機遇

第一,科技創新企業“大展身手”。證監會相關條例指出,科創板的試點企業是那些擁有高新技術、得到市場普遍認可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且在規模方面要符合要求。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各方面更新迭代速度加快,而目前主板市場股票發行制度採用核准制,上市過程繁瑣複雜且要求較高、耗時長,極大地阻礙了新型科技產業的融資與發展,一方面,不利於激勵科研技術者的研究與創新,難以抓住轉瞬即逝的發展時機,限制相關企業自身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經濟失去創新,社會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必將阻礙國家的發展水平,不利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科創板的設立,極大地解決了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問題,有了資金的注入,這些企業如同乾涸的池塘注入活水,將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第二,加速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席捲全球,股票市場作為經濟金融市場的重要板塊,與國際接軌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科創板的設立,使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制度,設立50萬元的投資門檻,對接國際標準等,這一系列方案都將引導中國資本市場邁向新徵程,促進中國經濟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在傳統的以銀行為融資中心的模式下,推出新的融資方式便於升級產業與新興產業的發展,在高新科技方面引領全球,爭做國際市場的引領者。

我國作為全球經濟中的重要一員,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也為國際企業提供了發展與投資機會,科創板的發行及交易制度使得國外企業與投資者能夠更加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無論是在總體經濟水平與發展趨勢方面,還是在股票市場的操作方式方面,都使得國外企業與投資者更願意進入中國市場,從而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資金與活力,拓寬中國企業的發展空間,增加了發展渠道。

第三,高包容性推進市場化進程。主板市場上市困難的主要原因是排隊時間長、門檻高以及對於股價定價及企業盈利能力等諸多方面要求嚴格,縮減了企業自主發展創新的空間。科創板在上市規則、交易制度及監督管理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對企業上市進行了鬆綁,不僅降低了盈利要求,取消了市盈率限制,而且上市門檻採用了五套標準,為不同規模與類型的企業提供了上市渠道,發行價採用市場自主的詢價方式進行確定,在監管方面也明確了不該管的不過多幹預,給予市場充足的靈活性與企業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將選擇權還給了市場,極大地增加了市場的包容性。

科創板的高包容性允許尚未盈利或存在未彌補虧損及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上市,使得股票市場的入口更加寬鬆,加之註冊制的實施,使得入口更加通暢,大大地提升了上市效率,增強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利於激發創新型企業的活力。

目前,中國出現大批優質科技企業選擇在境外上市的現象,如:阿里、京東、網易以及搜狐等,一方面,是企業難以達到核准制的高標準,另一方面,是由於企業對市場國際化、透明化的要求。科創板補足了中國市場這方面的缺陷,從而使更多的企業願意留在國內,這樣企業與市場的相互磨合發展,推進中國的科技化進程。

2 挑戰

第一,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應努力提高專業水平。市場化具有高靈活性,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註冊制給予中介更多的權利,同時也要求承擔更大的責任。註冊制下,證監會主要對申請企業的“形式”進行審查,而中介機構則負責對企業的“實質”進行考察,不僅需要判斷企業公佈材料的真實性,而且需要從中鑑別出企業的創新水平以及日後的發展狀況,這些都需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與遠見卓識的智慧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且中介機構在保薦企業上市的過程中,需要自有資金跟投。

科創板賦予了中介機構強權、重責與厚利,所以釐清金融中介機構的權利範圍與責任邊界,才能進行合理的利潤分配,種種現象都對市場的調節程度及中介機構的自控自律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金融從業人員及中介機構應努力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敢於挑戰,勇於拼搏,抓住時機,充分把握時代發展趨勢,正確評估市場發展前景,才能更好地為金融市場服務。

第二,信息披露制度亟待進一步完善。在註冊制下,投資者的權利不再像核准制下能夠得到監管機構的保護,其主要保護路徑是信息的公開透明,所以信息披露制度顯得尤為重要。我國首次實行註冊制,在制度方面還有待完善,其不僅決定著市場的秩序與科創板的發展,也是中國股票市場國際化的重要保障。

從大批高新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也反映出美國的市場環境相對透明、公平,效益也更高。要留住這些企業,防止未來企業外流,首先就要完善制度,使市場充分的透明、保障公平的競爭及提供更高的效益,這些對國家證監會及相關機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緊迫性與重要性也對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提出了時間與質量上的挑戰。

在我國長期實行核准制的審核導向下,信息披露存在諸多的問題。首先,篇幅冗長、信息繁雜且無效信息多,難以判斷其上市之後的發展方向與資金使用情況。其次,內容固化、缺乏針對性,出現不同板塊的招股說明書內容幾乎一致的現象,信息披露沒有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難以滿足投資者多元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信息需求。最後,專業術語多,難以理解,造成無法對企業進行恰當的評估,降低了股票發行質量與效率。所以,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與完善,需要滿足簡明扼要、清晰易懂、客觀權威的特點,而非玩文字遊戲,隱藏實際情況。

(三)潛在問題難以預測

科創板從提出到推出實施規則,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一方面,凸顯出我國實施科創板的迫切,另一方面,也不由得讓人擔心一個新的市場所存在的風險。科創板放手讓市場發展,在給予市場靈活性的同時,市場也可能會發現更多新的問題。由於問題的難預測性,如何面對、如何解決都難以提前做好規劃與應對,這不僅給市場的自我調節帶來挑戰,給國家的監管應對帶來挑戰,也給投資者的選擇與承受能力帶來挑戰。

3、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中國的飛速發展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中國經濟也成為了全球經濟中舉足輕重的一方,推動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國際化不僅有利於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也是促進國際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科創板註冊制的推出,雖然面臨諸多的問題與挑戰,但是隨著國家對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市場整體專業水平及道德標準的提高,以及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推動,科創板的發展前景無可限量,其不僅是我國資本市場一次重要的改革,更是推進我國證券市場制度法制化的重要契機。

科創板帶來的諸多機遇與挑戰,需要更加專業與優秀的人才才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技術不斷地更新,時代更迭的速度也隨之加快,要追上時代的步伐甚至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就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不斷學習精神和不斷挑戰的勇氣,時代給我們帶來的福利是豐厚的,同時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厚重的,努力提升自身專業水平、開拓眼界、增強創新創業精神,是新時代的一員所不可或缺的,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淘汰,才能為國家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