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看臨汾永和縣檢察院如何把“小”這篇“大”文章做好

看臨汾永和縣檢察院如何把“小”這篇“大”文章做好


提到臨汾市永和縣,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全省人口最少的縣”,同時,這裡也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來到永和縣,剛下高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同步小康”“一股作氣,頑強奮戰,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字樣在遠處的山上格外醒目。的山上格外醒目。

走在縣城裡,像“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這樣脫貧攻堅的標語處處可見,彰顯著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的信心和決心。

來到永和縣檢察院,一座精緻的小樓與永和縣法院並列在街道一旁,縣城的高樓不多,這也算是永和街道上的一景。

永和縣檢察院檢察長馬輝東剛剛從扶貧點回來,略顯疲憊,“最近扶貧的任務有些重,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敢掉以輕心。昨晚我們在扶貧點開會到12點,住了一夜今早上才回來。”

提起檢察工作,他精神很振奮,“我是今年7月才到任的,算是永和檢察的一名新人。永和縣全省人口最少,檢察院人數也不多,但我們團結一致奔著目標前進,我正努力帶領大家爭取把‘小’這個大文章做好。”他指著掛在大門口的“臨汾市文明單位”的牌子說,“我們現在全院幹警正共同努力爭創臨汾市精神文明標兵單位。”

走進永和縣檢察院辦公辦案大樓,一面紅色錦旗格外醒目,上面印有“情繫百姓,慧眼識騙局,盡職盡責,維護公民利益”。“這是前兩天一名當事人剛剛送來的,我們就把它放在這裡。”馬輝東介紹,我們對每一起案件都認真地審查,做到精準。這面錦旗背後就是檢察官嚴格依法辦案,彰顯司法理性與人文關懷的具體體現。

看臨汾永和縣檢察院如何把“小”這篇“大”文章做好

多年來,永和縣檢察院特別重視檢察文化建設。

馬輝東說,“檢察文化是一個單位的魂,不能丟!小院也要有大作為,這一股動力靠的是什麼?就是文化的凝聚力。”這裡充分利用樓道建立了豐富的“檢察文化”長廊,以四個不同的內容分別展示了“地域文化”“法制文化”“廉政文化”“健康文化”的思想內涵,以此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增強濃郁的機關文化氛圍,鞭策幹警積極工作努力向上。

今年7月份,馬輝東剛上任,就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帶頭辦案、帶頭做工作,不搞花架子,積極全身心投身到工作中。全院幹警大會上,他說,要把“我”變為“我們”,人少不怕,大家一起幹,案子少不怕,大家往精細化地做。工作再難大家一起想辦法就對了。“每天24小時,除去睡覺時間,有很大時間是在單位度過的,所以我們要在幹警中提倡‘快樂檢察’,一起幹事,一起奮鬥就是快樂的。”馬輝東介紹,當前全院正以市級精神文明標兵單位的創建為抓手,推動全院各項工作穩步發展,各部門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齊心協力,形成“人人重視、個個參與”的良好局面。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在辦公樓裡,只要是有“永和檢察”標識的旁邊都寫有一句話,“不斷髮展,不斷進步,我們在路上”,這句話不僅成為永和縣檢察院的一句“官方宣傳語”,同時也激勵著這裡的每一名幹警。

“我是永和檢察的一名老兵,從過去到現在,永和檢察一直在不斷髮展,永遠沒有終點,未來還會有新的進步。”副檢察長李濟民見證了永和縣檢察院恢復重建以來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他也見證著一些年輕幹警的加入和成長。

馮麗霞是一名90後,現在在政治部負責起草文字材料工作,“工作中,同事們互幫互助,讓我真實地感受到從‘我’到‘我們’的溫暖。相信這個大家庭一定能不斷髮展,不斷進步,未來肯定越來越好。”

永和縣城有一句宣傳語“創國衛永和,遊大美乾坤”,一句話道出了永和縣的大局工作。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永和縣檢察院堅持重點工作“重點做”,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檢察長親臨一線摸排線索,發現縣城內垃圾桶擺放凌亂、垃圾四散,影響周邊環境及全縣創衛工作。民事行政檢察部幹警對此做了詳細調查、走訪,並建議縣住建局對城內垃圾桶進行整改,縣住建局據此進行了全面整改,將縣城內各區域垃圾桶全部進行了更換,每天早晚兩次定點、定時分類收集垃圾,使縣城各街道環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乾坤灣”也是永和的一張響噹噹的名片,為了進一步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永和縣檢察院結合河湖“清四亂”集中整治的要求,聯合縣水利局開展砂場清除“回頭看”專項行動。在摸排線索中發現黃河河道永和閣底鄉佛堂村和打石腰鄉直地裡村段依然有采砂活動,檢察干警立即對現場進行調查取證,對有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並要求及時整改。工作中,永和縣檢察院通過與環保、國土、水務等行政執法部門的聯繫和配合,建立健全制度,認真摸排“保護黃河”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改善生態環境的期盼。

看臨汾永和縣檢察院如何把“小”這篇“大”文章做好

永和縣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對於永和縣檢察院來說,脫貧任務也是重中之重。永和縣檢察院幫扶交口鄉義合村,該村在冊人口共285戶90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51戶、395人,截至目前,全村已脫貧145戶379人,仍有6戶16人未脫貧。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永和縣檢察院是全縣的一支重要力量。檢察長馬輝東作為第一負責人,要求大家一定要緊盯目標、再下深功,確保脫貧攻堅再戰再勝。在全縣脫貧摘帽的關鍵之年,全院幹警務必把握好這至關重要的最後衝刺階段,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緊扣時間節點補齊短板問題,施精準之策,發精準之力,全力打好最後突擊戰。

剛剛過去的一個週末,永和縣檢察院9名幹警沒有休息,組成志願者服務隊,來到位於黃河岸邊、黃土高坡的閆家坡村集中搬遷點,挨家挨戶將各自新買的棉門簾掛在了移民搬遷戶的門上,厚厚的門簾填充著濃濃的情意,擋住了外面凜冽的寒風,也讓每個貧困戶的心溫暖了許多。小小的細節,感動著貧困戶,也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檢察本色。

今年9月,永和縣檢察院辦理了首例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走速裁程序的不起訴案件,並對該不起訴人進行了公開宣告。

此次作出不起訴決定的盜竊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與被害人賀某某曾是夫妻,辦案檢察官考慮到其關係的特殊性,且所盜財物不大並且及時歸還所盜財物,而且取得了賀某某的諒解,未造成嚴重後果,同時也考慮到他們孩子的健康成長,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李某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由於是該院辦理適用該制度的“首例”,馬輝東親自辦理,本著嚴謹審慎的態度,嚴格遵循《刑法》《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以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為標準,在審查起訴階段,充分聽取偵查人員,值班律師與被害人的意見,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值班律師及被不起訴人對不起訴決定均無異議,並簽署具結書。該案從案件受理到作出不起訴決定僅僅用時6天。對不起訴人進行公開宣告時,被不起訴人表示,“承辦檢察官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耐心解釋,使我明白自己行為的危害性。今後我將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對每一起案件,我們都認真努力做到精準化,該案的辦理中,我們以此案件為契機,全面推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斷提高辦理認罪認罰刑事案件的能力和水平。”馬輝東說,檢察長就是要帶頭辦案,努力辦出精品案件,讓更多的幹警學習和借鑑,真正發揮“精品”的示範引領作用。

把案件辦好,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取得了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最近,永和縣檢察院收到了一面被告人送來的錦旗,體現出了檢察官的“精準化”辦案。

該案的辦理中,承辦檢察官收到公安機關因任某某涉嫌合同詐騙提請逮捕的申請後,認真閱卷並訊問犯罪嫌疑人,發現其主觀上並無非法佔有的目的,私刻印章、偽造簽字是為了獲得自己應得的款項,於是改變其罪名定性為偽造公司印章罪,同時對其作出不予批捕的決定由公安機關取保候審。今年十月,該案移送至永和縣檢察院起訴,犯罪嫌疑人任某某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願意認罪認罰。承辦檢察官考慮到任某某在甘肅省工作的實際,及時和縣法院進行個案協商,在適用認罪認罰及速裁程序的基礎上再次從快辦理,從受理起訴到當庭宣判僅2個工作日,大大縮短了辦案時間,減少了當事人的“訴累”,提高了訴訟效率,促進了社會和諧。

承辦檢察官表示,此次對任某某偽造公司印章一案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依法公正快速“人性化”辦理,不僅及時地懲罰了犯罪,還保障了被告人的權益。當事人為了感謝檢察機關精準辦案,不是機械地單純地為了辦案而辦案,特送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小院也要有大作為,如何將“小”這個大文章做好?馬輝東說,“不斷髮展,不斷進步,我們永遠在路上。我們一定繼續努力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