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城市在進步的過程中

也讓我們丟失了許多東西

文 | 奶酪

有一個地方,老上海人們偶然提及到時,先是一瞬間對其名稱的熟悉,然後陌生的情愫又立刻佔據心頭。

這種感覺,就好像一個許久不見的老朋友,物是人非後,又突然在一個尋常的下午,叩響自己家裡的老木門。

這個地方就是——董家渡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160年之前,它只是一個上海的碼頭,在上海開埠以後,逐漸成為了一個人口非常密集的居住生活區。

經過浩浩蕩蕩的城市大開發之後,歷史遺留下來的董家渡,正在經歷著全新蛻變的過程當中。

所以你會看到,這個地方,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城市界面,它承載著上海正在消失的靈魂,雖期許著未來上海內環內房地產的發展。

但好像,總抹不平精彩故事翻頁後的那一點失落。


01 董家渡的過往


“董家渡”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眾說紛紜,該名稱最早出現於清嘉慶《上海縣誌》當中,此地原名是北倉渡。

流傳最多的版本是當時黃浦江上有八處長渡口,因為一個董姓船伕購買了一條擺渡船,這裡從而被稱作“董家渡”。

另一個版本則是因為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為了逃避兵役,離開松江,中舉之後又將籍貫改成“華亭”(松江的古代稱謂),隨之被稱作“董華亭”,而他不少家人親戚依然居住在“北倉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也就改名成了“董家渡”,至於到底那個版本是真實的還有待專家們的核實。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天主教堂

董家渡天主教堂在如今依舊堅守著上海開埠以來的城市記憶,它是為數不多被完整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

教堂史建於1847年,是外國教會在中國建立的第一所大規模的天主教堂,也是羅馬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主教府,統領安徽和江蘇的天主教堂,1989年它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過去的興盛源於它的商貿,曾今這裡製造的生活用品在上海頗為流行,路名也記錄著過去的商業貿易痕跡,例如:洗帚弄(加工洗帚)、糖坊弄(彙集著麥芽糖作坊)、豆市街(豆製品交易市場)等等。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這裡當年最為出名的是布料批發市場和水果批發,現在王家碼頭路的布料批發是董家渡人流量最大、受歡迎的地方。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在2005年前後,董家渡舊市場被拆除,店鋪商家們都搬進了就近的商場,隨後這裡被更名為“上海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來這裡訂製服裝的老外也不在少數,許多店主都可以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

在當初可以說商貿多樣化的董家渡為什麼最終會淪落成棚戶聚集區呢?

那是因為在1860年以及1937年先後被法軍和日軍轟炸之後,這一地區的居民只能在廢墟上建立起一大片矮房、平房,居住面積非常擁擠,公共設施也很落後,逐漸變成了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棚戶區。


02 今天的董家渡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伴隨著地道的上海早餐香味,董家渡的一天開始了。

在這裡你不愁找不到上海各種代表性的早餐,餛飩、湯包、面、大餅、油條。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甚至連市面上幾乎絕跡的老虎腳爪,在董家渡都可以看到。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路寄存著上海灘上一批80後的童年時光以及父輩們的生活記憶,不少人出生在董家渡市二醫院,讀書就在萬裕街小學、花衣街小學、南區街小學,吃喝玩樂都在董家渡路一條街上。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這裡房子一些是棚戶搭建的,一些是單位分配的住房。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雖然居住情況是比較擁擠的,但在那個年代生活幸福指數卻是很高的,首先每個單位職工基本都是有住房保障,生活壓力不像現在那麼大。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其次是鄰里之間的關係非常和諧,午後一起逛街、一起閒聊、一起曬著太陽或是湊一桌麻將,這裡的生活靈魂不像其它租界地區衍生出來的“海派風格”,而是最為地道的市井弄堂生活。

雖然談不上高大上,這種里弄生活,確是老上海骨子裡的靈魂。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此時此刻的董家渡正在經歷著屬於它的又一個轉折點——大規模的拆遷(事實上已經陸續拆了很多年了)。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很多店面已經打出“動遷大拍賣”的標語,在搬遷之前進行著最後的清倉,而有些則已經關門撤出了董家渡。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未來這樣的市井生活在董家渡,又甚至在整個上海都將會陸續退出歷史舞臺。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取而代之的將會是高端住宅、城市商業化的發展,一個地段兩種截然不同的城市界面,在董家渡顯現的淋漓盡致,這也是上海過去和將來的縮影。


03 董家渡的未來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在上海的版圖當中,董家渡不單單只是一座老城廂,也是主城區中的核心地段。就在老城廂100多米外,董家渡金融城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當中。


整個項目定位為7*24小時金融不夜城,佔地面積大約120萬方。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未來將會建成4棟甲級寫字樓、7棟總部級辦公樓、超高五星級酒店、休閒商業街、購物中心、濱江文化休閒空間、8棟住宅、1.8萬方的綠地廣場以及要保留的歷史保護建築。


早在2014年中民投拿下董家渡項目之後信心十足的表示:要建百層高樓,三年內就可以回本。

但最終卻是頻繁爆雷引發資金困難,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直到今年2月份由綠地集團接盤。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從2002年宣佈開發到現在董家渡換了一批又一批操盤者,浦江對岸的陸家嘴早已經蓬蓽生輝,而董家渡依舊在沒完沒了的股權變更和拆遷當中。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好在董家渡金融城現在已經邁上了正軌,就項目的體量而言無疑是巨大的,這就意味著長期的資金投入。對於之後開發、運營以及怎麼樣才能收回成本都是開發商要面對的挑戰。

根據一些機構的預測,整個董家渡金融城投資預計會達到600億以上,差不多可以建造4座上海中心,項目計劃在2021年全部竣工。

兩年後,當我們再讀遙望董家渡的天空,也許,老舊弄堂的屋簷,會被鋼筋水泥的味道衝散。

老上海的印記,也會再淡掉一點吧...

寫在最後


董家渡——老上海消失,新城市崛起

董家渡是上海又一個引人關注的城市更新項目,開發商的不斷入駐、股權的頻繁變更雖然拖慢了開發節奏,但也說明對於浦江兩岸的開發,任何開發商都會心動。

百億、千億的數字,看起來就很讓人興奮。

但讓人覺得可惜的是,上海過去的人文生活正在隨著一波波動遷而不斷的消失,在商業化進程的面前這一切都變得蒼白無力。

不論繁華也好,蕭條也罷,未來的上海街頭可能走到哪都是鋼筋水泥的味道。

長遠來看,城市發展更快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街景更高大上了,這些當然都是好事。

但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以及父輩們來說,這座城市的靈魂,好像註定被封存於我們的記憶當中。

當然,任何事情都會消失,而我,只希望這一頁翻得再慢一點...


主編:楊六娃

主筆:奶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