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人死後為什麼要守靈三日,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說法?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們只要翻閱一下《禮記》即可得到答案。

《禮記 問喪》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將復生然,安可得奪而斂之也。故曰三日而後斂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是故聖人為之斷決以三日為之禮制也。

有時候你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看似封建迷信的東西其實大有道理。

為什麼要守靈三天。父母剛死,作為兒女肯定一時接受不了。肯定要在屍體旁哭泣,期盼死者復活。作為旁人怎麼會不顧及孝子的感受,強行入殮呢。

而且古人很早就知道人會假死,三天以後還沒復活,就說明沒有復活的希望了。作為子女也只能放棄了。

而且三天時間也是一個準備時間,子女可以準備喪葬費用,與喪葬的用具。而遠方的親戚,也可以在三天內到達。

上古的聖賢就是按照這些原因,才定了守靈三天的規矩。

人死後為什麼要守靈三日,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說法?

比如還有一個規矩,就是服喪三年的期間,孝子要柱喪杖,這是為何呢?。(當然現在沒這規矩了。)

孝子喪親,哭泣無數,服勤三年,身病體羸,以杖扶病也。

作為孝子,失去父母,肯定會經常哭泣。加之為父母服喪,一晃就是三年,身體肯定會弄的很羸弱。故孝子就需要拐杖支撐身體。

你看看這些上古先賢想的多周到。

順帶一提,咱們國家的考古隊曾經在一座墓地裡,發現一具動作非常猙獰,面目非常恐怖的乾屍。

事後,考古隊找了個專家詢問,為什麼這具屍體如此猙獰恐怖。

人死後為什麼要守靈三日,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說法?

人死後為什麼要守靈三日,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說法?

專家仔細研究了一下,一聲嘆息。這女子身前也是個可憐人。

這女子事發時難產直接暈了過去,導致假死狀態。估計家人請了郎中,郎中一摸脈,判定她已經死亡。

家人估計匆忙就下葬了,也沒搞守靈這套。

最恐怖的是沒過多久,女子在棺材中驚醒,開始瘋狂敲打棺材,那種恐怖與絕望,估計我們常人無法理會。

哎等等。說到這,我倒想安利一下,昨天我看的電影《活埋》,看這部電影倒是可以體會那種壓抑與絕望。

電影的最後,真的是令人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