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世界艾滋病日

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是:“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英文主題為“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


艾滋病在中國的流行情況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2012年至2018年期間,艾滋病的新發例數和死亡人數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9年1-7月新發例數39483例,死亡數11454例。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數據來源:中國CDC,華經產業研究院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數據來源:中國CDC,華經產業研究院


據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約125萬。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報告存活感染者85.0萬,死亡26.2萬例。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約為9.0/萬,參照國際標準,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艾滋病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佈不平衡。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我國HIV疫情的地理分佈數據來源:中國CDC(2019IAS大會報告)


◆ 從性別來看,在中國每年新發現艾滋病感染者中,男性數量約為女性的三倍。


◆從年齡來看,2017年有近800位新發現艾滋病感染者的年齡在15歲以下。


◆從傳播途徑來看,中國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輸血傳播已基本阻斷,經注射吸毒傳播得到有效控制,母嬰傳播率處在歷史最低水平。性傳播是當前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佔比超95%。



青年學生、同性佔比上升


今年7月31日,在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副主任劉中夫介紹,近幾年來,15到24歲之間的青年學生近年每年報告發現病例在3000例左右。


資料顯示,中國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尤其是感染者低齡化趨勢明顯,感染者中,男男同性傳播成為感染的主渠道。


據報道,從2011年到2015年,我國15~24歲大中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淨年均增長率達35%(扣除檢測增加的因素),通過性傳播感染艾滋病的佔到96%,男男同性傳播佔到57%。


合肥:

2019年上半年,合肥新發現學生艾滋病感染者中,同性性傳播佔87.5%,同性性傳播已成學生感染艾滋病主要途徑。


溫州:

截止10月底,今年全市新報告15-24歲青年感染者佔報告病例總數的13.2%,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均為男性,男男同性性行為傳播比例達到84.6%。


湖北:

今年1月至10月,學生新報告感染人數為149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10%。感染者全部是經性途徑傳播感染,同性傳播為91.3%。


高校本是學習知識的一方淨土,緣何淪為艾滋病傳播與氾濫的重災區?


業內人士分析,高校學生感染艾滋病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性觀念的開放


如今一些大學生夜不歸宿,特別是在寒假、暑假期間,有的外出租房開始“假期夫妻”生活。學生群體對同性戀等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且更願意嘗試。還有調查顯示,大學男生購買性服務的情況有所增加。


二、性知識的缺乏


缺少性與生殖健康知識,艾滋病感染風險意識不強、防控知識缺乏。目前大學生男女情侶發生性行為會使用安全套,而“男男”之間沒有避孕需要,大多不會採用防護措施,導致“男男”成為大學生艾滋感染最高危的群體。很多人覺得自己離這個病很遠,完全不知道自己感染了。


三、性教育的滯後


據介紹,很多來自珠三角二、三線城市或農村地區的大學生,對於艾滋病了解甚少。高校性教育普遍滯後,往往對性教育聞之色變、避而不談。


四、較低的自檢率和自知率


有些人是因為不想知道自己是感染者,因為擔心檢測出來後根治不了卻還要受歧視,找不到工作。


總之,性開放與性無知造成的高校學生感染,已經成為近幾年來我國艾滋病防控面臨的重要困境和主要挑戰。



告別性無知,別讓青春籠罩在艾滋陰影下



艾滋病防治的難點在於無法治癒、控制困難。



目前,全世界還沒研製出徹底治癒艾滋病的藥物,也沒有預防的疫苗,在當前的醫療水平下,患者或感染者必須終身用藥。


因此,防艾宣傳教育尤為重要,預防是最好的“疫苗”


然而,對於艾滋病的認識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艾滋病,卻依然是很多人的「盲點」。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防治艾滋病,這些知識你必須知道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一、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醫學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英文縮寫“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侵入人體後破壞人體免疫功能,最後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病。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獲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後天獲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免疫缺陷:表示在發病機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的損傷而導致免疫系統的防護功能減低、喪失。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點是:1.對感染的易感性明顯增加;2.易發生惡性腫瘤;3.臨床及病理表現多樣化。


綜合症:表示在臨床症狀方面,由於免疫缺陷導致的各個系統的機會性感染、腫瘤而出現的複雜症狀群。


二、艾滋病是怎麼傳播的?


HIV主要存在於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體液中


3種傳播途徑分別為:


性傳播:與已感染的伴侶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包括同性、異性和雙性性接觸。


母嬰傳播:在懷孕、生產和母乳餵養過程中,感染HIV的母親可能會傳播給胎兒及嬰兒。


血液傳播:

①靜脈注射吸毒,與他人共用被艾滋病感染者使用過的、未經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HIV傳播途徑;

②輸入被HIV病毒汙染的血液和血液製品;

③通過使用被HIV病毒汙染的醫療器械而被感染。如牙科器械、手術器械等;

④日常生活中共用被HIV病毒汙染的剃鬚刀,牙刷以及紋身、紋眉等美容器械等。


日常生活接觸會傳播艾滋病嗎?

艾滋病病毒對外界抵抗力較弱,在物體上能存活3天,在液體中能活15天。


對低溫冷凍、紫外線不敏感外,對加熱、曝曬、一般消毒劑如 70%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爾馬林、35%異丙醇、0.5%來蘇和0.3%過氧化氫等處理10分鐘,可滅活病毒。


因此日常生活接觸,如握手、一起工作、一起游泳、學習、吃飯、共用電話、廁所、咳嗽、打噴嚏、蚊蟲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三、艾滋病要如何預防?

1



遵守性道德,實行“安全性行為”


目前,我國艾滋病主要傳播渠道為性傳播,尤其是在青年學生的感染群體中,幾乎全部為性傳播。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通常對性避而不談或者談的非常隱晦,很多家長自己對性都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育下一代更無從談起。無知不是對孩子的保護,教育才是,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性觀念、性道德、性意識至關重要。


“安全性行為”是指不會帶來任何不良健康後果的性行為,如,不會引起意外懷孕,不會感染性病、艾滋病,不會引起生殖器或其他器官、組織的損傷。


通常從預防艾滋病的角度來講,親吻、撫摸、使用安全套等能夠避免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等體液交換的性行為被認為是安全性行為。其中,正確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那麼,如何正確使用安全套?

1.使用前注意查看安全套的有效期,生產廠家及合格證。

2.準備兩個以上的安全套。如果在發生性行為時安全套破裂,要立即更換新的。

3.小心地撕開包裝袋,注意不要劃破安全套。

4.用一隻手將安全套頂端的小球捏扁,另一隻手將安全套向陰莖根部逐漸展開。

5.在陰莖勃起且沒有接觸對方性器官前就戴上安全套,這樣就能有效避免體液接觸。

6.射精後在陰莖未軟時,立即取下安全套。一手捏住安全套口部,小心撤出,將安全套口打結,避免精液溢出。

7.一個安全套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複使用。用過的安全套要妥善處理,如用衛生紙包好,放到垃圾桶裡。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2



切斷母嬰傳播途徑


懷孕後的女性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通過孕期、分娩或者母乳餵養的方式都有可能導致嬰兒受到病毒的感染而患病。感染者應該要在懷孕及生產前進行胎兒預防性治療,阻斷艾滋病的母嬰傳播。


3

避免血液汙染


在使用血製品,獻血或者採血都需要到正規專業的機構,不能夠盲目使用這些血製品或者到非專業的地方獻血,才能避免血液傳播該疾病。


4

遠離毒品



吸毒的人通常都有共用注射器的行為,而這些注射器在共同使用的過程中就成為病毒傳播的媒介,十分容易感染。


5

不要和他人共用個人用具


要注意個人衛生,個人用具不要和陌生人共同使用,像常見的牙刷,剃鬚刀、修眉刀等。


四、如何判斷是否感染了 HIV?


艾滋病的病程在臨床上通常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


1

急性期


艾滋病感染者在感染後會出現急性症狀,大概在高危行為之後第10-14天出現,持續時間1到2周,一般症狀為常見的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有50%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初期是不出現急性期症狀的,所以依靠這些症狀判斷是非常非常不靠譜的。(請注意,這時被稱為“HIV病毒攜帶者”)


2

無症狀感染期


急性症狀之後免疫系統抑制病毒活動,並能減少血液中的病毒數量。從此病人進入艾滋病的臨床潛伏期。潛伏期的長度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最短可能僅有兩週,最長可達20年。 潛伏期病人沒有任何可見症狀。


3

艾滋病前期


無症狀感染期之後,出現明顯的與艾滋病有關的症狀和體徵,有人稱之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徵,也有人稱之為持續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現在:持續性的淋巴腺腫大,開始於頸部,其次為腋、腹股溝淋巴結等。一般少有兩處以上淋巴結腫大者。體重減輕10%以上。週期性發熱(38攝氏度左右),常持續數月。夜間盜汗。發生單純皰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屬真菌類)等各種感染。


4

艾滋病期


由於免疫系統被嚴重破壞,各種致命性機會感染、腫瘤等極易發生。病變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臟、腎臟、眼、關節、皮膚等等。已發生機會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為9個月。



注意:感染後到發病前的那段時間,感染者被稱為HIV病毒攜帶者,發後被稱為艾滋病患者,它們是有區別的, HIV病毒攜帶者感染了病毒,但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很多人害怕艾滋病,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絕症,可事實是,艾滋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經規範系統治療後,艾滋病正在逐漸成為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


五、感染了艾滋馬上能查出來嗎?


感染艾滋病後不是馬上就能檢出是否感染,存在檢測的窗口期,即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到血液中能檢出抗體或核酸的一段時期。


目前艾滋病窗口期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測存在不同的檢測下限時間,一般來說採用核酸檢測艾滋病窗口期在一週左右,四代抗原抗體檢測試劑在兩週左右,三代抗體檢測試劑在三週左右,這個時間絕大多數的艾滋病感染者都能夠被檢測出來。


在還沒確定是否感染時,有沒有“後悔藥”可阻斷病毒傳播呢?其實是有的。


給你一個吃後悔藥的機會

HIV阻斷藥,即暴露後預防(Post Exposure Prophylaxis)的藥物,通常指的是在發生了高危行為之後,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的藥。


阻斷藥發揮作用的原理是,切斷艾滋病病毒複製的過程,防止病毒從已感染的細胞擴散從而感染更多的細胞。以性傳播為例:病毒先侵犯黏膜部位,穿過黏膜屏障後進入人體的組織、細胞、淋巴結,並在淋巴結繁殖,最後進入血液。阻斷的原理是在病毒到達血液之前將病毒殺死,以達到阻斷目的。


發生暴露後,越早服用阻斷藥,藥物的血藥濃度就能越早升上去,以保證在病毒進入血液前起效。這是一個藥物與病毒賽跑的過程。最佳的阻斷時間是2小時,阻斷成功率在99%以上。之後,成功率會開始逐漸下降,但72小時內仍有較高的成功率,被稱為黃金72小時。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HIV阻斷藥是一種極有效的補救措施,但是知道的人卻並不多。根據中國疾控動態與艾防中心2017年的統計數據,萬名受訪網友中,有將近一半不知道艾滋病可以服用阻斷藥物。


六、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去哪裡檢測?


可以去接受檢測的地方:


1)各地疾控中心自願諮詢檢測門診(VCT)可以獲得免費諮詢和檢測服務。

2)各地縣級以上醫院均可以提供檢測服務。

3)各地婦幼保健機構和大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也可以提供檢測服務。

4)開展艾滋病預防的社會組織小組可提供檢測諮詢和轉介服務。

5)一些高校設立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可以自行購買。


檢測機構的名錄和地址:


提供初篩檢測服務的自願諮詢檢測機構名錄和提供確證檢測服務的確證實驗室名錄可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查詢。

網址:http://ncaids.chinacdc.cn/fazl/jcjg_10287/。

檢測陽性怎麼辦?

●可以到當地的疾病控制機構獲得免費、保密、專業的諮詢和心理支持服務。

●要儘早接受抗病毒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要採取防護措施,保護性伴侶不被感染,同時告知性伴接受檢測。

●不必擔心個人患病會被別人知道,感染者的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而且,我國《艾滋病防治條例》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世界艾滋病日」比文盲更可怕的是性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