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現在中國男足球員除了武磊,很多不願意留洋踢球?大家怎麼看?

三國英雄曹操


這個問題提的好!我覺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不是中國球員不願意留洋踢球,最關鍵是能力水平不行。



武磊到西班牙人踢球前,已在中超賽場取得令人羨慕的成績,先是取得本土球員金靴獎,後又取得真正的金靴獎,並幫助上港取得聯賽冠軍。他在本土球員中屬佼佼者,依其能力,尚無法在頂級聯賽真正站穩腳跟,其它球員有武磊那樣的的速度和意識嗎?傳球、停球、過人等一些基本功不過關,靠什麼留洋?



其次,不是中國球員不願意留洋踢球,是沒有上進心。

憑著自己的足球專業技能,在國內就能賺大錢,誰還想著到國外打拼呢?就像打工一樣,在家門口就能拿到不菲的收入,誰願意漂泊在外?

即使少時就在國外訓練的球員,稍有名聲後就不再堅持,而是回到國內,也許賺得錢更多。從這方面看,武磊確實值得敬佩,我想他在上港的年薪肯定會比西班牙人多,但還獨自一人在國外闖蕩,就是接受先進的足球理念,和世界頂級球星同場競技。



再次,不是中國球員不願意留洋踢球,是缺少專業經紀人的運作。

如何將能力還不錯的球員,運作到海外踢球,除了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之外,還需要經紀人巧妙運作。而我們在這方面較為欠缺,這就造就了原本一些能力不錯的球員,沒有合適的渠道,而有些機會,錯過了就錯過了,無法補救,只能引以為憾。


瀟湘竹說球


留洋的前提條件是水平沒問題,或者是某個方面非常有天賦,需要再打怪攢經驗升級下。

就以中國現如今的球員來看能被國外俱樂部因為實力看上的,真就寥寥無幾。

再來,留洋的目的是為了優化水平,優化完了之後去往更高層面的平臺前進,商業上肯定也有更好的收益,那既然在國內都已經賺的不錯了,何必去冒那個風險呢?

就以武磊為例。

武磊最大的優勢很明顯是速度,這也是他最大的留洋資本,換句話說,武磊的技術和意識如果沒有速度的加持,他在老外面前也沒有優勢,更何況在對抗上也差了一些。

可是武磊能選擇走留洋這一步真就挺不容易,因為在國內可以穩坐鋒線頭把交椅,日子也可以過的相對安穩,錢也不少賺。

那去了國外就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了,能否立足不好說。

從一個足球貧瘠國到了發達地區,還想要打出一片天地來,這種難度不亞於堵上自己的職業生涯,還面臨隨時下牌桌的高風險,更難受的是回報率也不見得比國內高。

發生在武磊、王霜身上的這種現象真的只能算個例,在穩定的情況下還想去搏一搏的人畢竟是少數,在任何行業都是如此。

換成我們自己也很明白,在國外一年拿個百萬級年薪,已經夠吃了,就不提千萬級的了。

足球本身就是青春飯,在得到很好保障的同時,自然會減少人去冒風險的衝動。

真要在國企一年幾十萬年薪,很多人情願選擇溫水煮青蛙,也不想隨意離開。

更何況,想離開水平也不夠支持,去了之後再灰不溜的回來,別說主力了,可能連替補位置都沒有了。


老伏的足球世界


說的是韋世豪和楊立俞吧,前一段恆大要把他們送去留洋,這兩個人堅決反對。為什麼?因為國外俱樂部給的錢比恆大少太多了,出去掙五年錢,還不如在恆大一年掙的多,當然不願意去了。同樣掙的比國內少,那為什麼武磊願意去留洋呢?

首先武磊這些不願意留洋的球員不屬於同一個時代,武磊那個時代的球員都以提高水平為理想,都願意去水平更高的聯賽。武磊的前輩郝海東一輩子都想去高水平聯賽踢球,只可惜那個年代足協不允許郝海東出去,後來政策放開後,郝海東35歲以1元的價格轉會英冠謝菲爾德聯隊,留洋成功。這就是那個年代中國職球員的夢想,武大繼承了這一切,所以他願意降薪到高水平聯賽體驗一下,提高自己的水平。

而韋世豪和楊立俞又是一代球員,年紀輕輕的只認錢。韋世豪出自魯能青訓,魯能青訓的校長提起他哭了,恨無良經濟人,恨自己沒教育好這孩子,沒能讓他為魯能效力。其實不怪校長,人各有志,韋世豪喜歡錢,就算留在魯能,別的隊給高工資還是要走,只是早走了幾年而以。

中國球員現在不缺錢,已經掙的錢夠他們快活一輩子,他們還是不知足。恆大投資人許加印花錢讓他們出去留洋提高水平,他們都不願意。現在好了,在國家隊不好好踢,足協一紙文書,全面限薪,傻眼了吧,都是自找的。


黃金後腰


關於這個疑問,我個人覺得要從主客觀兩個方面來看,同時也是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
如果單純說到留洋海外這件事,從客觀上來說,並非


國內球員不想去,而是他們目前的水平尚難以引起歐美主流球隊的興趣,自然也就引不來海外的邀請。其實武磊登陸西甲也絕非實力使然,西班牙人老闆陳雁升的華人背景才是決定因素,正是他的意願幫助武磊得以成為現役中國男足留洋球員的第一人。

另外從主觀上來看,目前格局下本土球員留洋的意願也並不強烈,留守中超拿到真金白銀可能要遠遠高於海外球隊可能給予的數額,而且落差可能還是巨大的。由此,本土球員走出去不僅要面對遠遠強過當前的競爭壓力,而且收入還會大幅降低,這種賣力不討好的事誰會去做呢?

都知道強扭的瓜不甜,俗話說命裡無時莫強求,何況在自個家可以舒舒服服的當個爺,誰會主動跑去別人家裝孫子呢?呵呵!


風語論球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中國男足球員裡面除了武磊之外,目前沒有第二名留洋的球員。筆者認為原因有有個,第一個就是我們本土球員的實力不行,第二個就是在國外踢球的年薪比國內低了很多。隨著在國內足球職業聯賽對於本土球員的限薪令,想要待在國內掙大錢的本土球員,恐怕他們的好日子就要到頭啦!



目前,在歐洲五大聯賽效力的本土球員,除了在西甲球隊西班牙人效力的武磊之外,再也找不出來第二個人。此前,在打進2002世界盃的那一屆國足球員,有多名球員曾經效力過歐洲五大聯賽的球隊,而且,還能夠踢上主力或者主力替補,例如:楊晨效力於德甲的法蘭克福、孫繼海效力於英超的曼城、鄭智效力於英超(英冠)的查爾頓、范志毅效力於英超的水晶宮、邵佳一效力於德甲的慕尼黑1860等等。



吹此之外,也有少年成名的董方卓效力過英超豪門曼聯,還有孫祥效力於荷甲豪門埃因霍溫,以及蒿俊閔效力過德甲豪門沙爾克04,。可是隨後的一些本土球員,也時而有人前往歐洲五大聯賽踢球,可是都被打上了商業運作的標籤,像張稀哲、張玉寧、張呈棟等等,最終都無法立足而重返國內踢球。



目前國內球員的技術水平是一代不如一代,從在歐洲五大聯賽踢球的球員數量遠遠落後於日韓之外,國足的世界排名也是如此。現在的中超聯賽又實行了多年的金元足球政策,一個國腳級別的球員,每年的年薪都達到了千萬以上人民幣之多,也有不少球員想要通過在國內踢球發家致富,開始過上了香車美女的暴發戶生活,小日本過得非常滋潤和安逸,為什麼要去國外踢球呢?去國外留洋踢球,不僅要面臨著隊內的殘酷競爭,而且薪水比國內少了很多倍,再加上很多國內球員文化程度不高,語言這一關就很過,這就是導致了提問者所說的“現在中國男足球員除了武磊,很多不願意留洋踢球”的情況。


中國足球論道


雖然在五大聯賽中,中國球員還有一個碩果僅存的武磊。但如果西班牙人俱樂部的中國老闆陳雁升不是帶有商業目的,如果上港不是按原有的待遇補足年薪差額,估計武磊的留洋也難以成行。


是中國球員棧戀中超畸高的收入,還是中國球員的水平能力不入國外先進足球俱樂部的法眼,似乎兩方面的原因都有。但筆者認為後者才是主要阻礙。就是說現有的中國球員,基本不具備留洋的實力。

說到很多不願意留洋踢球,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撇開年薪待遇不談,近年來,沒聽說有哪個中國球員接到過五大聯賽俱樂部拋來的橄欖枝。既然不受青睞,那麼所謂的"不願意"又從何說起呢?

現在的中超,確實有不少從西甲和葡超迴流的年輕球員,如李源一、徐新等。但在留洋俱樂部裡,他們基本只能在二三隊廝混,難有出頭之日。能夠被中超鉅額回購和得到豐厚的酬勞,這本身就是經紀人設計好的一種"曲線救國"的辦法。

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就是這批當打的中國球員是被青訓耽誤的一代,基本功不行,閱讀比賽的能力也不行。既此,人家為什麼要你?你又憑什麼出去留洋?幸好還有個可以委身的中超聯賽,待在這裡有什麼不好?!


國論盛事


呵呵,還能為什麼啊?因為錢唄!看看武磊在西班牙人一年拿多少錢,在上港拿多少錢?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錢!

近日驚悉廣州恆大隊兩大潛力新貴韋世豪和楊立瑜不願出國踢球,令我倍感驚訝!遙想當年陳濤欲出國而不得,多大的反差?多麼具有諷刺意味?現在的年輕球員就如此沒有上進心了嗎?還是一頭栽在錢袋子裡了?

據悉,韋世豪不願出去的原因,是認為他還沒有在中超完全證明自己,現在並不是自己留洋的最佳時機,所以他暫時不會考慮去歐洲踢球。呵呵,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聽起來很高大上,實際上就是一種藉口!24歲了,還不是出去的最佳時機,那什麼時候是時機?等你技術定型、潛力耗盡的時候才是最佳時機嗎?

不願意留洋踢球,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要原因肯定是因為錢

武磊在西班牙人隊的年薪是100萬歐元,只有他在上港時的一半!有了這個前車之鑑,後面的球員在國內拿著高薪,過著舒服日子,誰還願意到國外去吃苦?如果說能拿到更多的錢,你看這些所謂優秀球員還不搶著出去?可惜啊,這種甘願讓老外付出高薪酬也要引進的有實力的球員中國還沒有!看看孫興慜在熱刺拿著820萬歐的高薪,當著球隊的老大,你以為國內球員不眼紅,可惜他們沒有這個本事!

說白了,就是因為錢,我們的球員在有了留洋機會的時候,毫不猶豫就放棄了!

怕在國外踢不上球,回來沒有位子

很多有機會出國踢球的球員,在國內都是主力,踢得還不錯。但是出去後以他們的水平是很難打上首發的,甚至連替補的機會都沒有!當個飲水機看守員,能提升水平還是保持狀態?他們心裡沒底!

留洋失敗的例子太多了,出去以後沒踢上球,回來後還沒位子了,職業生涯如何繼續?還不如繼續在俱樂部當著厲害的國內球員,刷出一些不錯的數據,還能多拿些錢,何樂而不為!

缺乏堅強的意志力,沒有出去的勇氣

現在很多年輕球員家裡條件都非常不錯,從小嬌生慣養,因為有著踢球的天賦才走上了踢球之路。這又讓我想起陳濤,一聲嘆息啊!出國以後什麼都要靠自己。陌生的國度、陌生的聯賽、陌生的隊友。他們能適應嗎?自己心裡都沒底!且不說能不能踢上球、球踢的怎麼樣,如何生存下去都是個大問題!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沒有強大的適應能力,一般都是望留洋而心畏吧!他們是不敢去挑戰自我的!

這就引發一個大問題了,我們的下一代究竟該如何教育?有點跑題,就此打住!

傳言近日足協將出臺一些政策,包括限薪和聯賽外援數量等,我覺得這是把年輕球員趕出去的雙管齊下政策!錢不多了,國內你還不一定有位置!不出去幹嘛,在國內拿著低薪守飲水機嗎?我覺得這是一個契機,把國內優秀年輕人趕出去踢球的一個契機!


我是競技之謎,希望和朋友們分享競技體育的樂趣!


競技之迷


想去國外踢球,也得人家要啊。武磊算上是中國最好的球員了,而去了歐洲一很普通的俱樂部,還有中資背景。結果呢,換個教練都踢不上主力了。

武磊的表現也一般,踢了多場球才打進了此賽季西甲的首粒進球。武磊尚且如此,其他球員可想而知。

其他球員也有過歐洲踢球的經歷,像張玉寧在荷蘭一非常普通的俱樂部都踢不上球。連球都踢不上,還能說些什麼。

國內競爭沒那麼激烈,輕輕鬆鬆拿高薪,過得舒舒服服,為什麼要到國外踢球找罪受。人家也看不上你啊!



俊世科客


這裡面其實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達到了國外主流聯賽的選拔要求能出去而不出;另一種是想出去而出不去,沒人要。

盤點目前中國的年輕球員,有能力出去並在球隊踢上球的有嗎?太少了,韋世豪算是年輕人當中的佼佼者,但他本身就是被退回國內的;張玉寧,被退回國內的等等,還有更多直接是出口轉內銷的就不說了;還有一些諸如楊立瑜,黃紫昌等,有希望吧!只能說有希望留洋!有些人希望留洋,有些人不希望留洋。

為什麼希望留洋,還是希望通過高水平聯賽,去提升自己的水平,薪酬固然沒有國內這個高,但還是為了心中的足球夢想,只是無奈足球水平不一定被認可!

為什麼不想留洋,自己知道自己水平不足,出去了也踢不上足球,還不如在國內踢球,還能拿到比國外更高的高薪。還不用像國外那麼麻煩!

還有一部分人是俱樂部不願意放的因素吧,國內的好球員就那麼多,


旅行時間1984


不要把武磊同中國足球隔離開來,他就是一個足球踢的不錯的平常人而已。

中國足球是一缸黑水,裡面的被染色是必然,只是不同個體被染色的輕重,以及被利益團體包裝的程度不同而已。




足協主席陳戌源曾經有過一個叫做“信仰”的言論。這個信仰的言論放之四海而皆準,那是幹事創業必須要有的內生動力,絕對正確。然而,現在的社會,您說什麼,正好是缺什麼。中國球員最缺信仰,特別是在金錢量特大的足球領域。

分析原因並不難:

一是,我國社會快速發展,金錢財富等的增長同人素質的提高不成比例,唯金錢論也是社會價值觀普遍失衡的現象。常人擺脫不了,球員也是。

二是,中國的職業球員普遍缺少系統性的文化教育。成名後,面對大量金錢時,顯然缺乏控制力,當然談不上有信仰,不奇怪。

三是,儘管徐根寶名聲在外,但對球員信仰的教育不見得高出普通高中或是高校。上港球員連續出現婚外情、帶女過夜等熱門事件,說明崇明島並沒有擺脫中國所有體育培訓機構存在的對人品德教育難以成功的大問題。



因此,武磊是否發自內心,真的願意留洋還不好說。可以肯定的是,長時間替補、長時間不進球、收入降低,對於爭強好勝者,絕對有心生退意的時候,哪怕只有一念之間。

其餘球員中,目前唯有林良銘還在堅持留洋。但估計遲早迴歸中超。



年輕時人更有衝勁,會為目標不惜一切。

年歲稍長,認識就會更加務實。父母、家庭、收入等等都是需要綜合衡量。畢竟,好的足球年華,只有10年,經不起浪費!

您的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