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说起萧红,除了“四大文字天才”之一的名号,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二萧”在文坛上的传奇。再者,就是她那几段跌宕起伏的感情,这是大众对她仅有的几个记忆点。其实,从人的角度看,她只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

十九岁的第一次出走,萧红开始了她“作”的道路。几经坎坷,终于遇见了灵魂爱人,却败给了柴米油盐。那个肯顶着非议给她一场婚礼的人,却还是没能守好她的最后一程。

她的一生,虽是辉煌绚烂,到底是落寞的,甚至临死前都心有不甘。上天给了她过人的才华,却未许她简单纯粹的幸福。高晓松曾经这样评价过他:“萧红是左翼作家里最能‘作’的一位。”犀利,却不失中肯。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图 | 萧红


所有的悲剧都是童年的倒映

1911年,在黑龙江呼兰县,萧红出生了,学名是张秀环。

萧红的出生,并没有得到爱与祝福。相反,长期担任官吏的父亲封建思想浓厚,对女儿身的萧红非常冷漠,母亲迁怒于她,对她也甚是疏远。9岁时,母亲病故,父亲续娶的继母对萧红姐弟也很是一般。萧红童年的底色是灰暗的,唯一的亮色来自祖父张维祯。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图 | 萧红与生母姜玉兰合影


许鞍华为萧红拍的电影《黄金时代》,一开场,有一处很感动人的情节。童年的萧红端坐在窗边,窗外是凛冽萧瑟的寒风,寒冷似乎掩盖了所有生的希望。祖父扶着她的肩膀,慈祥地看着她,说:“快快长吧,长大了,长大了就好了。”

说这话的时候祖父的眼睛里是若隐若现的泪光。从这些朴素又暗含期盼的话语,我们能很容易地感受到祖父对于萧红的怜惜与疼爱。这样浓厚而深切的爱,大抵是萧红这一辈子得到的最真切的,纯粹的,也是最珍贵的爱了。

后来,祖父去世了,萧红的世界里唯一的光亮和温暖也消失了。

从小就受尽白眼和冷漠的萧红,练就了一身反骨和一个敏感的心。对于爱人,她自是有一定的要求,少年时期缺失的爱,她只能尽力从别处弥补回来。所以当父亲将她许配给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时,她使尽浑身解数反抗。这个没有理想,没有才华,空有一身迂腐习气的瘾君子,和萧红的理想爱人相去甚远。为了毁掉这桩婚事,抽烟,喝酒,她一一试过,无一奏效。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两度出走,所托非人

19岁时,萧红逃出家门,跟远房表哥陆舜振私奔到了北平。这大抵是她反抗父亲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

这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引起了一系列影响,父亲被省教育厅炒了鱿鱼,在呼兰上学的张家子弟不堪舆论压力,被迫转学。可如此轰轰烈烈的爱情,到底还是没有扛得住柴米油盐的考验。整日节衣缩食的生活让二人都变得灰头土脸,爱情的光芒渐渐暗淡。第二年春节前夕,陆舜振跑回家了。留萧红一个人在旅馆,独自舔舐伤口。这是她在爱情里跌的第一个跟头。

1931年2月,未婚夫汪恩甲追到了北平,萧红还是跟他一起回到了哈尔滨,两人开始同居。说来也是奇怪,之前为了拒绝这门婚事,跟父亲拼死抵抗,结果现在反倒跟他在一起,当真是造化弄人。

汪恩甲母亲知道儿子跟萧红在一起,断绝了经济支持。两个人仅靠一点微薄的薪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事实证明,萧红之前没有看错,汪恩甲的确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的良人。

1932年春节,汪恩甲回家过年。这一去,就再也没有消息。萧红又一次被遗弃了,这时候的她,肚子里已经有了汪恩甲的孩子。她还是重蹈覆辙了,是她自己识人不清,也是她遇人不淑,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她自己,是她自己把后路全数斩断了。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图 | 萧红在青岛樱花公园


灵魂共振,无疾而终

孤身一人的萧红,没有收入,没有朋友,还拖欠了宾馆老板一大笔房钱。走投无路之际,她想到了向报社求助。她给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写了信。裴馨园派萧军去了解情况,萧红就是在这时候遇见萧军的,这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如果说前两个男人都是她生命中的过客,那么萧军在萧红的生命轨迹里便是一个大写加粗的存在。

萧军初见萧红,印象并不好。“她一张近于圆形的苍白色的脸幅,镶嵌在头发的中间,有一双特大的闪亮的眼睛,声音显得受了惊愕似的微微有些颤抖地问着……”如此不修边幅的外在,任谁也不会有好感吧。萧军开始以另一种不同的眼光看萧红,是因为看到了桌子上她写的诗:

这边树叶绿了

那边清溪唱着……

姑娘啊、春天到了

去年在北平

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

今年我的命运

比青杏还酸。

如此直接却撩人的诗歌,如此隐秘的才华,精准地击中了萧军的心坎,他的眼睛焕发出不一样的光芒。他们开始谈天说地,从身世谈到文学,越聊越投机,萧军开始注意到她灵魂的闪光点。后来,他甚至扬言,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这颗魅力的灵魂。幸运的是,还没等到筹够钱,大水就把宾馆给淹了,萧军趁乱把萧红带走了。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图 | 萧红、萧军在离开哈尔滨前夕合影


两个人住在道里新城大街的欧罗巴旅馆,不久,萧红诞下了一个女孩。关于这个孩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这个孩子被送给看门的了,有人说给她掐死了......真相如何,我们无从得知,可这个孩子,的确就此消失在萧红的生命里。这件事后来也成为了抨击萧红无情,冷漠的有力证据。

二萧的爱情,迅疾暴烈,如天雷勾动地火,顷刻燎原。虽然两个人的生活没有多么的富裕,但有情饮水饱,两个人共同的创作激情和兴趣足以磨平物质生活的不足。由于爱情的滋润,萧红的写作天分被充分激发出来,两个人的文学创作都迈向了新的高度。萧红的第一篇小说《弃儿》,第一篇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发表后,反响热烈。而真正让萧红名声大噪的,是和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东北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从无人问津到著作等身,萧红和萧军的生活也好了起来。萧军性格里的本性开始暴露,大男子主义和多情花心的心开始蠢蠢欲动。萧军在外面拈花惹草的事情开始传到了萧红那里,萧红不愿轻易放弃这段感情,默默忍下了所有的痛苦。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图 | 萧红、萧军在上海照相馆合影


除此之外,因为萧红在文坛的锋芒毕露,让大男子主义的萧军感觉很没面子。作家胡风曾这样对比过二萧的写作才能,他告诉萧军:“在创作上,萧红比你高,萧红写的人物都是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人物的是喜是悲,我们都能感同身受,好像就活在我们身边一样。你呢,写得比她深刻,但是可以看出来,你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来达到艺术的高度,萧红是靠自己的感受还有天才在创作,这点是很难得的。”

萧军固执地认为萧红的文章比不上自己的,但其实所有人看得出来萧红更胜一筹的才华和天赋。

萧红的这一段感情,又几近陌路了。这时候,另一个和萧军完全不同的男人,在她的生命中开始扮演主要角色。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只想过正常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

当萧红深受情伤时,文学作家端木蕻良以一种被救赎式的姿态出现。他身材瘦高,说话和声细气,性格内向,文质彬彬,与萧军的粗犷、好强、豪放、野气形成鲜明对比。此时的萧红的心已经被萧军的多情折腾得伤痕累累,再也无力折腾。而端木的爱,给了她喘息的机会。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让她心安。

只是,萧红到底还是萧军名义上的女朋友,“二萧”在文坛上缔造的传奇,至今人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虽然萧红心中的天平已经很明显地向端木蕻良这边倾斜,但是并不代表她就完全放下了跟萧军的过往。她痛苦地挣扎在二人中间,心思纷乱,无法抉择。这时,文人聂绀弩对萧红说:“你是《生死场》、《商市街》的作者,你应该想到自己文学上的地位。你应该往上飞,飞得越高、越远、越好。”

萧红还是跟端木蕻良在一起了,虽然二人要为此背负莫大的非议,而且萧红的肚子里还怀着萧军的孩子。为了让萧红免于流言的困扰,端木蕻良为萧红举办了婚礼。萧红在婚礼上说,“只想过正常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或许,这位以“作”出名的女子,已经疲惫了,倦鸟归巢,是时候找一个归宿。

时局动荡,武汉的上空随时可能会掉下密集的炸弹,萧红托朋友弄到了两张去香港的船票,结果只有一张,她当机立断,让端木先走。后来肚子越来越大,眼看就要临产,萧红决定去重庆江津求助好友白朗。

在江津,萧红不久就生下了孩子。然而,孩子刚出生就夭折了,萧红没有过多伤心,立马收拾出院。和白朗分别前,她对白朗说,“朗,我祝你永远幸福。”白朗以原句回祝,她表情淡淡地回道:“我吗?我会幸福吗?未来的前景已经摆在我面前了,我将孤苦以众生。”这时候,萧红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尽头,对未来茫然无望,心中再不起半点波澜。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图 | 萧红、端木蕻良摄于西安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不甘,不甘...”

到香港与端木蕻良团聚后,萧红达到了文学创作的巅峰,她完成了《马伯乐》(第一部)、《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这些都是她最出名的代表作,是她最成熟的作品。

1941年7月,萧红因肺病,妇科病和失眠入院治疗。此时的香港也不甚安全,炮火纷飞,战火连天。端木蕻良一边要照顾萧红,一边还要想着突围保命的法子。

这时候,初到香港的文人骆宾基身无分文,向端木蕻良求助。端木为他安排住处,甚至还抽出自己小说的版面,发表骆宾基的小说以维持生计。可以说,作为一个朋友,端木蕻良是做得很好的。后来,端木忙于突围和筹钱给萧红治病,无暇照顾萧红,便托骆宾基照顾萧红。

缠绵病榻的萧红,内心极度脆弱。端木的离开让她充满了恐惧,十分缺失安全感,她把骆宾基当成了救命稻草。她和骆宾基讲述自己过去的事情,事无巨细,许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她才会做这种不像她会做的事。萧红从来没有向别人这样袒露自己。而在这段时间里,端木未曾露面。

在这一天天的自陈身世里,骆宾基开始渐渐了解,和读懂这个惊绝才绝,却一生坎坷的女人。而萧红,也渐渐从心理上对骆宾基产生依赖。此时的萧红已经油尽灯枯,误诊的气管手术更是加快了萧红生命的进度条。夜里,已经说不了话的萧红做手势要笔,写下了遗嘱。她将身后事一一敲定,将几部书的版权分掉,又交代了那半部《红楼梦》给别人写。最后,她写道:“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走了,享年31岁。

激流勇进而又短暂的一生,犹如她的喃喃自语:

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

我会掉下来。

她谈了5次恋爱,生下两个孩子,却在感情中流离失所,早逝于31岁

她曾说:她要去面朝大海的地方。

也许是这一生太过坎坷,死后,她只想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向阳而生。她这一生,多情亦无情,年少缺爱,让她将爱视为生命不可或缺之物,几次追寻,却不得善果。生下了两个孩子,却都没有再见到第二面,说她无情,确实也不冤。过分天才而不自知,她写《商市街》,许广平先生评价道:“饥寒和贫穷谁不晓得呢?可没人像她写得这么触目惊心。”

萧红的写作天赋从早年的生活经历而来,从一颗敏感的心而来,恬淡中可见温情,绝望中亦触目惊心。只是,过分天才的人,大多都不得善终,萧红亦是如此。下辈子,请老天爷善待她吧!不用给她过分的才华,不用给她显赫的家世,只要给她一个可以白头到老的爱人便足矣。于她而言,或许就是一个最好的安排了。

文 | 云归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