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關於Web表單設計,需要注意的8個要點

常見的表單設計背後藏著許多秘密,如何讓用戶快速準確的填寫表單,是本文在思考解決的問題。本文偏理論和實踐結果,實例較少,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关于Web表单设计,需要注意的8个要点

常見問題:

在設計表單時,你是否會有如下疑問或思考:

  • 誰會填寫表單?為什麼要填寫?
  • 如果表單跨多個網頁,需要告訴人們當前處在哪一頁麼?
  • 輸入框標籤應當頂對齊、右對齊還是左對齊?
  • 表單中如何使用智能默認選項?
  • 何時在表單中使用幫助文字?
  • 如何表示必填項?
  • 主動作和次動作有什麼區別?(提交/保存/繼續、取消/重置)

一、表單設計原則

  1. 儘量減少痛苦,填寫過程儘量簡潔容易;
  2. 說明完整填寫路徑,清晰地告訴人們如何填寫完成
  3. 考慮情景,受眾群體、應用、業務
  4. 確保一致溝通,保證客戶與公司只用一種聲音說話

二、表單的組織

  • 花時間評估表單中的問題,去除不必要的問題;
  • 表單所提問題(標籤)應當儘量簡潔,如果人們誤解簡潔標籤,應當尋找使用自然語言澄清的機會;
  • 表單所提的問題可能來自不同的人或部門,確保表單統一口徑;
  • 可以將表單內容組織成邏輯組,有助於瀏覽和完成填寫;
  • 可以以對話的形式構建表單,主題自然間斷;
  • 表單包含大量問題,若干主題,需要多個網頁來組織表單;
  • 表單包含大量問題,一個主題,需要較長網頁來組織表單;
  • 表單填寫完成後提出可選問題,可能會獲得更多答案;
  • 應當採用最少的必要視覺信息來區分內容組;
  • 如果表單需要較長時間或查詢信息才能填寫,可採用起始頁說明(暫存)方式滿足;
  • 由始至終採用清晰的瀏線和有效視覺引導表單填寫(清晰唯一路徑);
  • 如果表單分為多個已知有序網頁,可以採用進程指示來傳達範圍、狀態和位置等信息。

三、標籤對齊

每個表單至少都有三個基本要素:標籤、輸入框和動作。

標籤負責提出問題,輸入框供給人們填寫信息,而動作允許人們提交答案,還有一類——無標籤表單。

1. 頂對齊標籤

頂對齊標籤由於輸入框和標籤的位置非常近,處理起來毫不費力,所以填寫整個表單很快很容易,是最能減少填寫時間的方式。

关于Web表单设计,需要注意的8个要点

頂對齊標籤還提供了大量的橫向空間,可以擴大或收縮標籤文字,而不會對整個頁面的佈局產生負面影響。大量橫向空間可用於以多種方式組合相關輸入框。

但是,頂對齊標籤也會佔用額外的垂直空間,若可使用的垂直屏幕空間較小,應當謹慎使用頂對齊標籤。

頂對齊標籤還應當採用合適的垂直間距。表單輸入框之間的間距太少或太多都會阻礙移動。一般而言,最好使用輸入框50%~75%的高度作為相鄰輸入框的間距。

2. 右對齊標籤

右對齊標籤同樣有輸入框與標籤相鄰的有點,因此也能快速填完且減少垂直屏幕空間的佔用,但是速度沒有頂對齊快。

由於右對齊佈局造成左側參差不齊,會降低快速瀏覽表單問題的效率,還會產生靈活性問題,如果標籤需要兩行字,瀏覽表單會更加困難。

关于Web表单设计,需要注意的8个要点

3. 左對齊標籤

如果人們不熟悉表單要收集的數據,或者問題無法分成易處理的內容組,左對齊標籤瀏覽表單問題會更容易,只需上下瀏覽標籤左欄,不會被輸入框打斷。

关于Web表单设计,需要注意的8个要点

三種方案中,左對齊表單填寫速度最慢,人們一般將左對齊佈局中的標籤與相應輸入框聯繫起來,只是花費時間較長。

但是,完成時間較長也不是壞事,也有適用場景。如果希望人們速度放慢,並仔細思考表單中的每個輸入框,特別是表單含有大量可選輸入框、類似“使用偏好”或者高級設置陌生數據時。

4. 輸入框內的標籤

如果屏幕空間寶貴,應當將標籤和輸入框組合成單一的用戶界面元素。光標放入輸入框時,標籤要迅速消失,以便用戶能輕鬆填寫。

填寫輸入框時,輸入框內的標籤會消失,因此答案情境也會消失;如果忘記了要回答什麼問題或者檢查答案時,體驗也是不好的。

因此,如果表單較長、甚至中等長度,輸入框內標籤並不是好的解決方案。輸入框內標籤更適合用於只有一個問題(例如,搜索框)或者幾個輸入框的表單或者問題非常熟悉的表單(例如,通訊錄)

四、輸入框

表單中何時使用文本框、複選框、單選按鈕、下拉菜單、列表框呢?

  • 輸入框的長度能提供有意義的暗示,幫助人們有效回答問題;
  • 若不需要暗示,輸入框的長度應當儘量保持一致,為答案提供足夠空間;
  • 儘量避免出現可選輸入框;
  • 標明表單中的必填項;
  • 如果答案明顯有多種格式,應當考慮使用彈性輸入框;確保彈性輸入框不會導致填寫簡單問題變得複雜。

五、動作

標籤列出表單要求人們回答的問題,輸入框讓人們填寫答案,完成表單的單一職責屬於動作。

  • 綠色標識主動作(成功),紅色標識次動作(未成功);
  • 儘量避免表單中出現次動作,應當提供完成表單的單一路徑;
  • 如果需要使用次動作,應當確保主動作和次動作視覺差異清晰;
  • 如果表單所提問題分佈在多個網頁,主動作應當讓人們更接近完成表單,而次動作應當允許人們返回;
  • 主動作與輸入框對齊,能提供明確路徑完成表單;
  • 如果需要採用具有破壞性的次動作(重置或清除),應當提供簡便的撤銷方法;
  • 處理表單時,應當明確表達,避免重複提交;
  • 不要依賴幫助文字來提醒人們不要兩次點擊主動作,而應當通過禁用主動作按鈕來阻止;
  • 思考組合服務條款和主動作的機會,以確保法律要求合理化。

六、幫助文字

常見幫助文字是在標籤或輸入框旁增加幫助文字,告訴應該如何回答問題。

幫助文字最合適解釋人們不熟悉的數據,例如,為什麼要問這些問題、安全和隱私、建議回答問題的方式及說明可填項。

  • 如果人們知道問題的答案,但是不確定如何回答或為什麼回答,可以考慮使用自動即時幫助系統;
  • 如果表單問題人們不熟悉或者複雜,而且同樣的人會多次使用,可以採用用戶激活的幫助系統;
  • 如果幫助內容很多,可以使用一致的幫助區域,不要使用即時幫助;
  • 圖標、鏈接或按鈕用於用戶激活的幫助文字觸發器,應放在標籤旁,不要放在輸入框旁;
  • 如果要求用戶填入敏感資料,考慮使用有操作含義的幫助文字,允許人們確認資料安全。

七、即時驗證

直接反饋有助於再次確保人們的回答有效。這種實時的溝通方式即為即時校驗(Inline Validation)。

  • 考慮使用即時驗證,以確認或者建議有效答案,並幫助人們在限制範圍內輸入(例如,銀行賬號);
  • 即時確認適用於錯誤率高、或者有特定格式要求;
  • 即時建議適用於有大量可供選擇有效答案的情況;
  • 即時質量指示條能引導人們回答複雜的問題;
  • 如果需要即時驗證答案,應當在人們輸入答案之後進行,不要在輸入過程中進行;校驗數據唯一也是這樣,需要等待輸入完成時校驗;
  • 如果輸入有限制,應當採用實時、動態更新的方法傳遞輸入限制。

八、多餘輸入/額外輸入

  • 通過恰當的設施滿足多數人需要的默認選擇,智能默認可以幫助人們回答問題;
  • 設置個性化默認選擇,客戶能更快完成表單,因為“答案”具有粘性;
  • 如果有可能,單選按鈕都應當設置成默認項;
  • 額外輸入可以提供更多的選項或者高級選項,滿足有需要的用戶,同時不妨礙不需要的用戶;
  • 根據客戶需求的優先順序,安排額外輸入;
  • 如果需要顯示大量額外輸入,可以考慮疊層方式代替即時顯示方式,避免網頁跳動用戶迷失方向。

總結

表單的設計方式多種多樣,不能完全按照設計規則來進行產品設計,需要具體分析應用場景,填寫情境來設計。

感謝各位花費時間來閱讀,希望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