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們都說翡翠好,但翡翠是怎麼來的呢?

東東先森兒


題主問的是翡翠是怎麼來的,其實不太明確,我就從翡翠的形成到發現到加工再到市場銷售幾個部分來回答。

先來看一下翡翠的定義: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但是翡翠並不等於硬玉 。

1.翡翠是怎麼形成的?

關於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間有很多神奇的傳說,地質學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個謎,曾有人認為翡翠與鑽石一樣,都是在地殼深部幾千度高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的,其實不然。

美國不少地球物理學家在實驗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實驗,再結合世界各地發現翡翠礦床的實際情況,他們認為,翡翠並不是在高溫情況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溫條件下在極高壓力下變質成因的。

日本東北大學砂川一郎教授在《話說寶石》(1983年出版)一書中,更具體指出翡翠是在一萬個大氣壓和比較低溫度(200 - 300℃)下形成。我們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當然不可能處於較深部分,那麼高壓究竟從何而來呢?

這高壓是由於地殼運動引起擠壓力所形成的,現已獲得證實,凡是有翡翠礦床分佈的區域,均是地殼運動較強烈地帶。

還有另一個因素是:凡發現有翡翠形成地方均有含鈉長石的火成岩侵入體(中─基性巖)。鈉長石化學成份為 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測翡翠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由含鈉長石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

若要成為特級硬玉——翡翠,還須具備以下條件,翡翠圍巖必須是高鎂高鈣低鐵岩石。這種環境產出翡翠更純淨,少鐵使底不發灰。儘管低鐵但還是有鐵存在,要翡翠十分純淨無雜質,還須在強還原條件下,即在還原環境中生成。因為在缺氧環境中,它所含的Fe會形成磁鐵礦而析出,而不進入翡翠晶格內,可使翡翠綠更正。

再者要有生成翡翠後地質作用及多次強烈熱液活動,把翡翠改造得綠正、水好、底純的特級翡翠。翡翠成色過程是伴隨著熱液活動進行的,為多期強度不同成色過程。而且緩慢分解成鉻離子的致色元素,要長時間處在150-300℃,最佳溫度是在212℃左右下,鉻離子才能均勻不間斷地進入晶格,在這種條件下生成的翡翠綠色非常均勻。完全生成特級翡翠後,還不能有大的地質構造運動,否則將會產生大小不等方向不同裂紋而影響質量。以上各條件很難同時具備,這就是特級翡翠稀少原因。


2.翡翠是如何被發現的?

大家都知道緬甸出產翡翠,而其實除了緬甸,世界上還有中國、危地馬拉、日本、美國、哈薩克斯坦、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出產翡翠。這些國家翡翠的特點是達到寶石級的很少,大多為一些雕刻級的工藝原料。中國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也出產少量翡翠礦石。

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以上來自緬甸,因而翡翠才被稱為緬甸玉。


和其他歷史真相一樣,緬甸的翡翠於何時發現,至今沒有確切的結論。

根據《雲南北界勘查記》,緬甸翡翠產地是霧露河沿岸產玉區內的老廠是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開採。後面雲南的騰衝玉石業就小有規模,及至清朝,翡翠的商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翡翠發現的另一傳說起於雲南。

據英國人伯琅氏所著的書稱,翡翠實為雲南一馬伕發現的。據說雲南商販沿著已有2000餘年歷史的西南絲綢之路與緬甸、天竺等國的商人進行交易。一次有一位雲南的馬伕為平衡馬馱兩邊的重量,在返回雲南騰衝途中,在今緬甸勐拱地區隨手抬起路邊的一塊石頭放在馬馱上。

回來後卸下馬馱一看,途中撿得的石頭原來是翠綠色,非常好看,於是馬伕就把它拿去加工,慢慢就出現了翡翠加工後的漂亮成品,翡翠綠色配合它的細膩而透明如水的質地,讓人十分陶醉。因此此事由此就傳開啦!


3.翡翠是如何開採的?

在緬甸開採翡翠原石是需要經過緬甸政府合法申請,繳納稅金,才可以進行開採,早年的開採方法都是拿著鋤頭,鏟子等工具手工開挖,非常艱苦。如今都是用大型機械開挖,要輕鬆很多!

開採出來的毛料,都會請到經驗比較豐富的師傅篩選開窗觀察質地和顏色,賭石就是這樣來的,大部分開挖出來的原石都會送到緬甸的首都內比都拍賣,拍賣玩的就是刺激,因為有很多的可能性,所以賭石界有句名言叫做“一刀天堂,一刀地獄”。

拍賣翡翠毛料同時包括賭石與明料,拍賣通過國內各地公盤(騰衝,瑞麗,平洲等),大型的拍賣投標都能影響到各地珠寶店,工廠,賭石者,玉雕師,收藏玩家的關注,所以拍賣的現場也是相當刺激的,感覺rmb壓根就是紙。翡翠原石也通過公盤的方式輸出到市場,當然也有一些通過邊境走私的。


4.翡翠成品又是怎麼來的呢?

日平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的都是晶瑩剔透、水潤亮澤的翡翠飾品,對於翡翠原石很少有人接觸,從略顯醜陋的翡翠原石到晶瑩剔透的翡翠成品這中間經歷了什麼呢。一般,一塊翡翠原石,要經過切——鍘——鏨——衝——軋——磨——勾——拋——裝等9大工藝60多道工序後,才能成就一件翡翠作品。


5.翡翠原石頭和成品從哪裡購買?

我們通過各種線下和線上市場都可以購買到翡翠成品和原石(一般是明料),包括各種線下交易市場、珠寶店,線上交易平臺等。

線下市場,國內像瑞麗、廣州、揭陽、四會、蘇州都有很大的翡翠市場和翡翠產業。其中瑞麗由於和緬甸接壤,有其天然的地理優勢,翡翠原石交易石一大特色,雕刻也不拘一格,款式豐富多樣。

而線上市場,目前線上直播和拍賣比較火,比如淘寶直播、微拍堂(垂直)、快手、抖音等。


以上。


掌間星辰


曾有人認為翡翠與鑽石一樣,都是在地殼深部幾千度高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的,其實不然;美國不少地球物理學家在實驗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實驗,再結合世界各地發現翡翠礦床的實際情況,他們認為,翡翠並不是在高溫情況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溫條件下在極高壓力下變質成因的。翡翠是在一萬個大氣壓和比較低的溫度(200 - 300oC )下形成的。我們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也越大。還有另外一個因素是:凡發現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鈉長石的火成岩侵入體(中—基性巖)。鈉長石的化學成份為 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測翡翠是在中—低溫、高壓條件下由含鈉長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翡翠習慣上又稱為緬甸玉,是緬甸出產的硬玉,日本、蘇聯、墨西哥、美國加州等均產有硬玉,但其質量與產量遠遠不如緬甸。


翠多多小象


當今,玉製品的種類多樣,琳琅滿目。翡翠玉佛作為比較多見的吊墜飾品之一,因為其獨有的造型設計和深遠的寄寓得到眾多人的偏愛。 

   

翡翠玉佛是佛教文化和中國玉文化的完美結合。其造型設計多是來自彌勒佛,就是五代梁時的僧人布袋和尚,他看上去大腹便便、和藹可親,給人一種慈愛大度、豁達樂觀的感覺,成為當時人們的精神依託和信仰。同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是一種吉祥物,被賦予高貴純潔的象徵,寄寓幸福吉祥,與彌勒佛尊貴的形象相得益彰。 

   

翡翠玉佛除了指彌勒佛之外,還包括如來佛祖、盧舍那佛、釋迦佛、寶生佛等,都是有大智大慧,以慈悲為懷,深得人們的敬仰和喜歡。

    

翡翠玉佛既是對佛教文化的延續,也是對中國玉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將兩者互相結合,傳達了對生活的美好祈盼和祝福,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依託。 

   

玉佛以彌勒佛為主要形象進行雕琢設計,彌勒佛是大慈大悲、法力無邊的典型人物,被稱作是“未來世界”,更是以大肚便便、笑口常開的形象出現在百姓的眼前。

人們都期望佩戴玉佛可以保佑自己平安幸福,同時也學習彌勒佛那種寬容、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精神,並以此來教育後輩要學會待人謙和、擁有可容天下事的大度胸懷。按照佛教古籍的記載,彌勒佛經常化身凡人,體味人生百態,引渡有緣之人。在凡間中的彌勒佛無論是碰上什麼樣的難處、困境,全都一笑置之。

    

而且不但是困苦的百姓,就算是窮兇極惡的歹徒,彌勒佛也願意將其渡化,正所謂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除此之外,佩戴翡翠玉佛還能夠驅邪避害、富貴平安、代代有福、財源廣聚,延年益壽。 

   

人們覺得只要如彌勒佛一樣一心向善,佛祖就會賜予平安吉祥,保佑後代幸福連連。總的來說,翡翠玉佛不僅僅有著裝飾的作用,還有著庇佑佩戴者福澤綿延的作用,所以廣受人們的青睞,成為眾多人購買裝飾品和投資理財的首選。

    

要注意的是,雖說翡翠是吸收了千萬年日月精華而形成的,但不意味著翡翠就是無堅不摧的。佩戴翡翠玉佛的時候,要留心儘量不與硬物相碰撞,避免翡翠受損影響它的價值。


翠多多公斤料


翡翠是天然形成的一種晶體礦石,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也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主要成分是鈉鉻輝石和鈉鈣質輝石組成,常伴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

翡翠是玉石中的極品,它是天然形成的一種晶體礦石,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裡面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物質,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


翠多多村長


翡翠是緬甸挖來的,全世界只有緬甸翡翠最好,當然其他地方也有,比如(危地馬拉翡翠)但是99%翡翠出自緬甸,有緬甸政府控制,然後包給大商人挖掘,在規定時間挖掘後,本地居民可以免費進去撿,來到中國是通過公盤,本地玉商人去投標,標中者帶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