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高幹:作為袁紹的外甥,我沒那麼容易屈服

高幹:作為袁紹的外甥,我沒那麼容易屈服

牛羊踐履多新草,冠蓋雍容半舊卿。別看袁紹勢力最終覆滅,就認定袁紹陣營中的各個人物水平都不夠,事實上這裡邊有著眾多豪傑俊彥。比如本篇要談及的高幹,字元才。

高幹是兗州陳留圉yǔ人,陳留高氏在漢末屬於名門望族,這個家族以“孝”著稱,祖上出過眾多郡守乃至司隸校尉。三國時期陳留高氏除了高幹還有一位更出名的,就是歷仕曹魏五位君王的高柔,不僅長壽而且官至三公。

高幹還是袁紹的外甥,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年代,能和汝南袁氏聯姻,可見陳留高氏在當時的影響力。不過高幹、高柔兩人的關係有些爭議,案《三國志·高柔傳》,高幹應該是高柔的從兄,但是從《陳留耆舊傳》以及謝承《後漢書》的記載來看,高幹應該是高柔的從父,具體關係還有待探究。

高幹:作為袁紹的外甥,我沒那麼容易屈服

高幹一出仕就加入了袁紹陣營,他在史書中一登場就幹了一件大事。初平二年(191年),袁紹派高幹、荀諶、辛評、郭圖等人去勸降韓馥,這裡邊除了高幹都是潁川人,而韓馥也是潁川人,高幹作為袁紹的外甥也很有說服力,而且他是領頭人。最終結果大家也都瞭解,韓馥將冀州拱手讓給了袁紹,高幹圓滿完成任務。

高幹文武雙全,袁紹對於他也很器重,在把青州、幽州分給倆兒子之後,又把幷州交給了高幹經營。而且高幹在幷州刺史任上表現很出色,他在當時名氣極大,四方遊子都願意去幷州歸附高幹。高柔應該也是在這一時期被高幹叫來入夥,同時還帶著陳留高氏整個宗族前來投奔,或者時間點更靠前些。

“柔從兄幹,袁紹甥也,在河北呼柔,柔舉宗從之。”——《三國志·高柔傳》

高幹還和仲長統有過交集,他不僅善待仲長統,還時不時去諮詢些問題,有本事的人總是值得重視的。不過仲長統對他的評價不高,仲長統認為高幹雖然有雄心卻沒有足夠的才幹,雖然能接納士人但不能知人善任,不過高幹最終也沒有改正

。此外,高幹還試圖徵辟過管寧,不過被拒絕了。

“統謂幹曰:‘君有雄志而無雄才,好士而不能擇人,所以為君深戒也。’”——《三國志·劉劭傳》註解

高幹:作為袁紹的外甥,我沒那麼容易屈服

官渡之戰時期沒有記載高幹的具體作為,至少他會為袁紹提供軍糧、兵卒。建安七年(202年),袁尚派高幹、郭援等人去寇掠河東,還有匈奴從旁協助,他們對河東地區造成了很多不過馬騰選擇幫助鍾繇,在關中諸將的奮戰下,高幹敗退,郭援身亡,匈奴投降。

“太祖渡河,擊紹子譚、尚,而高幹、郭援侵略河東,關右震動,鍾繇帥馬騰等擊破之。”——《三國志·荀彧傳》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圍攻鄴城,牽招建議高幹把袁尚迎過來,但袁尚不僅沒采納這建議,反而準備暗害牽招,不過牽招機智地跑去投降曹操了。最終,曹操攻破鄴城,高幹也將幷州拱手獻上,依然被曹操任用為幷州刺史。

不過第二年高幹就反了,他趁著曹操去攻打袁尚,擒拿了上黨太守,屯兵壺口關準備偷襲鄴城,但是被荀彧的兄長荀衍發現了,沒給高幹什麼機會。曹操這邊派了樂進、李典去攻打高幹,這兩位宿將倒也沒能拿下他。此外,高幹還聯合過衛固、張晟、張琰作亂,再次被鍾繇擊敗。無奈之下,高幹自己跑去找匈奴求援,但是沒能找來援軍,只好南下荊州,半路被王琰捉來誅殺。

允文允武,難以為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