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國的建制派、茶黨、傳統保守派有什麼分別?

雨蝶之靈


建制派:


建制派是一個貶義詞,其實這個翻譯很不準確,準確的翻譯,應該叫當權派,其實誰是建制派,這不重要,因為稱呼其他人為“建制派”本身就是一種扣帽子的行為。


在美國政治體制下,一個黨派很難百分之百的掌握全部資源,共和黨或者民主黨,一般會在總統,參議院和眾議員三者居其一,以共和黨為例,共和黨某些選民關心自己的議題,但是如果要通過的話,要麼總統不批,要麼參議院或者眾議員不批,總是有民主黨作梗,那怎麼辦呢?一般情況下會和民主黨達成妥協,讓民主黨的議案過一部分。


但是這樣乾的話,會有另外一批共和黨覺得太窩囊了,怎麼可以和民主黨妥協呢?就指責這些妥協的人為“建制派”。


如果你還不能明白,那麼指責別人是“建制派”,就好比指責別人是“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或者說他“脫離群眾”一樣。


誰是公認的建制派呢?舉個例子


此人叫傑布布什,他的父親老布什是美國總統,他的哥哥小布什又是美國總統,有些美國政客譏諷其為“媽寶”。標準建制派。


茶黨


茶黨屬於極端保守主義,名字由來很簡單:就是當年的波士頓傾茶運動。

由於波士頓傾茶運動實際上針對是當時英國殖民者的茶稅,所以你就可以想象到茶黨的目標是誰了,茶黨抗議的是稅收政策,茶黨要求減稅。


減稅不是很好嗎?實際上減稅也看目標在哪,政府自身是無法產生財富的,政治只能分配財富,人的五根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因此如果不用稅收來調節會產生極大的貧富差距。


而且如果無止境的減稅,政府的開支也是一大問題,當政府開支不足的時候,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無限度搞國債,就是現在特朗普一樣,一種是砍民眾的福利。這兩種方式實際上都是有利於富人,不利於窮人的。


同時茶黨還反同性戀,反墮胎,反移民,反女性運動,其實是屬於共和黨裡面的宗教勢力,茶黨特別反對奧巴馬。


傳統保守派


美國有一個智庫叫“傳統基金會”,它秉持的觀念就是傳統保守派的觀念,傳統保守派贊成小政府和自由市場主義,但是它不像茶黨那麼極端,主要是反對奧巴馬的經濟政策和財政政策。


但其實今天的美國社會比較撕裂,被別人說成是建制派的,未必是所謂的當權拍,希拉里都說過桑德斯是建制派,實際上希拉里所在的克林頓家族的勢力要比桑德斯不知道大多少倍,桑德斯在當年競選時期被視為激進主義,結果現在又來比桑德斯更加激進的。

因此觀點往往轉化的很厲害,今天的茶黨的極端觀點,明天可能就會成為“正常觀點”


李建秋的世界


  民主黨: 美國左翼政黨。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縮寫D.N.C)美國政黨,與共和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民主黨由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創建,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馬斯·傑斐遜在1792年創立的民主-共和黨,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政黨。自從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在1896年掌控民主黨以來,民主黨在經濟議題上的立場開始比共和黨更為偏向左派。自從1932年以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將他所提出的新政稱為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民主黨以新政結合的政策主導了美國政府的政策一直到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越戰則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幹預的立場分歧,這種分歧導致之後民主黨失去執政地位,但維持控制國會參眾兩院。克林頓1993年上臺後,由於共和黨控制國會兩院轉變了民主黨的政策走向,民主黨的意識形態色彩逐漸淡化,傾向走溫和中間路線,試圖以此吸引理念傾向共和黨的中產選民。2009年奧巴馬領導民主黨重新上臺後,民主黨轉為走左翼自由派和進步主義路線。

  共和黨: 共和黨(英語: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簡稱為GOP(英語:Grand Old Party),是美國當代兩大主要政黨之一,另一個是民主黨。1854年創黨以來,由共和黨首位總統林肯至今,29任美國總統有18位都是共和黨人。共和黨創立時期,結合了當時反對奴隸制度擴張的政治勢力,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和“國家團結”之上。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以及在外交、國防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支持反恐戰爭)的右派政黨。

  茶葉黨:在學術界形成普遍共識的是,茶黨(Tea party)不是一個政黨而是草根運動,茶黨運動是右翼民粹主義運動。發端於1773年的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是革命的代名詞。2009年4月15日是美國納稅日,新生的茶葉黨發動了全國性的遊行示威活動。2010年1月底,全美茶葉黨分支有1134個,茶葉黨興起顯示反奧巴馬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