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覺得草根歌手誰更吃香?為什麼?

老孫遁世無悶


大衣哥朱之文,是很多人喜歡的草根明星,憑藉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紅遍了大江南北,出名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很低調,一直很謙虛,一直很接地氣,可自從自媒體時代的出現,大衣哥的家裡就沒有清淨過,每天都有大量的村民和粉絲來拍視頻,對此,不少人覺得大衣哥生活得很辛苦,現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來分析下:

不可否認,大衣哥出名之後,家裡家外的確沒有了隱私,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拍視頻,而且是跟拍,大衣哥走到哪,他們拍到哪,比影視劇演員還要累,曝光度還要大,可這一切都是大衣哥自願接受的,如果他願意搬離農村的話,這些煩惱就會立刻消失!

大衣哥早年間也解釋過這個問題,理由是:捨不得搬走,習慣了這裡的一切!但作為粉絲我們都知道,這些只不過是藉口罷了,如果有足夠的錢的話,有什麼不能搬走的呢?

問題來了,既然這麼多人打擾自己,也的確影響到了大衣哥的生活,他為什麼不搬走或者從此不見粉絲呢?理由很簡單:捨不得眼前的名和利!

要知道,大衣哥是電視媒體炒紅的,這個級別的草根藝人生命力是很短暫的,可能紅個一兩年就消失了,直到目前為止,大衣哥也沒有自己的原創作品,單純是翻唱,既然這樣“不堪”,為什麼他還能那麼紅呢?

這就是因為每天拍攝的小視頻,大衣哥有了足夠的曝光量,商家呢,是最看重這種超級網紅了,說白了,小視頻就是在免費為大衣哥推廣,相比這種超級流量,每天被拍又算什麼呢?如果有人和你說,只要你能接受每天被拍視頻,就能拿到八位數的話,你是接受呢?還是接受呢?

所以,大衣哥每天被拍確實很辛苦,但這種辛苦是值得的,換做別人也會接受。


律師同城



靜雲的小院生活


我認為草根歌手很多,曾徑的他們也是努力拼博才有的今天,但他們的心也很容易煩躁,忘乎所以,所以我對草根歌手即喜非愛!


韓陸華


草帽姐徐桂花和大衣哥朱之文都是山東的農民歌手,都曾經獲得過星光大道年度總決賽第五名的好成績,如今兩個人的歌唱事業都如日中天,因為都是山東的農民歌手,這就難免要競爭,甚至無形中要攀比,更要暗中較勁,那麼,草帽姐和朱之文誰比誰更強呢?


和朱之文不同的是,草帽姐簽約了北京一家演藝公司,如今草帽姐的演出都由公司打理,而朱之文的演出都是朱之文自己聯繫,朱之文的侄子現在充當朱之文的經紀人,朱之文說自己不喜歡簽約演藝公司,因為如果簽約了就不自由了,朱之文喜歡無拘無束的自由奔放的演出。


草帽姐雖然是農民出身,雖然父母還生活在農村,但是草帽姐很少回到農村老家,而朱之文雖然現在有名有利,唱歌掙錢也不少,但是依然選擇生活在農村,還種著幾畝地,草帽姐已經在城市安家,不僅在城市買了房,還買了車,朱之文至今依然沒有買車,平時在農村的交通工具就是幾輛電動三輪車。


朱之文很喜歡在網上曬自己的生活照和演出照,並且有專人給朱之文照相,朱之文的微博人氣很高,粉絲有十幾萬左右,而草帽姐也有自己的微博,但是粉絲只有1萬多,人氣和朱之文差了十幾倍,朱之文人品好,還保持著農民的淳樸,很隨緣,也很隨性,因此人氣很高,草帽姐在觀眾中的印象不好,颱風不太正,這也導致草帽姐的粉絲比較少。


前些年,朱之文很喜歡做公益慈善,做公益慈善已經花去了朱之文157萬元,而且朱之文每逢母親節父親節和重陽節都要到養老院去看望老人,給老人解決實際困難,而草帽姐的公益慈善活動比較少,春節前夕給貴州山區老人發現金,也僅僅發出去了幾百元,但是卻要在自己的微博上進行炒作,很討厭。


朱之文由於長期在外演出,缺乏和兒子的溝通,在教育兒子上面花費的時間很少,導致兒子大偉長大後不聽話,迷上了電子和網絡遊戲,慢慢產生了厭學和逃學行為,兒子大偉不聽話,讓朱之文十分生氣,也十分後悔,有一次,朱之文為了兒子發火,竟然將兒子扔進了池塘。朱志文為了教育好孩子,甚至請教了有關專家,但是收效甚微,朱之文很無奈。


但是草帽姐就不一樣了,草帽姐有一對可愛的孿生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好,草帽姐為了讓兩個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很早就把兩個孩子接到了臨沂市條件很好的私立學校,兩個孩子還有藝術專長,不僅會彈電子琴,鋼琴,還會吹嗩吶,還能歌善舞,如今經常參加央視和地方電視臺的晚會,組成了“龍鳳呈祥”組合,對於兩個孩子取得的才藝成績,草帽姐很欣慰。

正所謂一家歡樂一家愁,朱之文和草帽姐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能力,但是也各有各的煩惱,朱之文的煩惱主要來自於兒子不聽話,輟學在家,老婆對朱之文疑神疑鬼,擔心朱之文在外頭出名出軌,甚至鬧著要和朱之文離婚,怕自己配不上朱之文,而草帽姐的煩惱來自於過去自己曾經在山東綜藝我是大明星節目中大鬧節目現場,揭露所謂節目黑幕,事後證明,這是草帽姐無中生有,雖然最後草帽姐面對全國觀眾道歉了,但是無濟於事,觀眾從此認清了草帽姐的真面目,裝窮裝傻充愣,觀眾不接受,人氣自然就沒有了


萌哥的世界


個人覺得還數朱之文。朱之文在成名前一直不斷練習唱歌,雖然村上的人們不理解還一度對他有偏見,但是他從來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堅持自己的喜好,最終一唱成名。成名之後他不忘本,繼續做自己的農民,為村裡做貢獻修道路,樸樸實實。他的這種持之以恆,成名之後不忘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