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眾所周知,元稹是唐朝有名的渣男。

一面念著“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面卻和多名女子糾纏不清。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和他私交甚好的大詩人白居易也是個風流浪子。

據不完全統計,晚年的白居易豢養30多名家妓,私生活堪比皇親貴族。

曾經有人說他一生擁有30多個女人,卻失戀了60多年,倒也頗為貼切。

他在11歲那年,遇到了青梅竹馬的戀人湘靈,可是這段初戀,一直到他逝去,都無法圓滿。

他的母親一直以“門不當戶不對”為由,反對這場戀愛。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也是兩人愛情的真實寫照。

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在他37歲那年,母親以死相逼,他才妥協,迎娶了同僚楊虞卿的妹妹楊氏為妻。

新婚不久,他就寫下了一首堪稱“最大男子主義”的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這首詩名為《贈內》,全文如下: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冀缺一農夫,妻敬儼如賓。

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所須者衣食,不過飽與溫。

蔬食足充飢,何必膏粱珍。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繡文。

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

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古代很多文人都在曾在新婚後給妻子寫下唯美的情詩,例如李商隱的“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蘇軾的“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或浪漫唯美,或深情肉麻。

可是白居易的這首詩卻是以勸誡的口吻,字裡行間無不在強調倫理道德,全無半點新婚燕爾的繾綣,不知當時的楊氏讀後是何感想?

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詩歌開頭四句其實還算正常,直截了當地表明願和妻子相守一生的態度。

接下來便用四個例子,教育楊氏應該向古代的賢婦學習。

黔婁是春秋時期的隱士,家境貧寒,少有才學,卻一直不肯入仕,他的妻子安貧賢良,一直對他不離不棄,其事蹟被《烈女傳》收錄。

而郤缺對應的便是“相敬如賓”的典故。

郤缺本出身官宦之家,因父親獲罪,而被貶為平民。

他在田間勞作時,他的妻子為他送飯,每每都是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的面前。

而郤缺頻頻致謝,兩人相敬如賓,一頓粗茶淡飯卻吃得有滋有味。

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還有翟氏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妻子。

陶淵明我們也知道,“不為五斗米折腰”,後來歸隱田園,他的妻子始終相伴。

陶淵明是個很任性的人,但他的妻子卻十分理智,就像梁實秋所言“翟氏較淵明達事”。陶淵明好酒,曾經想將所有的田地種上能釀酒的高粱,他的妻子卻想種稻子。

後來兩人各退一步,一人一半。

可以說不懂營生的陶淵明,碰上翟氏也算是幸運了。

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至於梁鴻孟光則是另一段故事了——舉案齊眉。

根據記載,孟光每次為丈夫準備飯食時,從不敢直視丈夫,每次都要將裝滿食物的托盤舉到和眉毛對其之處,恭恭敬敬地侍奉丈夫用餐。

其實白居易舉的這四個例子,黔婁妻和翟氏還可以理解,算是夫妻共患難吧。

但是郤缺和梁鴻就令人無法苟同了,如今雖然我們都用“相敬如賓”、“舉案齊眉”來形容夫妻相處之道,但其實這兩個故事更多的強調的是妻子對丈夫的恭敬。

從這一點來看,白居易的大男子主義思想暴露無遺。

比起“舉案齊眉”,趙明誠和李清照的“賭書潑茶”,才是真正的夫妻間的平等交流。

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接下來的四句更令人生氣,尤其是“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

古代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即使官宦世家的千金小姐,也都不重視女子的才學,所讀的也不過是《女戒》、《烈女傳》這些書。

白居易這裡也是這個意思,雖然你讀書不多,但這樣的事情應該也是聽過的。

如此語氣,對於新婚的妻子來說,委實不算是溫柔了。

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接著的八句從古代的典故例子轉向現實,告訴妻子怎樣才算是安貧地過日子:衣物不用太華麗,保暖就行;食物不用太珍貴,管飽就行。

都說一個男人若是肯為你花錢,不代表他一定愛你,但若他不肯為你花錢,那就一定不愛你。

楊氏好歹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白居易也不是像後來的杜甫一樣,艱難困苦,卻在新婚之夜,就告誡妻子不要追求錦衣玉食,這樣看來白居易對楊氏當真是毫無溫情可言。

若是換了他的初戀湘靈,恐怕是恨不得捧在掌心裡吧。

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詩,男子讀後暗喜,女子讀後氣炸

最後的他又以楊家的祖訓來告誡妻子要安貧樂道。

他指出楊家的祖訓是要將“清白”傳統留與子孫,而自己也是個“堅貞刻苦”的人,希望妻子能和他同甘共苦。

依我之見,其實“同甘”倒沒看出來,“共苦”卻是他的本意。

白居易若是像杜甫一樣潦倒,倒是可以理解他對妻子提出這樣的要求。

可問題是他並不窮困,卻一味地告誡妻子要“安貧”,這是什麼道理?

新婚燕爾,正是你儂我儂之時,他的妻子收到這樣的一首詩,不知作何感想?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