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1949年5月28日,西安解放第8天。

西安市軍管會文教委員會,派軍事代表趙忠池接管了西北大學,著名教育學家江隆基,以委員會副主任的身份講話……

從此,西北大學等當時僅有的幾所高校,有若火種,為三秦大地高等教育的發展,燃起希望之光!

70年間,伴隨著轟轟烈烈的高校西遷,新校設立,合併大潮,以及蓬勃發展的民辦教育,不斷深入的“校地合作”……陝西高等教育一路走來,孜孜奉獻,培養高知學子不計其數。

他們激揚青春,在此度過難忘的象牙塔時光,而後奔赴祖國各地,成為新中國事業發展的有生力量。

70年回眸,一部不朽的史詩篇章!

01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初步整合,陝西高校形成“三駕馬車”的局面——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

三校總面積7.6萬平方米,在校學生2272人。僅有藏書17萬冊,期刊2.7萬餘冊。

這一時期的陝西,還難言高教大省,全國排名僅第15位。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西北大學歷史沿革(部分) 圖片來源:西北大學官網

此後,從綜合大學和老解放區高等幹部學校中,分設或新建專門學院,成為陝西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式。

譬如,1953年西北大學的俄文系、俄文專修科和蘭州大學俄文系以及中共西北局黨校俄文班合併組建了西北俄文專科學校。

1955年,是陝西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國務院確定“交大西遷”。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作為西遷教授金精的女兒,金沙曼猶記舉家踏上西遷列車的那天。

硬臥車廂下鋪裡,一邊是媽媽抱著不滿週歲的二妹,一邊是祖奶奶摟著4歲的大妹。

彼時,金沙曼祖奶奶已經年逾80,因為孫子金精需跟隨交通大學遷往西安,其毅然一同前往。舉家搬遷前曾經徵求她的意見,祖奶奶回答:“哪的黃土不埋人!”

陝西高等教育的發展,正是由諸如金精教授——這些飽含家國情懷的知識分子,鼎力推動。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1958-1968年交通大學校門 圖片來源: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

1956年,東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西北工學院,以及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的建築類專業,遷到西安合併組建成立西安建築工程學院,並於當年招生1042人。

此類院系調整、遷建,使得陝西高等教育發展迅猛。

1956年,陝西的高等學校由4所發展到13所,在校學生由2272人發展到22333人,增加了近9倍,由全國第15位躍居全國第7位。

此時的陝西,已經成為全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02

若以蓋高樓類比,上述階段可謂陝西高教的築基期。接下來,“大廈”主體將會竣工。

1957年,西北工學院與西安航空學院合併,正式成立西北工業大學。放眼全國,擁有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的高校,時至今日,也只有西工大一所。

彼時,全國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各行各業奮勇爭先,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亦是如此。

1958年,陝西新辦或改建11所高校,西安公路學院、西安石油學院、西安礦業學院、延安大學、漢中大學、西安政法學院等高校均發軔於此。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同是這一年,西安俄文專科學校亦改辦為西安外語學院。而在接下來的兩年裡,陝西又新建或改建西安郵電學院、陝西科技大學、渭南師範學院等12所高等院校。

陝西高等教育的中堅力量,此時已初露崢嶸。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這一時期,陝西高等教育的發展,除了國家的物質投入,更仰仗諸如彭康、江隆基、張伯聲、辛樹幟、朱顯謨等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的奉獻。

帶領交通大學西遷的彭康,自不必說。“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已經深深鐫刻在陝西高校的發展史上。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西北農學院大門 圖片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網

而被領袖評價為“辛辛苦苦,獨樹一幟”的農學家辛樹幟,則憑藉著自己的報國情懷和學術造詣,對解放後西北農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時,西北農學院,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師資不足,許多重要課程無法開展。

辛樹幟到校後,先後吸引了一批批知名專家教授來校任教任職。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辛樹幟 圖片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網

數學專家管竹,電工專家康清,水利專家蔣詠秋,牧醫專家粟顯卓,土壤肥料專家趙雲夢,化學專家俞勁、吳中祿,木材加工專家汪秉全等等。

他的學生和戰友、留學英國的生物化學專家石聲漢,也從武漢大學重返西北農學院。

新建、合併、撤銷,到1966年,幾經調整的陝西高校已有21所,在校學生31587人。

03

1977年,馮忠緒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進入西安公路學院築路機械系就讀。

而後,作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批研究生,他入讀同濟大學。幾年後,馮忠緒前往蘇聯留學,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出國留學人員。

現今,作為長安大學工程機械學院的教授,馮忠緒回憶起往昔,感慨萬分。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同一年,經國務院批准,陝西恢復和新建西安工業學院、西安地質學院、西北建築工程學院、西北政法學院、陝西財經學院等13所高等院校。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西安政法學院首屆學生在校門前合影 圖片來源:西北政法大學官網

80年代,一項項針對教育的改革措施,正逐步落地。高教、科學的發展再次迎來春天。大家心中都憋著一股勁,想做出點成就。

可以說,馮忠緒求學與做研究的每一步,都與改革開放後高等教育發展的節點契合。

馮忠緒回憶,回國後正值我國基本建設啟動,但當時高等級公路的建設設備是清一色進口,建設現場堪稱“工程機械的萬國博覽會”。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西安公路學院等歷史沿革 圖片來源:長安大學官網

矢志改變這一局面的馮忠緒及其團隊,就建築材料的混合均勻性難題進行研究。期間,歷經多次挫折與失敗。

“做試驗期間,團隊成員江建衛的父親病故,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默默堅持著把原理性試驗做成功。”馮忠緒說。

最終,他們攻克難題。這些振動攪拌設備不僅在全國推廣使用,而且走出了國門……

西遷近30年來,西安交通大學的貢獻,尤為突出。

1984年10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成立。這是當時全國22所高等院校試辦研究生院之一,也是當時陝西省及西部地區唯一的研究生院。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西交大實驗室一角 圖片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是年,西安交通大學共承擔科研任務1443項,取得重大和重要成果272項。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有25項,填補國內空白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有200多項。

1985年,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電訊工程學院三所高等院校在本省試行免試招收部分應屆高中畢業生上大學。

1990年,陝西高校數比1976年增加了30所,達到47所。在校本專科學生95417人,比1976年的25730人增加了69687人。

此時,陝西高等學校已經形成層次、科類結構齊全的高教體系。

04

陝西公辦高等院校大步向前之際,80年代,對全國高等教育產生重要影響的陝西民辦高等教育,也開始發力。

要知道,上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彼時,僅依靠國家辦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培養人才,遠遠不夠。探索新的發展途徑,成為教育改革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1984年,在恢復原培華女職的基礎上,西安培華女子大學創建。

三年後的1987年,陝西乃至全國民辦教育界的傳奇人物——丁祖詒,創辦了西安翻譯培訓學院。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西安翻譯學院老教室 圖片來源:西安翻譯學院官網

在媒體的報道中,世紀老人冰心曾拉著丁祖詒的手,勉勵他要將“第二希望工程”的希望延續。

國學泰斗季羨林在丁祖詒受北大特邀前往講學期間,熱情地約見他。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約見你並不因為你是校長,而是因為你為三萬多名落榜生播種了希望。”

丁祖詒曾獲得“全國十大傑出民辦教育家”等一系列稱號和榮譽,還榮獲中國改革開放30年民辦高教領域唯一的“傑出貢獻獎”。

此後,西安歐亞學院、西京學院、西安外事學院等,一大批全國知名民辦院校相繼成立……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陝西民辦教育起步早、發展快,在全國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引領了全國民辦教育的發展。

1996年我省頒佈《陝西省社會力量辦學條例》,為1997年國務院頒佈的《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提供了大量可吸納或借鑑的條款和內容。

此後,陝西在全國第一個頒佈了民辦教育地方性法規《陝西省民辦教育促進條例》。

此舉引領各省紛紛出臺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對推動全國民辦教育地方立法產生了深刻影響。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陝西民辦高校總數、民辦本科院校總數等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民辦教育發展的歷史上,這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時至今日,這些民辦高校的名號,仍能在全國叫響。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王佐書曾說,陝西省民辦教育特別是民辦高等教育,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被譽為“一張亮麗的名片”。

05

新世紀以來,陝西高等教育令人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大學合併。

2000年4月,西安醫科大學與陝西財經學院,共同併入西安交通大學。同一年,西安工程學院、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北建築工程學院,合併為長安大學。

將近二十年過去,關心教育的人士,仍然不時議論那場高校合併大潮……

與此同時,陝西高等教育在“政、產、學、研、用”的結合方面,日漸深入。

這個由教育界,學術界,科技界,產業界等共同參與的模式,為的是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高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陝西服務。

陝西經濟這些年工業、農業、服務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受益於“政、產、學、研、用”,不勝枚舉。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西工大參與研製的C919起飛 圖片來源:中新社

近年來,尤其2010年以來,在“校地合作”的模式,也成為陝西高校濃墨重彩的一筆。

譬如西北工業大學與大西安的合作。西安市支持西工大增強科研實力、加強人才培養、提升國際影響力,也支持西工大打造“西工大+光機所+大唐西市”的環西工大創新帶,發展創業經濟。

同時,西安市還與西工大合作,聚焦優勢產業,尤其是“硬科技”產業。這將加快硬科技轉化及應用,為大西安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今年9月持續刷屏的西部創新港,即是另外一例。

這是西安交通大學與西鹹新區合作的成果。全新的集“校區、園區、社區”為一體的智慧學鎮,讓陝西的高等教育,增加了新的地標……

70年,陝西教育一路前行:

截至2018年,全省共有高校95所,是1978年的3倍;

共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30.35萬人,是1978年的22倍;

在校學生105.48萬人,為1978年的30.66倍;

專任教師68459人,是1978年的6.4倍……

陝西高校七十年極簡史……

截至2018年,陝西共有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8所。

其中,入選國家一流大學建設名單的高校3所。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高校5所,共有17個學科。

另外,截至2018年9月,陝西高等教育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前1%的學科,有46個;前1‰的學科有6個。

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也是一項長期而細緻的工程。

70年光輝歲月,陝西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頗為矚目,值得欣慰。

而接下來的路,才更為重要,也更需砥礪前行……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陝西省地方誌》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西遷精神宣講文集》

陝西省統計局,《蓬勃發展的陝西教育事業》

陝西日報,《陝西民辦教育走在全國前列》

華商報,《丁祖詒:從洪澤湖畔到終南山麓的園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