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金庸筆下此人最牛,傳人遍佈正邪兩道,學他武功皮毛可成頂尖高手

武俠的故事多數都是虛構的、架空的,初讀往往能夠讓人沉醉其中,然而讀過之後便只能留下無盡的空虛,甚至轉頭就忘了,即便是一些有多部作品的作者也難逃此規律,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武俠故事縱然精彩,卻如同一座有一座的孤島,缺乏關聯,沒有形成讓人印象深刻的世界觀,而金老的作品則不同,他為作品添加了歷史背景,雖說故事本身仍是虛構為主,卻讓人有種遊離於虛實之間的感覺,難辨真假,不僅如此,金老還特別注重“傳承”二字,他的各部作品在情節相對獨立的同時卻又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在筆者看來,這也是金庸作品能夠如此受人喜愛的原因之一。

金庸筆下此人最牛,傳人遍佈正邪兩道,學他武功皮毛可成頂尖高手

(獨孤求敗劇照)

金庸筆下的傳承往往是在不經意間完成,比如《神鵰俠侶》中首次提到了“劍魔”獨孤求敗這個角色,事實上他只是個從未正式登場過的龍套角色,被創作出來不過是為了為楊過這位主角鍍金,楊過在得到他的玄鐵重劍之後習得一套玄鐵劍法,武藝大增,然而意外的是獨孤求敗這個角色被塑造得太過成功,短短一句“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未嘗一敗”的描述是讓他世外高人的形象長留讀者心中,於是在《笑傲江湖》中再度出現他的傳人,到《鹿鼎記》中又由韋小寶的師侄澄觀提到他的大名(同時也提到了令狐沖),金老往往會在一些細節上將自己的各部作品關聯在一起,注重“傳承”就是金庸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有的時候傳承並非是簡單的師父對徒弟傳功,比如前文提到的楊過偶得獨孤求敗的武器和絕學,兩人雖是素未謀面,卻有了師徒之緣,楊過可以算是獨孤求敗的傳人,在《碧血劍》中也有袁承志偶得“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劍的橋段,兩人也是因此有了師徒之緣,不過相對於獨孤求敗和夏雪宜來說,本文要提到的這位高手傳人可就多了太多了,那人只傳下了一本秘籍,他的傳人卻是遍地開花,遍佈正邪兩道,那人便是北宋大內文官黃裳。

金庸筆下此人最牛,傳人遍佈正邪兩道,學他武功皮毛可成頂尖高手

(澄觀劇照)

黃裳天賦異稟,甚至可以說放眼金庸全書也無人比他天賦更高,作為文官,他原本是毫無武力之人,然而他卻能夠率軍征伐明教,擊殺了不少江湖人士,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惹來了不少仇家,讓自己家人遭了殃,而傷心欲絕的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躲進山林,之後便潛心習武,就這樣一介文弱書生居然將江湖各門各派的武功融會貫通,只是這修煉的時間有點兒長,數十年過去,他的仇家非死即老,他也沒了報仇的心思,只是可惜一身絕技爛在身上,於是他將畢生心血匯聚成了一本《九陰真經》傳於後世。

金庸筆下此人最牛,傳人遍佈正邪兩道,學他武功皮毛可成頂尖高手

(黃藥師劇照)

而《九陰真經》這本書可謂是開啟了“射鵰三部曲”的大幕,如果沒有這本秘籍,“射鵰三部曲”的故事要失色不少,它造就了太多高手,甚至可以說書中的五絕高手皆與它有關,在連載版的《射鵰英雄傳》中就連黃藥師的武功也與這經書有關,因為原著中有這麼一段記載:“陳玄風臨走時自知目前這點武功,在江湖上防身有餘,成名不足,一不做二不休,竟摸進師父秘室,將師父賴以成藝的一部‘九陰真經’偷了出來。他得手後遠走高飛,從此不再重踏江南寸土。”雖然這段描述在後續版本中被刪除,但段智興、洪七公、歐陽鋒、郭靖、周伯通等人都曾學過這門武功,至於陳玄風、梅超風這種級別的高手不說也罷。

金庸筆下此人最牛,傳人遍佈正邪兩道,學他武功皮毛可成頂尖高手

(黃裳劇照)

到了《倚天屠龍記》中,這《九陰真經》還在發揮它的餘熱,峨眉派的掌門人周芷若也學了那速成版的九陰白骨爪,以此能夠與張無忌打得有來有回(有感情成分,但周芷若武功大大提升也是事實),黃衫女子也是以這九陰白骨抓驚豔世人,絕大多數觸及《九陰真經》者不過是學了皮毛,卻都成了頂尖高手。

可以說黃裳所創的這門武功是影響了幾代武林人士,學過這門武功的人皆可視作他的傳人,而這些人的正邪立場卻不盡相同,這也是當年創出這本秘籍的黃裳所難以預料到的局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