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這個見證通州運河文化的古老地名,再次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2012年,在通州運河核心區建設北京地鐵六號線時發現明清通州古城東門和甕城遺址,該遺址位於原通州新華東街東段通州舊城地區的北小門衚衕,距離北運河西岸約300多米,該遺址的發現證實了民間傳說北小門為通州東門所在的說法。

這個見證通州運河文化的古老地名,再次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通州古城東門名為通運門,是通州古城通往運河的主要通道。通州是北運河的起點,也是漕運的終點,通州古城東門是漕糧、商品、人員和各種物資進入通州和北京城的必經之路,具有豐富的運河文化底蘊,擁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1.通運門由來

明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率軍攻克通州,大將孫興祖受命修築通州城,“甃以磚石,周圍九里十三步,高四丈六尺”,建四門,東曰通運,西曰朝天,南曰迎燻,北約凝翠。

明代新建的通州城,是在金元時期的通州城基礎上擴建而成。擴建的城池是在金元通州南牆外向南繼續接築,元代經過通州城南的通惠河被包入城內,位於元通州城南和通惠河之間的一條通往運河的要道被納入城內,在其東端修建城門,是為舊城東門,此街遂演化成為城內的主要交通幹道之一,此街就是東門內的東大街。

這個見證通州運河文化的古老地名,再次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通運門位於東城牆上,門外有一個半圓形的甕城,朝鮮使臣樸齊仁在《燕行錄》中寫道:“由通運門而入,即通州城東門也,門設曲城,譙樓壞毀。”此段文字中的“曲城”就是東門的甕城。通運門的甕城內有一座廟,叫白衣觀音庵。

這個見證通州運河文化的古老地名,再次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通州志》記載這樣一件事,有一個老人,不知其名,也不知道從哪裡來,住在東門甕城白衣觀音庵內,自稱一百零八歲,於順治十四年坐化。甕城開有兩個門,南北兩側各開一門,分別叫做南小門,北小門,由東門各有道路通向南小門和北小門。北小門外通往通州東城牆北段的外河沿,也可向東抵達土壩。

南小門外接元代通惠河,有橋跨河上,根據朝鮮使臣記載,“東城門外有大石橋,上建二彩門,一則利民金堰,一則通庾玉津,橋下為虹門以通船路,蓋城中鑿河之下流為泓處也。”

上世紀50年代拆除通州城牆,南小門和北小門各自形成一條街巷,通過南小門的道路連接東關大街,在20世紀60年代的通州地圖上寫作通運大街。這條街雖然叫做大街,其實和衚衕也差不多少,後來通運大街名稱被取消,併入到北小門衚衕中,20世紀70年代初的通州地圖上有清晰標註。

2.通運門與運河碼頭

這個見證通州運河文化的古老地名,再次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通運門之所以名“通運”,就是因為通往城外的運河。成祖遷都北京後,“京師百司庶府,衛士編氓,仰哺於漕糧。”[ [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14。]為滿足京師的糧食的需要,明廷利用漕運將南方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通州成為漕糧轉運和存儲重地。

永樂年間,在通州舊城西門內建設大運中倉,在南門內以東建大運東倉,同時在舊城西門外空地建大運西倉。運到通州的漕糧一部分存儲於通州城內的各個糧倉中。最初,漕糧從張家灣上岸,然後陸運至通州倉和北京倉。

正德年間,漕船於夏季水大之時可抵達通州東門外運河邊,漕糧就從通運門運進城中的糧倉中。嘉靖七年(1528年),吳仲重開通惠河,使漕糧能夠經通惠河運至北京城裡,並在通州城北關建石壩一座,轉運京糧,在通州城東關外建土壩一座,轉運通糧。

土壩就位於通運門的甕城外池塘東側的運河西岸,嘉靖《通州志略》記載:“土壩一處,在州東城角防禦外河。通倉糧米就此起載”。

從此,漕糧就在通州城的東關和北關上岸,石壩碼頭和土壩碼頭成為漕運專用碼頭,朝廷在兩壩之南另闢有民用碼頭,並在漕運碼頭和民用碼頭之間建立黃亭一座以界分碼頭功能。

黃亭子以南沿河地帶民間俗稱大河沿,河邊分佈著很多商業和民用碼頭,昔日通運門外的東關大街自通州東門折向東南,與運河平行,因靠近河岸碼頭而形成一條商業繁華的街道。

3.通運門與漕糧入倉

明清時期,漕糧有一部分要存儲在通州倉,入通倉的漕糧經土壩驗收、過斛、裝袋之後,開始往通州倉轉運過程。漕糧入通倉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城內車運路線,另一條是城外護城河水運路線。

這個見證通州運河文化的古老地名,再次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通運門是漕糧由陸路入倉的必經之路,漕糧自土壩上岸,然後自土壩起車入通州東門,沿著東大街至北大街南端,過通流閘橋至南大街北端,然後向西轉入西大街,經西大街、新城大街先後抵達大運中倉、西倉。土壩設有車戶,負責運糧至通州倉。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朝鮮人樸趾源來中國為乾隆皇帝祝賀70大壽,路經通州,描述了通州城內運糧情形,“既入東門,至西門五里之間,獨輪車數萬,填塞無迴旋處。”自東門至西門之間係指通州舊城的東大街、西大街和通州新城的新城大街。

《通州文物志》中記載,清嘉慶二十三年立《三義廟創立義園碑記》碑文中就描述了很多山東人在通州從事小推車短途運輸業務。漕糧經東大街入倉,有時還搭建遮棚暫時堆放漕糧,朝鮮使臣權時亨曾親眼見到東大街兩邊堆放漕糧的景象,“由東門入城,左右路旁各有三四十間虛棚,此則稅谷下陸積置所云”。

可見,東大街在漕運期間既是暫放漕糧的地方,也是漕糧入倉的通道,是體現通州運河文化的一條重要街巷。

4.通運門與東大街

通州東門外的運河碼頭林立,來自國內外的各各種物資在此上岸,並經東門入城,因此通運門內外為通州商業繁盛之處。

位於通運門內的東大街是通州城內最繁華的商業街,大街兩側店鋪林立,東大街附近還有很多市場,如明代東大街附近有米市,在鐘鼓樓前;果市,在東門內以東;布縷市,在閘橋北,體現著通州的商業精神。

在朝鮮使臣的記載中,通州商業非常發達,朝鮮使臣孫萬雄描寫東大街:“由東門而入,重門復關,屹然完固。人民之眾,車馬之多,輷輷殷殷,磨戛雜沓,市肆殷華,觸目炫愰,非所經列邑可比也。”

這個見證通州運河文化的古老地名,再次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沿運河北上,在通州燒殺搶掠,通州城四街被焚燬,東大街商業頓時凋零下去,難以恢復昔日景象。清代中後期,位於東大街路口以西羅家橋西側的萬壽宮市場逐漸崛起,逐漸取代了東大街而成為通州最熱鬧的商業區。

5.通運門地名的再生

1952年,通州城被拆除,通運門自1368年建成直至拆除,總共在歷史上存在了584年。拆除後的通運門原址形成了北小門衚衕,東邊有土壩、銅關廟衚衕,西邊有東大街、北果子市、南果子市衚衕。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通運門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就連東門這個民間使用的地名也從口語中逐漸消失了。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自1952年古城東城門拆除拆除至2012年東城門遺址重見天日,恰巧經過整整一個甲子的輪迴。通運門遺址的出土無疑為中國申報大運河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增添了重要的運河文化例證,2014年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底,北京地鐵六號線二期通車,位於通州古城東門遺址處的車站就被命名為“通運門站”。

通運門這個見證通州運河文化的古老地名再次承擔新的歷史使命,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核心區的標誌性地名而煥發出絢麗的光彩,同時也預示著通州更加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