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中年男教师的悲哀:在教育岗位上越教越痛苦,该放弃这个职业吗?

“在编”+“已婚”+“男教师”=教师群体里的“中年危机”

有位朋友,是位高中政治教师,今年42岁了。有编制,执教十几年,执教十多年,早就被评为一级教师。

但最近,这位朋友特别不开心,多次向我抱怨:“不想干了,发现在教育岗位上越教越没意思,总是这些知识,每年重复好多遍,连每一页都有哪些字都记得清清楚楚。”

最主要是,看着同年龄的往日同窗,要么是做生意的赚了大钱,要么是跑官的做了大官,只有自己,还是拿着粉笔的教书匠,心里总是憋屈,也想出去闯一闯。

人到中年,职业进入瓶颈期,上升无力,向下不敢。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别说在编男教师,任何职场中的人士都不敢轻易放弃。因为坚持了,可能“越教越痛苦”;但放弃了,却可能“一无所有”。

人,谁不是在无奈和矛盾之中负重前行呢?越到中年,反而越能理解各类人群的不易与心酸。

那一直召唤我们的梦想啊,让我们在平凡的俗世中难安

中年男教师的悲哀:在教育岗位上越教越痛苦,该放弃这个职业吗?

作为一个男人,他们也曾有着独自仗剑走天涯的雄心壮志,也曾想过要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尽一切,可惜安稳的教师岗位能给予他们的,只有日复一日的备课和授课,他们所面对的永远只有来来往往的同学,和翻来覆去的课本。曾经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成为了满身粉尘气息的中年大叔,这种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让他们深深的陷入挣扎之中,难以自拔。

这日渐干瘪的钱袋啊,不断提醒我们现实

中年男教师的悲哀:在教育岗位上越教越痛苦,该放弃这个职业吗?

作为一个已婚的男人,家庭已经成为了自己考虑的第一位,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给这个家庭带来稳定与幸福,教师的职业虽然无法给家里带来多么富裕的生活,但是稳定与体面总还是可以实现的。如果现在选择放弃,那么这个家庭的未来将会彻底陷入未知,自己用了多年才换来的稳定也将会伴随着这种改变而烟消云散,他们没有勇气背负起这样的代价,更没有足够的信念认为自己拥有着足以承受这一切的能力。

带着镣铐跳舞,才是最令人敬佩的“中年人”

中年男教师的悲哀:在教育岗位上越教越痛苦,该放弃这个职业吗?

当“梦想”与“现实”反复地敲打我们时,唯有在左右平衡中砥砺前行,带着现实的镣铐,继续为梦想而奋进,才是我最敬佩的中年人。

很多中年人,被日常的凡俗所打败,甘愿在庸庸碌碌中了此一生,有的虽然没有改变职业,却依然可以从平凡的岗位中发现新的乐趣。

三毛跟随荷西到达撒哈拉沙漠时,最开始总是感觉生活枯燥乏味,但后来,她逼迫自己慢慢适应环境时,她竟然惊奇地发现:沙漠中也有绿洲,跟沙漠中的女人聊天、学会手艺同样满是欢喜。

有的时候,认命,不是服输,而是愿一种方式让生命充满乐趣。

重复的生活,也有更好的选择

中年男教师的悲哀:在教育岗位上越教越痛苦,该放弃这个职业吗?

在教师岗位上疲惫的中年男人,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但是,我觉得他有更好的选择。

o 要么,认准一个新的方向,就此上路,拼搏到底,这之中会有风险,会有未知,但希望他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不要为现在的选择后悔;

o 要么,继续在教师岗位上坚守,但可以换种方式看待自己的工作,从教学、从学生、从教育目的上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发现新的意义。

o 如果一味让自己沉浸在这种“越教越痛苦”和“没有勇气放弃”中的摇摆中,才是最差劲的选择。

不止是这位男教师,其实任何人、任何岗位都一样,最可怕的是放弃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